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蝽

麦蝽

动物界
别称 臭斑斑西北麦蝽
中文学名 麦蝽
蝽科
昆虫纲Insecta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成虫

黄至黄褐色,体长9~11毫米,前胸背板有-条白色纵纹。

馒头状,长l厘米,初产白色,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

共5龄,体长8-9毫米,黑色,复眼红色,腹节间黄色。

发生规律

麦蝽麦蝽麦蝽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若虫在杂草、落叶及芨芨草丛中或土块及墙缝中越冬。4月下旬出蛰,首先在芨芨草上取食活动,5月初迁入麦田,6月上旬产卵,卵期8天左右,6月中旬进入卵孵化盛期。若虫为害期40天左右,为害后成虫或老熟若虫迁回芨芨草。9月后陆续越冬。[1]麦蝽喜高温,但在盛夏季节,中午多隐藏在植株下部或土缝中避暑。一般白天活动,以下午l~3点最活跃。成虫交尾后一天即可产卵,卵多产在植株下部及枯黄叶背面最多,每头雌虫可产卵20-30粒,单排产下,成虫虽有翅,只能作短距离飞翔,最喜在坟头、地埂、渠岸、碱滩上的芨芨草丛下6-10厘米处越冬,而且大的芨芨草堆比小芨芨草墩虫量高。 一般茂密麦田比生长一般的麦田发生重,阳坡比阴坡重,粘重土壤灌水后易裂缝的麦田比砂壤土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清除越冬场所杂草及枯枝落叶,深埋或消毁芨芨草墩以减少虫害源,但必须在初冬麦蝽出蜇前进行。

化学防治

在小麦苗期,麦蝽大量迁入时,用90%敌百虫1.5-2克,对水60公斤喷雾,或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用马拉硫磷乳油75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亩用药液75公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