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美文选

普鲁斯特美文选

书名 普鲁斯特美文选
出版时间 2006-1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目录导航

内容提要

  《普鲁斯特美文选》精选了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所作的《 追忆似水年华》和 《驳圣伯夫》中的经典章节,充分展示了作者的 意识流 写作手法和他所倡导的“ 诗化哲学”。作者将描写、抒情、记叙、议论熔为一炉,虽有小说的描摹渲染,更多的则是 散文诗的意象转换,揭示了社会、人生、自然的奥妙和真谛,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处处散发出哲理美。以追忆的手段,借助 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 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 新 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普鲁斯特(1871~1922) Proust,Marcel法国作家。1871年7月10日生于巴黎,1922年11月8日卒于同地。自幼身体羸弱,9岁时得 哮喘病,终身为病魔所苦。中学毕业后志愿服军役一年。后入 巴黎大学学习文学,1895年获 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经常为杂志撰稿。
  普鲁斯特在青少年时代喜欢交际,与作家 法朗士及其他一些文学界名流相识。他的创作活动始于学生时代。1892年,同几位朋友创办 《 宴会》杂志,并发表一些随笔和短篇小说。1896年出版作品集《欢乐与时日》。1896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若望·桑德伊》, 未完成。死后,人们发现他的 自传体小说《若望·桑德伊》和论著《驳圣伯夫》两部手稿,经人整理后分别于1952年和1954年问世。1906年起,他病情加剧,整日闭门写作,撰写出传世长篇小说 《追忆逝水年华》。作品建立在《若望·桑德伊》的题材和《驳圣伯夫》的文学观点上,以革新的姿态、新颖的手法写就。全书分7大部,共15卷,第一部《斯万之家》完成后,因遭出版商拒绝,自费出版;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身旁》,获 龚古尔文学奖;以后陆续出版了第三部《盖尔芝特之家》、第四部《索多梅和戈莫勒》。最后3部是在作者身后出版的《 女囚》、《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和《过去 韶光的再现》。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以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贯穿全书,主线是“我”对自己青春年华的怀念和追忆,其中穿插许多自成一体的独立故事,作品展现了上千个人物,有贵族、大资产者和劳动人民,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上层社会广阔的画面。作者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运用触发性回忆,打破传统的时空概念,他的回忆是意识不断涌流的表现,以 艺术形式熟练运用 柏格森的 心理时间概念,把时间作为主宰作品的“精神人物”,同时,运用细腻的 心理描写和精到的心理分析。作品开辟了 当代小说的新篇章,对 西方现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普鲁斯特还翻译了英国艺术评论家 罗斯金的作品。

目录

  译序
  超越智力(原著代序)
  一 写景抒怀
  孔 布雷特有的仙境和 弗朗索瓦丝
   山楂花
  散步与性感
   如花似玉的 村姑
  卖 牛奶咖啡的村姑
  去盖芒特那边
  维沃纳河
  马丁维尔教堂钟楼
   三棵树
  清晨的两个时刻
  二 状物言情
  似睡非睡
  睡觉与习惯
  房间
   外祖母
  丁香的诱惑
   妈妈的吻
  妈妈为我朗读《弃儿弗朗索瓦》
  奇妙的幻灯
  玛德莱娜小点心
  白天
  《弗加罗报》上的文章
  阳台上的阳光
  三 叙事论人
  卡特莱兰花
  他给迷上了
  敲错了窗户
  嫉妒仿佛是爱情的影子
   上流社会的 众生相
   噩梦初醒
   巴尔马公主
  家族的神灵
   老朽昏庸的德·盖芒特公爵
  跟我们不是同一类的女人
   伯爵夫人
  四 品画赏乐
  ……
  五 文哲畅想
  我的全部哲学在于证实和重建存在的东西(原著代跋)
  附录 普鲁特生平及创作年表

书摘

   山楂花
  每当我们想去梅泽格 利兹那边,我们就不会太早出门,即便是阴天,因为散步的时间不是很长,不会耽搁太久,我们就像去任何别的地方,从 姑妈住的房子的大门出去。进入圣灵街。沿街,我们受到火枪店老板致意,把信扔进 邮筒,顺路替弗朗索瓦丝向泰奥多尔捎 口信,说食用油或咖啡已用完,然后我们出城,必经斯万先生家大花园 白栅栏外的那条小路。我们人还未到他家,就闻到丁香的芬芳。一株株丁香在青翠的心形叶子扶持下,把淡紫色或白色的羽形花冠好奇地伸出栅栏外,向陌生的行人送上阵阵芳香;丁香在阳光的沐浴下,连背阴处的花园也是流光溢彩的。几株丁香掩映在被称为 弓箭手屋的矮小的瓦房前,那里住着 守门人, 哥特式的 山墙上盖着清真寺式的粉红尖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