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为 唐朝名将 郭子仪孙女、 郭暧与 升平公主长女,亦是 唐代宗的外孙女, 唐德宗的外甥女、 唐顺宗的表妹。郭氏因家世显赫,故被唐德宗 皇太子 李诵(唐顺宗)选为长子广陵郡王 李纯的 王妃。两人成婚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仅知在 788年后。举行婚礼时,广陵郡王 李纯“亲临主家,纳迎如礼”。又因生母身分高贵(为顺宗姑母),再加上父、祖皆有功于皇室,因此郭氏本身也颇得顺宗异宠。 贞元11年( 795年),郭氏生下李纯的第三子李宥,即 唐穆宗。后又生一女,即 岐阳庄淑公主。
元和元年( 806年),太子李纯即位,是为 唐宪宗,郭氏以 太子妃身分却只被册为 贵妃,而非 皇后(但为实际上的后宫之首)。她的儿子亦没有获封为 太子。元和四年( 809年), 宪宗的 庶长子邓王 李宁被册为太子。六年,太子李宁逝世。
元和七年( 812年)十月,她的李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 李恒。八年( 813年)12月,百官群奏宪宗册郭贵妃为 皇后。但宪宗后宫宠妃众多,怕立了门族华盛的郭氏为皇后会干涉自己宠幸美女,所以空缺皇后之位,仅将郭氏立为贵妃。在宪宗当皇帝的15年(805~820)中,宪宗一直不肯立嫡妻郭氏为皇后,故郭氏一直只是贵妃,没能成为皇后。后来唐中晚期的皇帝皆不立皇后,正是以宪宗皇帝为先例的。
宪宗在位15年后暴崩,其子继位,是为 穆宗。穆宗即位后,郭贵妃 母凭子贵升为 皇太后,又对郭太后亲族有一番封赠。郭太后居于 兴庆宫内,穆宗每月朔望定期朝见,还曾随侍郭太后游幸 骊山,对郭太后相当孝顺。穆宗在位四年,因服用丹药驾崩。穆宗崩后,宫中盛传郭太后将效法 武则天 临朝称制,郭太后大怒,说:“效法武氏?今太子虽幼,尚可选重德之人为辅臣,与我又何干?”,于是穆宗长子即位,是为 唐敬宗。
敬宗即位后,尊生母 王氏为 皇太后、祖母郭太后为 太皇太后。 宝历3年( 827年),敬宗被宦官所杀,内外震惊,宦官又拥立绛王 李悟为 监国,不久,又加害李悟,于是郭太皇太后下诏,迎敬宗之弟即位,是为 唐文宗,因文宗尊生母萧氏为皇太后,加上郭太皇太后与敬宗母王太后,宫中共有三位太后,称“三宫太后”。
郭氏为宪宗贵妃、穆宗母,又是敬宗、文宗的祖母,即使敬、文两帝各自尊生母为皇太后,但郭氏一直受到诸帝至诚的尊养,在三宫太后中也以郭太皇太后为最尊,后来,文宗驾崩,其弟武宗即位,而宫中为分辨三宫太后,因此称敬宗母王氏为义安太后,文宗母为积庆太后,郭氏仍称太皇太后,且三宫太后仍继续受到武宗孝养。
武宗喜游乐,又让五坊小儿自由出入宫禁,一天,武宗朝见郭太皇太后时,向她问曰:“如何成为盛世天子?”郭太皇太后对曰:“勤于政事,听取百官意见,不拒谏言,不纳谗言,如此能为盛世天子。”于是,武宗渐渐专心为政,疏远 五坊小儿与游乐,使唐朝国势稍有起色。
武宗同父亲穆宗,因相信 长生不老之术而服食丹药,最后中毒而死。武宗崩后,宪宗十三子光王 李怡被拥立为 皇太叔,于武宗 梓宫前即位,是为 唐宣宗。其兄 穆宗乃郭氏为太子正妃时与太子 李纯(唐宪宗)所生,故为嫡出。穆宗三子(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瀍)亦各有子嗣,据 宗法本可继承大统。然而却因宣宗得到宦官势力拥戴,以庶夺嫡,登其大宝。郭太后亲支皇嗣子孙亦从此丧失入承大统的机会,更被迫与当年曾侍候自己的宫女(宣宗生母郑氏)平起平坐,难免对宣宗母子心存介蒂,因此宣宗相较于先前诸帝,对郭太皇太后的孝养较为疏薄,也引起她的不悦。
大中5年( 851年)3月,郭太皇太后登勤政楼,因对宣宗的礼薄有不满,竟欲跳楼自尽,幸被侍从阻止。宣宗听闻郭太皇太后跳楼一事非常愤怒,当晚,郭太皇太后在兴庆宫崩逝, 谥号 懿安皇后。郭太皇太后死后,因与宣宗生母 郑太后之间有旧怨,宣宗欲将之葬于 景陵外园,且不祔宪宗庙,虽有太常官 王皞力谏,认为郭氏历经七朝,五朝皆为皇室母仪代表,应当配飨宪宗,却被宣宗所拒。
多年之后,宣宗驾崩,子 唐懿宗即位,王皞再度请命,懿安皇后郭氏这才配享宪宗。
孝明 郑皇后,出身低微,本是军阀 李锜的妾,李锜被诛灭,郑氏以罪臣家眷的身份没入掖廷,侍奉郭贵妃。郑氏不甘心就此充当宫女渡过一生,以姿色挑逗皇帝,被宪宗拉到郭贵妃居所“别室”临幸,在公元810年生下第十三子 李忱。
在宪宗当皇帝的15年(805~820)中,宪宗因郭贵妃出身显族,恐郭贵妃成为皇后,将不容许自己有后宫之宠,因而一直不肯立嫡妻郭氏为皇后,只立为贵妃。
郭贵妃虽不是恶毒的女人,但受此委屈,对丈夫后宫的众多嬖妾有不满是肯定的;下贱的婢女郑氏居然敢在自己的房间里勾引丈夫,郭贵妃对她更是毫不掩饰的鄙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郑氏在宪宗时期的封号史书没有记载,可见地位很低,只是普通的姬妾。
此后自宪宗驾崩的元和十五年(820年)算起,一直到会昌六年(846年)为止,郭贵妃因是宪宗结发妻、家世显赫,又是穆宗生母,敬宗、文宗、武宗的祖母,因此成为太后、太皇太后,极受尊崇,享尽了荣华富贵。与此相反,在这整整26年间,李忱被封为光王、郑氏被封为王太妃,但郑氏一直都只是默默无闻的前朝嫔妃,其地位根本无法与郭太后相比。
公元846年, 唐宣宗李忱即位,尊生母郑氏为皇太后。当时宫中除郑太后以外,还有两位太后;一是文宗生母 萧太后(积庆太后);另一位便是当年郑太后曾经服侍过的郭太皇太后。母以子贵,郑太后终于熬出了头,有能力报复郭太后了。她向儿子哭诉当年自己在后宫的凄凉遭遇,而唐宣宗也不喜欢郭太皇太后,加之他非常孝顺母亲,可怜母亲半生的凄苦,于是对郭太皇太后有所疏远,待她很冷淡。 大中5年( 851年)3月,郭太皇太后欲跳楼自尽,被左右侍从拦下。宫女太监们四处言说宣宗对郭太后不孝顺,惹得郑太后母子更加生气。郭太后当晚即暴死在 兴庆宫,死因成迷。
祖父: 郭子仪,唐朝名将、代国公、汾阳郡王;
祖母不详;
外祖父: 李豫, 唐代宗;
外祖母, 崔贵妃,生母为 唐玄宗 杨贵妃的姐姐 韩国夫人杨氏。 唐代宗 李豫为广平王时的嫡妃、结发妻。性颇悍妒。李豫即帝位后,不肯追封她为皇后,只追封为贵妃。
父亲: 郭暧,驸马都尉。历任殿中监、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常卿,初封清源县侯,后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尚书左仆射,又赠太傅;
母亲: 升平公主,唐代宗爱女,谥号 齐国昭懿公主;
同母兄弟: 李邈,夭折,追谥昭靖太子。
丈夫: 李纯, 唐宪宗;
儿子: 李恒, 唐穆宗;
女儿: 岐阳庄淑公主,下嫁 杜悰。
《新唐书卷七十七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宪宗懿女皇后郭氏, 汾阳王子仪之孙。父暧,尚升平公主,实生后。宪宗为广陵王,娉以为妃。顺宗以其家有大功烈,而母素贵,故礼之异诸妇,是生穆宗。元和元年,进册贵妃。八年,群臣三请立为后,帝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穆宗 嗣位,上尊号皇太后,赠暧 太尉,母齐国大长公主,擢兄钊刑部尚书, 鏦金吾大将军。后移御 兴庆宫,凡朔望三朝,帝率百官诣宫门为寿。或岁时庆问燕飨,后宫戚里内外妇,车骑骈壅,环佩之声满宫。帝亦豪矜,朝夕供御,务华衍侈大称后意。后尝幸 骊山,登览裴回,诏 景王督禁甲从,帝自到昭应奉迎,留帐饮数日还。帝崩,中人有为后谋称制者,后怒曰:"吾效武氏邪?今太子虽幼,尚可选重德为辅,吾何与外事哉?" 敬宗立,号太皇太后。宝历仓卒,后召江王嗣皇帝位,是为文宗。文宗性谨孝,事后有礼,凡羞果鲜珍及四方奇奉,必先献宗庙、三宫,而后御之。 武宗喜 畋游,角 武抃,择五坊小儿得出入禁中。它日问后起居,从容请曰:"如何可为盛天子?"后曰:"谏巨章疏宜审览,度可用用之,有不可,以询宰相。毋拒直言,勿纳偏言,以忠良为腹心,此盛天子也。"帝再拜,还索谏章阅之,往往道游猎事,自是 畋幸稀,小儿武抃等不复横赐矣。 宣宗立,於后,诸子也,而母郑,故侍儿,有 曩怨。帝奉养礼稍薄,后郁郁不聊,与一二侍人登勤政楼,将自陨,左右共持之。帝闻不喜,是夕后暴崩。有司上尊谥,葬景陵外园。太常官王暤请后合葬景陵,以主祔宪宗室,帝不悦,令宰相 白敏中让之。暤曰:"后乃宪宗东宫元妃,事顺宗为妇,历五朝母天下,不容有异论。"敏中亦怒, 周墀又责谓,暤终不桡,墀曰:"皞信孤直。"俄贬暤句容令。懿宗咸通中,暤还为礼官,申抗前论,乃诏后主祔於庙。
《旧唐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仪之孙,赠左仆射、驸马都尉暧之女。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宪宗为 广陵王时,纳后为妃。以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顺宗深宠异之。贞元十一年,生穆宗皇帝。元和元年八月,册为贵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元和十五年正月,穆宗嗣位,闰正月,册为皇太后,陈仪宣政殿庭,册曰: 嗣皇帝臣名再拜言:伏以正坤元,母天下,符至德以升大号,因晋运而饰鸿徽,焕乎前闻,焯彼古训,以极尊尊亲亲之义,明因天事地之经,有自来矣。伏惟大行皇帝贵妃,大虹毓庆,霁月披祥,导灵派于昭回,揖殊仁于气母,范围百行,表饬六宫,粤在中闱,流宣阴教,辅佐先圣,勤劳庶工。顾以冲眇,遭罹闵凶,荷成命于守器之时,奉宝图于铸鼎之日,哀缠易月,痛钜终天。而四海无虞,万邦有截,仰惟顾复之德,敢扬圣善之风,谨上尊号曰皇太后。 是日,百僚称庆,外命妇奉贺光顺门。诏皇太后曾祖赠太保,追封岐国公敬之,赠太傅,太后父驸马都尉暧赠太尉,母 虢国大长公主赠齐国大长公主,后兄司农卿钊为刑部尚书、 鏦为金吾大将军。 太后居兴庆宫,帝每月朔望参拜,三朝庆贺,帝自率百官诣门上寿。或遇良辰美景,六宫命妇,戚里亲属,车骑骈噎于南内,銮佩之音,锵如九奏。穆宗意颇奢纵,朝夕供御,尤为华侈。太后尝幸骊山,登石瓮寺,上命景王率禁军侍从,帝自于昭应奉迎,游豫行乐,数日方还。敬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及宝历季年,凶徒窃发,昭 愍暴殒,内外震骇。宦官迎绛王监国,寻又加害。太皇太后下令曰:"大行皇帝睿哲多能,对越天命,宜荷九庙之重,永享亿年之祚。岂谓奸妖窃发,矫专神器,蛊惑中外,扇诱群情,骇动神人,衅深枭镜。咨尔江王,聪哲精粹,清明在躬,智算机闲,玄谋雷发,躬率义勇,大清丑类,允膺当璧之符,爰摅枕戈之愤,既歼巨逆,当享丰福。是命尔陟于元后,宜令司空、平章事、晋国公度奉册即皇帝位。"文宗孝而谦谨,奉祖母有礼。膳羞珍果,蛮夷奇贡,献郊庙之后,及三宫而后进御。武宗即位,以后祖母之尊,门地素贵,奉之益隆。既而宣宗继统,即后之诸子也,恩礼愈异于前朝。大中年崩于兴庆宫,谥曰懿安皇太后, 祔葬于景陵。后历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孙之礼,福寿隆贵,四十余年,虽汉之马、邓,无以加焉。识者以为汾阳社稷之功未泯,复钟庆于懿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