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突击

正手突击

适用范围 台内及半出台下旋球
中文名称 正手突击
类别 乒乓球运动攻球技术
目录导航

动作要点

动作要点是:(1)左脚稍前站立,上臂带动前臂向身体右后下方引拍的同时腰向右转,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球拍的位置低于击球点,拍面稍后仰;(2)击球时,右脚蹬地,腰向左转,前臂加快收缩并旋内,手腕转动摩擦球,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

发力机制

突击的发力是以前臂的快速收缩及手腕的抖动形成的瞬间暴发力为主,腰腿的发力只起辅助作用(不似弧圈球那样对腿腰的发力要求很高!)。发力讲求“干脆”二字,绝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

特点分析

突击具有动作小、隐蔽性强的特点,能缩短对方的反应时间,使对方往往猝不及防而失分;而且突击时易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重心的稳定,有利于下一板的衔接,便于连续进攻!

板型角度

拍型角度通常在90-160度之间为宜,用力方向应以向前上方,这里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实践中应结合来球的旋转强弱、弧线的高低来调节。如对于下旋强、弧线低的来球应加大板型的后仰角度,发力时应以向上为主,稍带向前!坚决摒弃那种以一种拍型对付不同下旋来球的做法!合理的调节主要来自于实战中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判断力的提高!击球时宜打来球的上升后期及高点期(最好不要打来球的下降期,否则失误会明显提高)!

适用范围

突击是起台内及半出台下旋球的重要方法,在双方对搓中使用得最多!(注意此时的对搓应是控制性的,以不让对方抢先上手为目的的对搓,否则也就没有什么突击的意义了!)虽说专业比赛中搓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搓仍是用得较多的中性接球方法———既能防守,也能进攻!搓中结合转与不转往往能够直接得分。比赛中我通常采用如下方法伺机找寻突击的机会:①用近似下旋的手法发不转球!此时对方回搓过来的球一般半高,这种情况下大家谁都不会轻易放过的;即使回过来的球较低,如与网差不多同高抑或比网还稍低时,只要不是特别强烈的旋转,仍可果断起板攻击,努力找好击球时机,尽量打上升后期及高点期,笔者通常这样做,成功率较高!②对搓中用“托”的手法主动制造不转球给对方,如对方想拼命搓加转时容易出界或者出现如上的情况,此时突然起板,命中率会很高的。③对发至本方反手位的下旋球,在准确判断弧长、旋转的前提下,也可突然反手起板打斜线!(对发来的强烈下旋不宜采用突击,以下会述及!)④反手位的侧身突击,最好打对方的反手大斜线,因为业余选手通常此时步法不能很好到位,多是被迫采用挡的回球方式,由于角度过大很难打我正手直线,往往回到我的反手位,此时已侧身的我不必太担心正手位的空档,仍可连续攻击第二板!打直线偶尔用之,也能增加对方判断的难度,但要注意此时应缩短打出距离及适当降低弧高,否则此类球极易出界!

不宜突击

就象任何一种进攻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有它的适用范围一样,突击对于下列情形不宜采用或者说应慎用!如对方发过来的、用力加转搓回来的、及用力削回来的强烈下旋球(俗称“重”下旋!)就不宜使用突击的方法!理由很简单,此类球是对方发力完全,摩擦充分形成的重下旋,突击时的瞬间爆发力难以抵消掉重下旋,此时往往导致球落网。当然采用弧圈球等等的方法回击不在本篇谈论之列!

有些朋友打球过程中不管来球的旋转强弱、性质、长短、弧线的高低等,一味运用拉冲的方式进攻,甚至于对近网的半高球仍是如此!既消耗掉体力,又给对手足够长的反应时间!应努力避免进攻方式的单一!

现代乒乓球运动讲求打、冲、吊等的有机结合,讲求进攻手段的多样性、讲求进攻的层次感、讲求进攻时的“立体优势”!弧快或快弧不就是证明如此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