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鸣凤

蔡鸣凤

中文名 蔡鸣凤
主要成就 以故事传世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著名黄梅戏人物

蔡鸣凤,湖北浠水人,清末道光年间,在安徽肥西三河镇二龙街,浠水籍商人蔡鸣凤与店姐柳凤英二人露水夫妻3年整,各自有家室的两人都以为找到了真爱,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蔡鸣凤被妻子及奸夫暗害,柳凤英为之申冤后撞死在他的墓碑上。

蔡鸣凤与小辞店

蔡鸣凤与柳凤英的故事后被改编成《小辞店》,又名《卖饭女》,为全本《菜刀记》中的一折,是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的代表剧目。后来又将其故事改编为黄梅戏,与《天仙配》、《女驸马》等剧齐名,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成名剧,严凤英艺名即取自剧中女主人公柳凤英。

在严凤英演唱的版本中,蔡鸣凤唱“表我家住湖北浠水县,我姓蔡字鸣凤离家已三年”。在浠水乡村,年纪大一点的戏迷大都知道关于蔡鸣凤的传说,只晓得他是浠水人,具体位置并不清楚。2008年,县里将“蔡鸣凤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类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蔡鸣凤墓

蔡鸣凤真的出生在浠水吗?如果是的话又在哪里呢?有何凭证呢?好奇的人们不由得发出一连串疑问。直到2002年,这件事才有了一点眉目。6月底,绿杨桥村在太平寨山修路,勘测线路时,发现半山腰一人多深的灌木丛中掩藏着一座非常气派的古墓。村里打听是谁家的祖坟,却无人知晓,正当准备当作无主荒坟迁移时,附近朱蔡氏家族几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迫不得已道出了真相。原来这是他们的祖辈,好象是名声不太好听而羞于公开。

2009年,借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展开之机,县乡有关部门根据群众传说,来到洗马镇与绿杨乡交界的太平寨山对“蔡鸣凤墓”进行勘察和调查。该墓为花岗石、大理石结构,高大端庄、富丽堂皇,是清末少有的“豪宅”。正中刻“朱蔡十九世祖明凤大人之墓”、旁刻“清光绪29年(1903年)立”等字样。勘察发现,碑刻有两处令人费解:其一,为何宗姓不是蔡而是朱蔡?其二,为何名字是“明凤”而不是“鸣凤”?

经再三做思想工作,太平寨村82岁的老农蔡某不太情愿地拿出民国初期刊印的家谱,上面明确记载有“启公,字鸣凤……葬于仓安山,甲山庚向”等字样,其中,生卒时间、墓葬特征与墓碑刊刻完全吻合。家谱显示,蔡鸣凤是蔡某的曾祖父。关于古墓,他透露了一个奇闻。他说,祖辈并不富裕,建不起那样的坟墓,是当时太平寨山打石头的几十个石匠一人凿一块砌起来的。隐约听祖辈说,石匠们害人,在墓碑上做了手脚。会不会是故意将“鸣”字避讳改为光明正大的“明”呢?不得而知。

“朱蔡不分家”的典故

经过网友鬼文子仔细探寻发现,在浠水县太平寨附近,有件非常奇特的民俗。提到“朱蔡”,群众都说“朱蔡一个姓”,朱蔡二姓的人甚至说“朱蔡不分家”。有不少朱蔡二姓家中,堂屋正中的祖宗牌即标为“朱蔡氏门中宗祖”。有的家庭隔代轮流姓,上辈姓朱,下辈姓蔡。有的家庭姓朱姓蔡随各人便,比如,前面提到的蔡某,很多人又叫他朱某。

但是,朱姓其他祖坟刻的都是“朱氏”,为何独有蔡鸣凤墓碑上刻了“朱蔡”二字?难道是“朱蔡”渊源由他而起?在有些版本的《小辞店》中似乎能够发现端倪:“蔡鸣凤自幼父母双亡,身为孤儿,朱茂卿为独生女朱莲招他为过门女婿。”鬼文子从当地著名农民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和民俗专家张庆和口中得知,在鄂东农村至今流行一种风俗,上门女婿倘若自家也是单传,往往要担负起传承两家香火的责任,表现在姓氏上是后代均采用两姓,或让一部分后代采用其中的一姓,这得需要女方通情达理。

据张庆和说,他们的老家原在蔡鸣凤墓地附近,叫“蔡家大湾”,也有的叫“朱蔡湾”。前些年,因交通不便及修筑水库,都迁移到三四里外的地方。张庆和年轻时曾当过地方剧团团长,过去,《小辞店》不论是黄梅戏还是楚剧,在鄂东到哪里都很受欢迎,但这里朱蔡两姓却不准人演。多年来,朱蔡后人也反感将《小辞店》蔡鸣凤与他们的祖宗相提并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