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曾在《心智、自我和社会》中提出符号(特别是语言)是三者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观点。
1、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以及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靠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如动作、言辞等称作符号。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并有心智。
2、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度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人在行动时还会了解到群体多数成员的态度,或称“概括化他人”的态度,因此知道行动的限度,并在这个限度内进行自己“设计”,然后付出实践,这种解释、定义和设计的思维过程,都是一种符号相互作用或符号操作的过程。
3、自我,作为有别于非我(周围环境、客体)的主体自己,是由主我和客我所组成。主我是主动行动者,是冲动性的、创造性的,是变化的源泉。客我是通过“角色采择”设想他人所见的我,即社会我,它是规范性的。任何行为,都是由主我的冲动所引起,而受到客我的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自我就是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主我、客我、自我组成了个性结构,正因为有主我,才会产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或偏离,正是因为有客我,才会导致行为去适应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在米德看来,自我的成长是由部分的分裂、重建和新自我的产生造成的。自我的成长也就是个性的发展。自我的活动不仅左右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个性的发展,也会导致社会的变化。这些个性结构内的各成分活动,如自我询问、自我责备、自我夸耀等又都是借助于语言操作来进行的。
4、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和群体的生活是由社会成员的协同行为来维持的,而要真正做到协同,就要彼此理解对方的态度、行为目的和反馈的反应等。就需要有说明事物意义的符号作为沟通信息的工具。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的发展,而个人又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某些主观臆测,如认为符号意义通过人的解释而改变可以导致社会变化,或认为社会变化的原因在于个性(主动的我)等不正确看法,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批判性,颇具吸引力,因而受到学术界重视。
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符号相互作用论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因此其基本观点是和库利和米德提出的思想相一致。
“角色”通常指戏剧脚本中所规定的人物。角色理论家们认为,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按剧中人的方式行动,或以剧中人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及自己,是由剧本、场景、导演的指示、同伴演员的表演、观众的反应以及演员本身对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技能来决定的。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活动着的人,也类似于角色。一个社会是由许多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按照社会的功能产生互动的关系系统。戈夫曼认为:无论由谁来扮演某一“角色”,其行为都有相似性,且可预料,这是由社会“剧本”决定的,而其差异性则是由每个人对自身“角色”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的“角色技能”造成的。所以在角色理论中,“角色”一词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而所谓“角色理论”则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
关于“角色期望”与“角色采择”。每个人在社会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是“角色期望”。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一个人,尤其是儿童与少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产生“自我概念”,并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米德指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地位与身份都可以由语言符号来加以分类与命名;当儿童掌握了语言符号并运用它和别人相互作用时,就会把具有一定身份名称的接触者看做是“概括化他人”,并把他们对自己的态度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期望,假若他不仅按照这种期望形成有身份名称的自我,而且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行动、者就是在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一个人处于几种地位,扮演者多种角色。当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互不相容时,就会出现“角色间的冲突”。这种角色间的冲突常常会使人感到左右为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需要依据条件明确自己当时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为界限,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及“角色义务”,以便做出既得体又尽本分的决策和行为。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也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这就叫“角色内的冲突”。角色理论先被运用到很多领域,如解决职业训练、家庭人际和睦及教育培养等方面的行为问题。使用最多的是莫里诺在1960年所创建的“角色扮演技术”。所谓“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要求被试或受影响者在给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现,从而学习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
参照群体理论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海曼、纽克姆、谢里夫、梅顿及凯利等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参照群体有许多分类,如:(1)现实的参照群体和思想上的参照群体;(2)会员群体和外部群体;(3)大的参照群体与小的参照群体;(4)肯定性参照群体和否定性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的作用。凯利认为参照群体作用有两种: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规范作用是指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迫使个体遵循,如果群体能奖赏对它的顺从而惩罚不顺从,它就起规范作用。比较评价作用是指个体借助它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尽管一个群体对某人并没有提出看法或要求,但这个人要想确定自己或他人的地位和状况进行评价,就要以某个群体的特点或水平作为基准加以比较。
这类研究对于了解个体动机或态度、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无疑是有益的,但进行实验还不多,问题多于答案。以上关于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轮廓,有助于深入把握各研究学派的思想背景,但其中也需要汲取有益成分,舍弃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