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山

东岩山

开放时间 7:30——17:30
原名 乌石山
中文名称 东岩山
海拔 69m
目录导航

景点简介

  半山腰有座“报恩东岩教寺”,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

主要景点

殿后有座三层、空心、八角形的宋代石塔,基座浮雕36只狮子,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守卫塔门的金刚力士,威武雄壮,造型古朴。寺的右下方有一座祀奉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别号龙江)的明代古祠,因林兆恩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训,世称“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在此讲学,门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曾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国家兴化华侨聚居之处,也大多建有三教祠,故东岩山三教祠又称“麟山祖祠”。

  三教祠附近有东晋年间培植至今的千年古樟一株,胸围13.8米,高15米许,干分三大杈,至今仍枝叶茂盛,郁郁葱葱。

  

旅游信息

东岩山公园东岩山公园  莆田气候温暖多雨,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莆田年平均气温在18℃-21℃之间,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均适合出游。

  交通指南:市内交通:在莆田市汽车站乘前往文甲镇的中巴10元,花费1小时。到文甲镇后改乘轮渡7元/人,单程至湄洲岛,每小时一班。如果不愿等也可乘快艇,快艇15分钟一班,需14元/人。进入湄洲岛的门票25元在乘轮渡的同时收取(轮渡加门票共32元)。

  景区交通:上了岛,若不赶时间,大可不必坐车,因为从码头到祖庙还不到500米,而岛上包面的到妈祖庙5元(从祖庙步行可至妈祖公园,公园门票10元),到黄金沙滩20元,坐蹦蹦车会便宜一点,速度却慢许多。

  

景点人文

东山妈祖行宫

    东岩山即东山,古称乌石山,位于市区西北角,因山形如麒麟,亦名麟山。每当凌晨,登临眺望东海日出,奇幻莫测,气象万千,故有“东山晓旭”之胜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半山腰有座“报恩东岩教寺”,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主殿后有座三层、空心、八角形的宋代石塔,基座浮雕36只狮子,形态各异,维妙维肖;守卫塔门的金刚力士,威武雄壮,造型古朴。寺的右下方有一座祀奉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别号龙江)的明代古祠,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勋,号龙江,莆田城厢赤柱巷人。因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训,世称“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在此讲学,门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曾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国家兴化华侨聚居之处,也大多建有三教祠,故东岩山三教祠又称“麟山祖祠”。三教祠附后有东晋年间培植至今的千年古樟一株,胸围13.8米,高15米许,干分三大杈,至今仍枝叶茂盛,郁郁葱葱。现已辟为“东岩山公园”。   

       东山是东岩山的简称,原名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名麟山。该山位于莆田旧县城北部,胜利北路西侧,海拔69米。2002年划人荔城区管辖,是清代标定“莆田二十四景”的首景。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东岩山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向阳的山坡上,自南而北随山势上升,依次为麟山祖祠、东山妈祖宫、报恩东岩教寺。

  麟山祖祠旧称宗孔堂,俗称“三教祠”,奉“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明代宗教改革家,曾在这里聚徒讲学,倡“道释归儒,儒归孔子”的“三教合二”学说,世称“三教先生”。林兆恩门徒遍天下,且代代相传。在他生前,南京、北京等地就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这里的三教祠就被尊奉为“麟山祖祠”。祖祠建筑群包括牌坊、三门、拜亭、正殿,以及林龙江纪念馆。正殿系明代创建,清代重修;梁架斗拱为清代之物。其他建筑物则是近年修复或新建的。正殿后有树龄达1600多年的晋代古樟,胸围13.8米,高15米。古樟系分西、南、北三股,1997年偏西的一股颓然倒地,今剩南北二股,上面依然青枝绿叶显露生机。北股地表处看不到韧皮部,不知它是如何汲取养分的。古樟的奇绝之处就在这里。

  “贤此心,圣此心,天地亦此心,主敬最要;家吾事,国吾事,宇宙皆吾事,集义为先。”——正殿中的这副楹联透露了林兆恩倡导的“三教”宗旨。嘉靖年间,莆田遭受倭患、瘟疫的双重煎熬,数以万计的黎民陈尸郊野。林兆恩和他的门徒不避腐臭移尸焚化。1996年,东山西侧发现层层叠叠的骨灰罐两大坑,就是他们行善积德的实物佐证。后来,群众集资在山顶偏西建起庙宇式的“明代倭难义冢”,既可宽慰古代亡灵,又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东山妈祖宫是20世纪50年代初从莆田城中心文峰宫迁来的,民间俗称东山文峰宫;宫内有两尊宋代木雕妈祖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宫前有古石刻“溪山第一”。该宫早年格局较小,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陆续增建了梳妆楼等建筑物。

  报恩寺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几经兴废。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僧舍、爬山廊等,而以石塔最为有名。报恩寺石塔建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座落在大雄宝殿与观音殿之间的中轴线上,高约15米,三级,空心,八角形,四面开拱门。内壁砌有悬挑条石梯级,可登至二层。塔基八面浮雕有37只狮子,各具情态,生动逼真。护卫四个塔门的金刚力士身披甲胄拄剑而立,神态雍和,造型古朴。塔檐和攒尖塔顶仿砖瓦刻饰,造型优美而负势向上,宋代我国南方的寺院布局尚无此例。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有些专家认为,石塔可能是在隋代砖塔的基础上改建的。

  建筑群东侧原有一片古松,古松东侧有巨石,过去都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那百余株古松就像百余条巨龙拔地而起,盘旋凌空,即使无风的日子,走在古松下的小路上,也会听到头顶松涛飒飒的呼啸声。可惜经过20世纪中叶的动乱浩劫,古松被砍的仅剩数棵,如今新植的幼松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20世纪末开辟了东岩山公园,在东北坡直至山顶建起了亭台楼阁,均建东岩山碑林。

  相传唐代高僧妙应禅师曾留下“乌石山前,官职绵绵”的谶语。后人印证道:“宋以后莆中林、陈、方、黄、宋、刘、王、郑、李九大姓簪缨不绝,皆居山下也。”南宋大文豪刘克庄住在山下,写有《乌石山》诗,回忆童稚时期在山上游玩的诸多乐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