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国风·唐风·采苓》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采苓采苓①,首阳之巅②。人之为言③,苟亦无信④。舍旃舍旃⑤,苟亦无然⑥。人之为言,胡得焉⑦?
采苦采苦⑧,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⑨。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⑩,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1]
①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非。
②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③为(wěi伪)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④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⑤舍旃(zhān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⑥无然:不要以为然。
⑦胡:何,什么。
⑧苦:苦菜,野生可食。
⑨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⑩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采黄药啊采黄药,首阳山顶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轻信那一套。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苦菜啊采苦菜,首阳山脚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跟随他一道。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芜菁啊采芜菁,首阳东麓遍地找。有人最爱说假话,切勿信从随他跑。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1]
【1】《采苓》是《唐风》最后一篇,亦“刺晋献公”之作。此篇何以题为“采苓”?欲知其义,先须知“苓”为何物。《毛诗正义》对此有两解,《毛诗诂训传》解为“大苦”,《诗序》之注则解为“甘草”。另外,《说文解字》又解为“卷耳”。
然则,“苓”字究为何物?其实,“苓”字究为何物并非关键所在,应从其字之象以解之。“苓”字“从艸(音草),令声”,《诗经》之义,当由“令声”以求之。此“令”字,取“巧言令色”之“令”意,或取“美名”之义。
“巧言令色”之“令”,是有意求美名,乃至其所谓“美”乃是虚伪;然而,亦有“令誉”、“令名”诸词语,此所谓“令”,则是名副其实之“美名”。此诗之题,同时有此两义,如此则与《诗序》之所谓“晋献公好听谗”一致矣。
所谓“采苓”,与“采令”相似。“采”者,“采纳”也。然而,君主所当“采纳”者,须是名副其实之善言,而“谗言”则是“毁谤他人之言”。能进“谗言”之人,绝非正人君子,被“谗言”所害者必是正人君子、贤德之士。
【2】前一篇所言者,是“晋献公好攻战”,“好攻战”则祸国殃民、危害他国,是“不仁”也;此篇所言者,是“晋献公好听谗”,“好听谗”则是非不辨、黑白不分、危害贤德君子,是“不智”也。既“不仁”又“不智”,又岂能身居“君主”之位?
既然是“谗言”,何以尚有众多如“晋献公”者?须知,“进谗言”之人,必是“投人所好者”。其实,“晋献公”所“好”者,并非“听谗”,而是私心私欲充斥于心,蒙蔽其“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此诗尚“刺”之,因其尚有悔改之可能。
如果虽“刺”而仍然不知悔改,则可谓病入膏肓而无可救药矣。晋献公之“好听谗”,非惟危害其民、其国,其亲生之子公子申生、夷吾、重(音崇)耳三人亦深受其害。自“晋献公”开始,所谓“晋国”似乎并未灭亡,然而,“晋国”之正道已亡矣。
此后,虽有“晋文公重耳”称霸于一时,然而,“霸道”已非人间正道,此后之“晋国”,终究有“智伯”被杀而三分为韩、赵、魏;此后之天下,不仅未能进于“王道”,反而从“霸道”再降为“丛林之道”。悲夫!
第一章曰:“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音围)言,胡得焉?”《毛传》曰:“苓,大苦也。首阳,山名也。采苓,细事也。首阳,幽辟【同僻】也。细事,喻小行也。幽辟,喻无征也。苟,诚也。”
【1】先说“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为何谓“采苓”为“大苦”?《说文解字》曰:“大苦,苓也。”因此,“大苦”之本义为“苓”,然而,由“大苦”之象而言,则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意。“采苓”则当采纳忠言而犹如良药也。
“采苓”固然是“细事”、“小行”,然而,意为“采纳善言”本非难事,若自以为难则难矣。《诗经》之言,如《易经》之文,乃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首阳”固然是“山名”,又何以谓之“幽僻”、“无征”也?
“首阳山”既是“山”,则不当谓之“幽僻”,亦不当谓之“无征”。然而,人所难见则如“幽僻”,人所难信则如“无征”。此是由“刺”而言,“刺”晋献公有贤德君子而不用、有忠言而不听也。若从“经之义”而言,则须另当别论。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谓采大苦之药,当在首阳之山顶,喻所采之忠言,必出于贤德君子,然而,采纳忠言之难,犹如口服苦药之难;因“忠言逆耳”而不听,犹如“良药苦口”而不服;有贤德君子而不见,犹如有首阳之山而不见。
【2】再说此章之后数句。“人之为言,苟亦无信”,关键在于“苟”字之义。《毛传》解“苟”为“诚”,可谓由“刺”而言,意谓贤德君子虽有忠言,虽有诚意亦无人信从。若解为“苟且”,则意谓人之所言,若是苟且,则亦不可信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在此句中,“舍”谓“舍弃”;“旃”犹如“之焉”合音,意谓“在此境地且舍之”;“然”谓“如此”。其理解之难,亦在于“苟”字之意,再进而言之,则在于诗中同时兼有“刺”与“诫”两意。
解“苟”为“诚”,则意谓既然听着舍弃贤德君子,即使有真诚之心,亦无被人认可之可能,此是“刺晋献公”不纳忠言;解“苟”为“苟且”,则意谓应当舍弃苟且之人,其言既苟且则亦不可信以为然,此是“诫晋献公”之勿听谗言。
“人之为言,胡得焉”,此句亦当由“刺”与“诫”以解之。由“刺”而言,此句意谓既然君主不信贤人、不纳忠言,贤德君子纵然进言,君主岂能有所得哉?由“诫”而言,则意谓若进言者本是苟且之人,不辨其言之忠奸,岂能谓之得当?岂能有所得?
【1】第二章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毛传》曰:“苦,苦菜也。无与,勿用也。”此所谓“苦”,固然可指“苦菜”,但亦不可仅仅理解为“苦菜”。
一者,此所谓“苦”,亦可理解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之“苦”;再者,与“苓”字取其“令”之义相联系,则“苦”字可取其“古”之义,因此,亦可理解为应当“师法古人”、“以史为鉴”、“遵从先王之道”。
“采苦采苦”,意谓采纳忠言,犹如服食苦药。“首阳之下”,意谓忠言、良药在何处?在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则采纳之并不难,又可谓在历史典籍之中,在庶民大众之间,然而,是否有意采纳,却决定于“君主”本人。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意谓“君主”若无意采纳忠言,则有人虽能献言献策,其诚心诚意亦无法获得“君主”赞同;“君主”若有意采纳忠言,则对人之所进之言须有辨别,苟且之谗言切不可听信,否则必然导致危害贤良、祸国殃民。以后数句与首章相似,不再多言。
【2】第三章曰:“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毛传》曰:“葑,菜名也。”“葑”,本义为“蔓菁(音蛮经)”,其根呈球形,犹如萝卜,可食。然而,其义尚须从“封”之象以求之。
由“蔓菁”而言,“采葑”乃是采其土下之球形根块。因此,人之所应采者,在于“人所不见之处”。帝尧尝“问政于刍荛(音除饶)”,意谓向打草砍柴之人询问政治得失。“葑”亦名为“荛”,是故,“采葑”亦有“问政于刍荛”之义焉。
再者,“葑”字“从艸,封声”,亦当从“封声”理解“封”字之涵义。《说文解字》曰:“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意谓按照爵位分封诸侯而使诸侯至其封地也;“从之”谓“前往封地”;“从土”谓土地;“从寸”谓守制度。
由此而引申,“封”字又有“国土边界”之义。由此再结合“问政于刍荛”而言,“采葑”则有“于其国内向庶民询问政治得失”之义。再进而言之,“向庶民询问政治得失”,更须施行仁政,观察庶民是否身心安宁,是故,才有下句“首阳之东”。
首章言“首阳之巅”,次章言“首阳之下”,末章言“首阳之东”。三章皆言“首阳”,然则何以此章言“东”?“东”对应日出之方、万物发生之春、五常之仁,因此,惟有君主有仁心、施仁政,然后再辅之以任贤人、纳忠言、问得失,方能国泰民安。
由“采葑采葑,首阳之东”可知,此章只是从正面而言,犹如告之以正道。因而,“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谓君主闻听众人之言,但当采纳逆耳忠言,而不可听从苟且者之谗言。惟有自身所“好”在于“仁德”,方能做到。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谓闻谗言则当舍弃,且当“近贤人,远小人”,若能如此,则苟且之人岂能得势而横行?闻众人之进言,如何能得其正道?明辨忠奸、邪正,方能得其正道。诗至于此,温柔敦厚之至矣,恳切之至,然而,晋献公终不悔改,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