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圩位于当涂县东南部,长江下游右岸,除西北角临青山外,四面环水,北滨上姑溪河,东临丹阳湖南、北圩及运粮河,南濒黄池河,西隔青山河与芜当联圩相望,系青弋江、水阳江水系下游第一大圩,也是皖南第一大圩。大公圩堤防长78.2千米,圩区面积363平方千米、耕地2.08万公顷,人口25万。地处亚热带北部,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全圩辖六镇:黄池、乌溪、石桥、塘南、大陇、护河。
大公圩古名官圩和大官圩,又称十字圩,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大公圩。该圩昉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续筑于吴永安三年(260)。此为垦殖之嚆矢。晋唐两朝,屯垦得到发展。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大水,诸圩尽没,后进行联圩,始称官圩,成为皖南首圩。
明代末叶,大官圩屡遭溃决。万历年间大行修筑,作中心埂(青山街至黄池镇)长四千弓(约7公里)为西岸,建立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岸计29圩,实行“分土分夫”、“自埂自筑”的岁修制度,中心埂和四岸为公修定制。清代初年,改总修为小修,堤防平险分为标工、次凶工、凶工和要工(又称极凶工)。东埂十里“要工”驳石磡,外筑品字墩和挡浪堤。清代末叶,大官圩西岸中心埂失事多次。西南岸福定、柘林、饶家、韦家和洪潭圩(简称南五圩),西北岸保兴、塘下、山南、周城和城子圩(北五小圩),计田4.3万亩,系官圩“肘腋险圩”。民国年间,当局“放垦官荒”,民间垦田公司于民国18年(1929)垦田1.6万亩。民国20年大水,官圩陆沉数月,饿殍遍野。在重建家园时,将“南五圩”及新垦圩并入官圩。抗战时期,圩务废弛,堤防失修,呈千疮百孔之状。1949年7月11日,江河水位陡涨,暴雨数日,大公圩在白土桥段溃口,经抢护中心埂,保住西岸7万余亩有收。
建国后,人民政府把大公圩作为“确保”之列,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治理。在国家的支持下,1950年春,省派来专业队施工,开挖东山渠长6.3公里,挖土石方12万立方米,将青山东侧山水撇入姑溪河。从此感义圩和北五小圩并入全圩版图。1951年县组织受益劳力开挖西山渠3.25公里,做土方8.2万立方米,将青山西侧山水撇入青山河。白土山位于两渠之间,1966年挖通东渠段长1.36公里,1970年挖通西渠段0.75公里,共做土石方10.5万立方米,从此山水全部撇入外河,大公圩四面环堤,总面积达363平方公里。
50年代,防洪标准按超1931年型洪水1米培修(后以超1954年型洪水1米)内外坡1∶2.5~1∶3,险工段重点加固。在三年困难时期,因“左”的思想干扰,管理机构撤销,堤防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前期,堤防岁修基本停顿。1969年大水,堤防渗漏、塌坡80多处,幸有领导、老农和水利人员“会诊”,采取填塘固基、抽沟导渗和打罩包等措施,使险情得到控制。又在汛期将险工做出标志,汛后决定以险堤险闸为主攻方向。将险堤卫星塘、大方塘等处,填塘固基后挑成1∶5平坡。将险闸乌溪闸、双禾涵、大汪村闸等,接长加固或拆堵。后经1973、1974、1976、1977年相继大水,抗洪抢险任务仍很艰巨,加之沿堤沟港既多又深,因渗漏随时可能引发大塌坡,甚至猝然下挫溃堤。大公圩指挥部领导深以为虑,发动社队干部广泛讨论,一致认为要打除险歼灭战。并决定采取“按亩负担,按劳出勤,超方给资,欠方付款,保证兑现”办法,坚持填塘固基,加大堤身断面,按设计挑足土方,达到标准。
除险歼灭战又称三次大会战。第一次称西埂会战,全圩出动3万多劳力,1978年一个春修完工。起自青山街,迄于三里埂,全长23.5公里。从清除堤身障碍物入手,填塘平沟为重点,按统一放样培修,做土方100万立方米,第二次称北埂会战,1979年冬修动工,1980年春修完工,2万多劳力奋战在燕窝村至大花津全长12公里的堤段上。该段濒临姑溪河,疏河与修堤结合,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第三次称东埂和南埂会战,1983年冬修至1985年春修,历时两个冬春。起自大花津,迄于张村湾,全长41公里。采取一次划段到乡,分年实施,按时完成土方254.3万立方米。这次会战达到规划要求:圩堤高程14.5米,坡度1∶3~1∶5,堤顶宽10米左右。整修堤长76.5公里,占堤长78公里的98%,共做土方434.3万立方米。
块石护坡始于1950年,在东埂和北埂(白土桥)护坡长353.5米。1951~1959年又在东埂护坡长6.59公里,使十里“凶工”变为石堤。70年代中期,县委提出大公圩要建成“铜墙铁壁”。全圩干部、群众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堤管部门的组织下,坚持自采块石4万多立方米,分别护砌在葛家渡、护河粮站、三角庵、陈公渡等处。80年代全圩护坡长16.56公里。西埂塌坡段抛石始于1952年,70年代以来,又在姑山、长沟梢、龙潭湾、中渡、籍家湾、小星、三里埂、张拐等处共抛石7.2万立方米。
1955年兴建杨湾闸后,老涵闸逐渐淘汰,现沿堤涵闸12座,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11座。1958年建机械提水站,60年代发展电力排灌,经过合理布点和设备更新,全圩外排站提水流量达81.05秒立方米。
现堤防防洪标准已超1954年型水位1.5米左右,排涝标准达7年一遇。
大公圩的初始——古丹阳湖的围垦。大公圩的前身是古丹阳湖。古丹阳湖区域涵盖今天的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沿湖圩区,约3000平方公里。大公圩位于古丹阳湖的西北部,位于黄池和大青山之间。
在三国时期,东吴在古丹阳湖屯兵垦殖,拉开了大公圩的圈垦序幕,这也是大公圩最早的“官圩”背景。
历史上,从西晋年至宋代,北方战乱,有过三次移民南迁。北方移民来到当涂,将目光投向古丹阳湖,开辟圩田。大公圩因此也从西晋到两宋不断扩展。
大公圩的繁荣——“风流国是太平州”。因围湖而成的大公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早有“圩田收,食三秋”的民谚。大量的圩田解决了百姓的生计,同时增加了官府税赋收入。唐宋以后,大公圩的开发已从早期的军事需要,过渡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官方和民间的推动下,两宋时大公圩迅速发展,在明清日趋完善。诗人杨万里来到大公圩,目睹浩瀚无垠的圩田,做诗赞美:“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古桥涵
古桥涵繁荣富裕的大公圩,同时也是重要交通要道。我们知道,古时的河流湖泊承载着主要交通功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大公圩四面环水,有水阳江、青弋江、姑溪河等河流环绕,具有连接金陵、宣州、徽州、两浙的独特区位,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年就有古官道经由大公圩。车水马龙的大公圩造就了黄池、乌溪、青山街和护驾敦等古码头和古集镇,圩内也兴起了马家桥、藏皇阁、华亭街等古街市。
千百年来,大公圩的渔樵耕读也孕育出独有的民俗风情和农耕文明。独具特色的民俗就有:“七巧水灯”、“接三姑娘”、划龙船、民歌和玩灯等,这些特色民俗一直传承至今。
大公圩的创举——联圩。大范围围垦以及泥沙淤积,使湖床、河床日益增高,大公圩区域在宋代之后,水患明显增多。智慧的大公圩民众率先对传统的筑圩方式进行革新,创造了“联圩”的筑圩方式。联圩也就是通过筑外围大堤,将众多小圩联并起来,缩短防洪堤线。联圩后,大公圩正式称作“大官圩”、“官圩”。
联圩收到了非常好的防洪效果,此后联圩技术不断普及。在联圩基础上发展的圩田规模宏大,圩堤、涵闸、陡门、沟渠配套完备,构造合理,而且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方法。联圩是江南圩田发展成熟标志,也是筑圩史上的一大创举。
明末,朝廷为抵御太湖流域的洪灾,将高淳东坝增高三丈,阻断了水阳江水系和太湖水系的连通。固城、丹阳、石臼三湖之水不复东流,姑溪河、青弋江改向,向西流入长江,从此也出现今天我们看到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独特景象。
大公圩外围水位因此陡涨,洪灾频频。从明末一直到民国,尽管官民同修,大公圩屡遭溃决。抗战时期,圩务废弛,堤防失修,呈千疮百孔之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大公圩作为“确保”之列,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治理,大公圩四面环堤,圩堤周长达78.2公里。
大公圩人文和自然价值。作为水利工程的大公圩,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较高,历经千余年仍焕发着生命力;同时她的价值又超出水利工程,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十分难得的“活文物”。
同样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大公圩与长城比较:长城仅具有防御外侵的军事用途,明代以后的长城更多地作为一道景观,而大公圩时至今日,依然发挥重要效用。
与都江堰比较: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组织的“地方工程”,大公圩作为“官圩”,乃是朝廷组织增修的“国家工程”;大公圩陡门所蕴含的水利科学价值,不逊色于都江堰鱼嘴。
与荷兰的贝姆斯特圩田比较:大公圩的历史要比其长1300年,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是贝姆斯特圩田不可比拟的。而贝姆斯特圩田在1999年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太湖流域完整的圩田已不见踪影,皖江流域的圩田也正在消失当中,依然保持完整的古圩大公圩实属难得。
大公圩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还具有优美的水乡风情和田园风光。
核心提示
当涂县委、县政府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主战略强力推进、高效实施,集中精力、财力和物力建设环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线。其中,在沿线重点打造的产业支撑型、小镇塑造型、整村推进型、旧村整治型、旅游导向型和园区带动型等宜居、宜业、宜游的村庄建设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该县先后接待全省乃至全国各地100多批考察团参观学习,促进了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3年该县美好乡村建设将又有大手笔,在完善提升“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大公圩水乡旅游风景区”,将大公圩打造成“大周庄”,做足做活山、水两篇文章。
专家建议:大公圩在我国建筑史和水利史上有较高地位,堪与都江堰相媲美,有条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11月16日,获“中国人才学研究突出贡献奖”的河海大学赵永乐教授一行来到当涂县考察大公圩水系及水利工程。赵永乐一行先后考察了护河镇护驾墩、大陇乡李村涵和大陇口、塘南镇晋家涵、塘南镇与乌溪镇交界处籍家陡门、乌溪镇陡门、乌溪镇王潭村、乌溪大港等地。教授们对大公圩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水系、连片的圩田、丰富的民俗和保存完好的古镇、老街、陡门涵闸及码头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大公圩在我国建筑史和水利史上有较高地位,堪与都江堰相媲美。
考察中,河海大学教授们建议,一要把大公圩保护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公圩的系统保护,申请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力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二要把大公圩水系整治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涂被列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县契机,加强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和桥闸等工程建设,实现“南北贯通、东西连通”。三要把大公圩水乡旅游开发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打造10公里乌溪大港,开发建设独特的江南水乡休闲旅游度假区。同时,筹备举办“大公圩圩田文化”研讨会,规划建设“江南圩田文化展示馆”,开辟“江南圩田风光”旅游等。
11月15日,出版有《清代皖江圩区社会经济透视》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文化系讲师赵崔莉致信副县长戴修明,信中建议:能否打造一个“皖江古圩水乡风情画廊”。很想写有关当涂官圩的著作,让更多人了解当涂,也为申遗造势。
12月1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董卫,澳大利亚籍访问学者环境生态学教授皮特先生,博士李贺一行在副县长戴修明的陪同下,赴大公圩现场踏勘,专家们对大公圩的演变和发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大公圩是江南社会治水史上的宝贵遗产,其形成之久,范围之大,生态之美,为国内圩田绝无仅有。县长杨善斌在会见专家一行时表示,要将大公圩打造成“大周庄”。
圩田风光、美丽水乡
从当涂县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了解到,围绕将大公圩打造成“大周庄”这一目标,该县相关部门已初步拟出了规划思路。规划主题:圩田风光、美丽水乡。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大公圩特有的水系、村庄、圩田、民俗四大元素,按照圩田是村庄的舞台、水系是村庄的灵魂、民俗是村庄的内涵的理念,体现人水和谐。该县将邀请国内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对大公圩旅游风景区开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规划方案包括将大公圩设计为一个风景区和若干个景点。以景点建设连线成片,带动大公圩各乡镇的发展。
2013年重点将10公里长乌溪大港(塘南境内长3公里、乌溪境内长7公里)作为起步区进行开发建设。乌溪大港全长10公里,北起塘南新卫村,南至乌溪集镇。起步区一期重点开发建设乌溪南广村新坝到乌溪集镇7公里段。该段水面最宽处约350米,最窄处约150米,水域面积2000余亩,水质清澈,农田水网连通密布,两岸滩涂水田达2500亩,湖中大小滩涂数十个,最大达50余亩,两岸农户876户。整条大港上从北向南共有新坝、河塘坝、张村坝、水心寺路、跨港路等5条坝埂通道。
建设“乌溪大港江南水乡度假区”。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结合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试点县项目,实施大港水利清淤工程,恢复乌溪陡门,将5条坝埂通道改造成为集特色桥梁、涵闸陡门、观光通道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水乡旅游观光景观工程:在乌溪新坝和靠乌溪集镇的跨港路附近分别建造码头,购置游船,开展大港水乡观光游。将大港两岸村庄民居点改造成欧洲风情、江南水乡等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利用两岸滩涂,开发建设生态绿化观光带,选择河中部分滩涂建造亭台楼阁等休闲点。旅游服务设施创建工程:大港两岸高标准高起点创建农家乐和乡村客栈,使之形成集垂钓、休闲、观光、农活体验、住宿为一体的示范化服务景点。
建设“乌溪水乡古镇旅游区”。大力开发建设乌溪水乡古镇,按简约徽派进行改造,陡门至大港150米两侧恢复古建筑,拆除陡门水系通道上方的建筑物,展示古水系,供游客观赏。充分挖掘乌溪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江南水乡农耕文化,龙舟文化,乌溪“八怪”文化、“点水灯”文化、“蟹”文化等节事娱乐活动。
建设“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景观区”。充分利用乌溪港东蟹苗产业基地、港西特色畜禽养殖和园艺产业基地、南圩长钢现代农业园资源,建设创意庄园,建成集农业体验和特色农业展示于一体的农业休闲产业园;建设特色果园,形成以葡萄、苗木、花卉、芡实、莲藕、西瓜、甜瓜等为特色,集生产、观光、游憩于一体的采摘园;建设都市菜园,通过连栋温室和露地栽培,发展成都市人向往的现代绿色蔬菜基地。
建设“江南圩田文化展示馆”。以动漫形式,展示古丹阳湖原貌、围垦与变迁、古镇、古码头、防汛抗旱等。让游客了解大公圩地区水产品古今发展历程,认识鱼虾蟹繁衍规律,近距离感受水产品品种。并植入历史人物、科学专著、故事与传说、风俗民情、农耕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