杨思义

中文名 杨思义
朝代 明朝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姓名:杨思义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朝代:元末明初

  籍贯:浠水县

  民族:汉族

  身份:官吏

个人简介

  杨思义,生卒年不详。浠水县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太祖(朱元璋)称吴王,授起居注。初,钱谷隶中书省。吴元年始设司农卿,以思义为之。明年设六部,改为户部尚书。大乱之后,人多废业。思义请令民间皆植桑麻,四年始征其税。不种桑者输绢,不种麻者输布,如《周官》里布法。诏可。帝念水旱不时,缓急无所恃,命思义令天下立预备仓,以防水旱。思义首邦计,以农桑积贮为急。凡所兴设,虽本帝意,而经画详密,时称其能。调陕西行省参政,卒于官。

  归葬于浠水县黄草湖。

杨姓来源

  杨姓起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姬姓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的直系后裔,因此,杨姓的起源,要从黄帝说起。

  二、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

  周灭唐(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 (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晋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三、源于西周宣王少子尚父说

  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尚父,因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为侯爵,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

杨思义,祖籍不详,生卒不详,明朝政治人物。

朱元璋起兵时,杨思义被授起居注。此后担任司农卿,后改为户部尚书。因战乱初平,杨思义提议民间种植桑麻,并于两年后征收税费。此后朱元璋念及水旱问题,命杨思义在各地建造预备仓,以防水旱。杨思义经画详密,时称其能。此后调任陕西行省参政,后死于任上[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