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荣军,丁荣军中国南车旗下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所)现任执行董事、总经理,从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到成长为中国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与网络控制技术专家,他情注铁路、无私奉献,从一名技术专家到执掌百亿规模国企“掌门人”,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大家,一路披荆斩棘,推动企业走向卓越。20多年来,他时时刻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钻研、用心耕作、心系员工,抒写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精彩的“轨迹”。
丁荣军出生在宜兴,1984年,他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毕业,选择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人生。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丁荣军开始自学机车控制理论。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迅速转变为株洲所年轻的科技骨干之一,不到30岁,他就开始参与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丁荣军作为《电力机车三相交流800—1000千瓦机组地面试验》课题组重要成员之一,和他的同事一同自主创新完成了20多种电路板的设计、试制和系统联调。最终仅用两年时间就圆满完成了系统试验。 拉开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交流传动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幕。随后,丁荣军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主持了被株洲所称为“希望工程”的“4000千瓦较交—直—交电力机车1000千瓦变流装置”和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高速试验列车交—直—交传动系统的前期研究》。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丁荣军和他的伙伴,研制出我国首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AC4000千瓦原型电力机车”,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先河。
2000年以后,丁荣军开始担任株洲所科研副所长、总工程师,成为株洲所的技术“当家人”。
2004年以来,丁荣军作为铁道部专家组的重要成员之一,开展了“交流传动系统及其高性能控制技术”、“机车分布式微机控制与网络系统”和“基于高压接技术的高压大电流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丁荣军和他的同事们创造性地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机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技术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模式。
20多年来,丁荣军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铁道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湖南省、株洲市科技进步奖多项以及全国劳动模范、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詹天佑成就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聘为湖南省首席标准化专家,成为我国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和网络控制技术无可争议的权威专家和领军人物。
2019年11月,获得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交通运输技术奖)。[4]
2015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4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
2012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
2011年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一等奖;
2010年 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0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9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9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
2008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8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
2006年 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05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5年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
200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5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05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5年 湖南省光召科技奖 二等奖;
2004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04年 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997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993年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1]。
SAC/TC278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机车电传动》编委会 主编
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方)技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南车技术专家委员会 委员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引电气设备检验站 站长
同济大学;中南大学(2003.9) 兼职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兼职副教授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六届学术委员会 委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