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顺桥镇

方顺桥镇

人口 4.24万
下辖地区 方顺桥村、东方顺村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东方顺村
著名景点 方顺古桥、靳公神道碑
邮政区码 072153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1996年3月由原方顺桥乡和原陉阳驿乡合并,成立方顺桥乡。

阳光普照,彩旗飘飘,2010年11月12日,保定满城县(2015年5月撤县设区)方顺桥乡撤乡建镇揭牌仪式举行,来自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及群众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满城县委书记闫志强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方顺桥乡撤乡建镇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全体干部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该镇要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打造经济发展的隆起带,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要抓好镇村建设,当好统筹发展排头兵,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树立勤政为民新形象,努力打造一个科学发展、生态宜居、平安和谐的示范镇。

据方顺桥镇党委书记史宏昌介绍,该镇大力弘扬“勇于开拓、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今年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城镇建设、新民居建设、特色农业等重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实现撤乡建镇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史宏昌称,下一阶段,该镇将紧紧围绕“打造四县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创建开放、绿色、和谐方顺镇”的总目标,实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产多元化中心城镇建设,为全县建设保定生态卫星城,构建平安和谐西花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到方顺桥镇的龙头企业保定冀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和久旺编织厂分厂及大赛村无公害蔬菜大棚进行了参观。

方顺桥镇位于满城、清苑、顺平、望都四县区交界中心位置,107国道、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保阜、保沧高速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辖区内的“方顺古桥”和“靳公神道碑”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政区划

方顺桥镇 镇政府驻东方顺村。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24万。辖20个村委会:东方顺、方顺桥、沟河庄、三恩庄、大河旺、南固店、东辛章、西辛章、辛章屯、陉阳驿、太平庄、决堤、谭头、许村、孟村、高荆、孔村、大赛、小赛、河图。

东方顺    南固店 太平庄 高荆
方顺桥 东辛章 决堤 孔村
沟河庄 西辛章 谭头 大赛
三恩庄 辛章屯 许村 小赛
大河旺 陉阳驿 孟村 河图   

风景名胜

东方顺    南固店 太平庄 高荆
方顺桥 东辛章 决堤 孔村
沟河庄 西辛章 谭头 大赛
三恩庄 辛章屯 许村 小赛
大河旺 陉阳驿 孟村 河图   

荣誉记录

方顺桥三件宝,王八碑、老牛槽、大石桥。方顺桥,又名访舜桥,在保定府西南25公里方顺桥村,传尧帝为天下访贤人,在此处遇舜。此桥为保定古桥,已有1600年的历史!方顺桥村有三宝,方顺桥是其一,另两处为桥北300米处的勒公碑和村委会院中的老牛槽。

方顺桥的第一宝——方顺桥

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50里处的方顺桥村,横跨于龙泉河上。东经115°14′52″,北纬38°46′45″,海拔高程33米。古时候驿路从方顺桥上通过,是京师经保定府去南方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历代的重要关卡。据民国十八年(1929)《满城县志》载,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开皇、金明昌年间继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桥毁,僧德印募修。现存建筑为明重修。

方顺桥为三孔券石桥,中孔较大,两侧各一次孔较小,均由细石料砌成,石楦雕栏,坚致雄伟。根据实测,桥全长30.61米,宽8.07米,由基础上皮至望柱顶高8.765米,中孔净跨14.34米,净高6.15米,两侧小孔净跨3.43米,净高3.7米。券条石均垂直于桥的走向,主券当中有戏水兽。桥上共有30根望柱,其中保留有22根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石栏板28块,其中有24块带雕刻栏板,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由长条石铺垫,桥两端各有两个巨狮,分踞左右。石桥造型流畅古朴,保持了早期拱桥的特点,另在该桥西侧300米处设计了两道护桥分水闸,用以分水泄洪,保证古桥安全。方顺桥历史悠久,古朴壮观,坚固耐用,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在道路交通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使用。方顺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此桥曾名叫“访舜桥”、“双凤桥”有这样一个村里人祖辈相传的故事,相传尧帝是上古时代咱们北方的一个部落首领,就住在尧城(今顺平尧城村一带)。由于尧仁慈爱民,聪明勇敢,善于抵御自然灾害,深得民众和其它部落拥戴,被推举为帝。后来,尧感到自己年纪大了,就想把王位传给儿子丹朱,可是丹朱整天价讲究吃喝玩乐,一不忧国,二不忧民,尧帝很为此事费心思。丹朱不能接替王位,那么叫谁担当呢?他的女儿娥皇女瑛看到父亲愁闷的样子,就替父亲出主意:“天下之大,贤才遍野,何愁无有?”尧帝听取了女儿的意见,经常到外头访察贤德之人。一天,尧来到舜村(即今东方顺村),见一穿戴朴素的小伙子正耕田。这小伙子手里提着个鞭子,用手拍着牛的脊梁说:“牛哇牛,你走哇!耕不完这三亩地,咱俩谁也别想回家。”牛听了小伙子的话,使劲拉了一阵,不一会儿又停了下来。小伙子又用刚才的办法说了几句,牛说又拉起来。尧帝看在眼里,觉得此人就是一个贤良之人,正是自己要寻访的人物,于是决定把王位禅让给舜。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尧还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舜。娥皇、女瑛与舜成亲之后,经常要过曲逆河,她们看到行人过河的苦处,就兴建了座三拱桥。人们为了纪念娥皇(乳名大凤)、女瑛(乳名二凤),就把这座桥叫做“双凤桥”。这不是瞎说,有诗为证:“双凤桥下水东流,昔日曾通一叶舟,芦苇夹岸澄水清,板桥石砌匠心求。”后人为纪念尧大公无私的贤德,就把这座桥改称“访舜桥”,舜的故里改称“东访舜”。时间一长,人们就叫成了“方顺桥”、“东方顺”。 关于方顺桥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说法,古时这条河的名字叫做“曲逆洒”,后来觉得名字不雅,就把曲改成了方,逆改成了顺,成了“方顺河”,其上的桥自然也改成了方顺桥。

现存的方顺桥已经由于年久失修,已经部分桥面下沉,石狮子部分损坏,风化严重。北面桥头两个狮子基本完好,南面的一个狮子已经遗失。老人相传很久以前,桥南的其中一个狮子年久成精,经常在深夜村里人都安睡时去挨着桥北的一家酒铺去偷喝酒,后来有一天被酒铺的掌柜看见,他早晨就带着大家伙除去了这只“成精”的石狮子,于是桥的南面就失去了一只。

方顺桥第二宝——王八碑

靳公神道碑。靳公指康熙朝治河能臣靳辅,字紫垣(1633~1692),汉军镶黄旗人,祖籍辽阳(一说山东历城)。清顺治时,官内阁中书。康熙时,迁内阁学士,后出任安徽巡抚。十六年(公元1677年)至二十七年,先后任河道总督10余年,有《靳文襄奏疏》8卷、《治河奏绩书》4卷、《治河方略》8卷等著作传世。

大清朝臣中死后被谥文襄的有几位:洪承畴、福康安、左宗棠和靳辅。襄是襄赞的意思,一般赐与那些武功卓著的能臣,并且有规矩:“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积劳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拟用襄字。”由于康熙亲政后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靳辅作为治河名臣,“尽瘁河务三十年,襄赞圣功,与开疆辟土无异,所以特谥文襄。”雍正八年(1730年)建贤良祠祀王公大臣之有功国家者,至清朝灭亡入祀贤良祠人员共175名,康熙年间35人,其中就有: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衔河道总督谥文襄靳辅。

作为治河专家的靳辅不能应对官场上的周旋,一是卷入了明珠与李光弟的斗争,被打入明珠派系;二是与“一代廉吏于成龙”矛盾很深,河道总兵历来是个肥差,靳辅的治河方略虽然利于河务全局、利于长远大计,但表面上又确实比于成龙的主张更费钱,而明珠一派支持靳辅的主张又确实是看中这一主张会动用更多的资财,会给自己一方带来更多的捞取钱财的机会;三是他将河水充毁的田地干涸后充公,佃给当地百姓,收来的租子充实河务所需。这恰恰触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虽然有当庭对辩,虽然经过了程序齐全的民间调查,靳专家还是被罢了官。接替他的是于成龙,于成龙是廉吏但非能臣,把河治得水患频生,康熙查明后再次起用靳辅,靳大人鞠躬尽瘁死于黄河岸边。康熙帝对他优宠有加,允其灵柩绕京城一周后回乡安葬,极尽哀容。清政府在天下河道要冲多处建有靳公祠堂,缅怀其功绩之外也有以之镇水患的意思,还有记载将靳辅与李冰等历代治水贤达一起供奉于水神庙,尚飨于神仙班列。

靳辅的神道碑为何树立于小小的方顺桥村,这一直是史家之谜。上段表述几欲揭开谜底。古老的方顺桥村是交通要冲,是水务重地,天下水务重地祭祀靳辅在康乾时代已成习俗,盖有建祠堂、修靳公堤、入名贤祠等形式,更有史载“雍正年间清河祀靳辅”的记载,方顺桥属清河道管辖,此证明一。靳辅一生酷爱水利,他的幕僚中多有水利专家,他死后由其幕僚主持治水是顺理成章之事,他的幕僚徒众会遍布河务部门,而方顺桥曾是河务指挥部,主事者缅怀乃师建神道碑于此符合儒家礼法,此证明二。史载,晚清时,政府为表彰某人兴办洋务有功,在京汉铁路旁立该大臣的神道碑以纪念。由是可见,建神道碑与建祠堂、供于庙宇一样,同是优待能臣的礼遇方式。结合靳辅的生前事功、身后德容与方顺桥的河务地位,靳公神道碑立于此便顺理成章了。此证明三。

方顺桥第三宝——老牛槽

较之于前两宝的厚重的文史背景,这老牛槽显得单薄得多,其来路与方位均无史可考。老牛槽在方顺桥村委会大院中央的刻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的石像之下,为镇村之宝。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