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离矿床

熔离矿床

目录导航

定义

因岩浆的 熔离作用,使某些有用成分熔离出来,再经富集面形成的矿床,称熔离矿床。

所属学科

矿床学

过程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浆中的硫化物与硅酸盐混在一起,当岩浆的温度和压力降低时,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就降低,原始岩浆开始分为硅酸盐熔融体和硫化物熔融体。当岩浆同化围岩或随着铁、镁矿物的析出,使岩浆中的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和三氧化二铝(Al2O3)相对增多时,使硫化物溶解度降低而从岩浆中熔离出来,金属矿物由于比重大,往往在岩体底部富集,形成矿床

类型模式

深部熔离模式

(1)由于向下渗透作用(在100km深度之下),因比重不同,地幔中熔融硫化物的聚集。

(2)在从地幔上升过程中,由多元减压和(或)非绝热冷却而造成硫化物的分离。

(3)在地壳岩浆房内分异结晶时,硫化物的分离。

就地熔离模式

原始硫不饱和的镁铁质熔体在水平流动过程中,随着连续的重力分异而发生就地熔离。

实例

如金属硫化物,在1500℃以上时可以溶解在岩浆中(6-7%),温度下降就分离出来,可能形成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床。加拿大的肖德贝里铜镍硫化物矿床(世界最大的同类矿产矿床)就是这类矿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