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桥镇

席桥镇

人口 25886
中文名 席桥镇
国家/地区 中国
目录导航

镇内概况

  席桥镇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位于楚州区淮城镇北约20公里,东与顺河镇相接,西与市开发区徐杨乡相连,北与钦工镇相邻,南与城东乡隔河相望区位优势独特,京沪高速从该镇横向而过,淮安南出入口距该镇仅1.5公里,235省道从该镇纵向穿过,新长铁路楚州火车站与该站近在咫尺,交通优势独特。

经济发展

  席桥镇蔬菜生产席桥镇蔬菜生产农业发展

  ①基地建设全区领先。共有2.4万亩耕地。其中1.1万亩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量达10万吨以上。两千亩花木生产基地,在田花木价值超亿元。②销售队伍强大。共有12个蔬菜购销联合体、合作社,蔬菜经济人达280人,花木购销联合体、合作社达9个,花木经济人59人。

  ③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有12个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6万吨,吸纳1千人就业,9个花木工程公司常年在山西、山东以及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宿迁、淮安承接各类绿化工程,去年完成各类工程9千多万元,转移劳力1500多人。

  工业发展

  资料显示该镇有八方电缆厂、天康食品厂、石油机械厂、砖瓦厂、华美谊酒业有限公司、慧宝食品公司等上规模企业,区工业园区建成了鼎鑫企业、红树林帽业。

  总体情况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89亿元,其中一产8135万元,二产7565万元,三产3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68元。列统工业销售收入9450万元,财政收入324万元,其中工业入库税金158万元。

  席桥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1.89亿元,其中一产8135万元,二产7565万元,三产3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68元。列统工业销售收入9450万元,财政收入324万元,其中工业入库税金158万元,2006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33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完成2004年在全市排名第32位,在楚州区排名第5位。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聚焦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席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2.6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7.75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3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28元。以新上龙头企业为主抓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传统的蔬菜花木种植之乡,席桥镇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链致富农民,产业群繁荣农村”的工作思路,在发挥比较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上有了新突破。一是培育了优势蔬菜、花木基地。已真正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千亩市场畅销的花卉苗木基地。年新增蔬菜、花木面积2千亩左右,年生产蔬菜已达15万吨以上。二是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席桥镇现有蔬菜加工企业15家,其中销售额达千万元的企业有3家。同时全镇还成立了22家园林花木工程公司,其中已办理3级资质的企业4家,2级资质的企业1家,年承接各类园林花木工程达1.2亿元。两类龙头企业已吸纳劳动力2500人以上,发放农民工资1500万元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培育了农民中介服务组织。围绕农业特色和主导产品,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和”经济人+农户"的多种模式,加快发展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截止2005年底,席桥镇已建有蔬菜、花木两个产业协会,各类经济联合体21个,经济人406人。四是培育了特色品牌。已有两个蔬菜产品被国家工商注册,有8个蔬菜产品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证。丁朱大白菜、张蔡药芹、浦马甘蓝等蔬菜享誉大江南北,小叶黄芽等花木品种畅销省内外。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积极寻求工业经济的新突破。2005年,该镇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了华美谊酒业、慧宝食品等一批工业企业和项目,总投资超5000万元。

  席桥镇以增收节支为主抓手,努力实现乡村经济的收支平衡。通过积极组织收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盘活存量房屋发展工业、用好集体堆堤种植树木,努力控制支出,镇村都严格财务管理等措施,到2005年底,全镇70%的村实现无债务。以集镇西扩为主抓手,充分发挥集镇的积聚功能和幅射作用。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通过市场运作、以地生财的办法,多方筹集100多万元资金,在大寨河上架设了一座桥梁,铺设了4千多平方米的沿河水泥路,配套建设了下水道,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还依靠民力投入350万元建成了5千多平方米的商住楼,集镇新区建设已初具雏形。与此同时,对老集镇的脏、乱、差问题集中进行了整治。集镇的环境卫生状况有所改善,一批工商企业落户集镇,使集镇的活力增强,人气旺盛,集镇的功能作用日益凸现。

建设情况

  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执政为民为落脚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农村五件实事,利用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积极包装项目,跑省去市争取政策性资金,切实为民办实事,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1、铺设乡村道路。累计铺设了15条计40公里的高等级水泥路,总投入达705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480万元,在全区第一家实现了乡村道路水泥化。2、改造草危房。累计改造草危房270户,900余间,争取上级补助63.5万元,减免草危房改造对象户各项税费款计54万元,到2005年底,席桥镇基本消灭了草危房,一大批困难户,通过草危房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住房问题。3、推行合作医疗。2005年我们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8.5万元,农民参保率达90%,初步解决了农民因病致穷,无钱治病的问题。4、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争取上级各项支农资金达

  席桥镇林业210万元,新建了一座大型节制闸,5座高等级的公路和农用桥,疏浚了5.6公里的灌排河道,总投资超200万元的蔬菜冷藏库和节水灌溉设施也正紧锣密鼓的建设中。5、实施有线电视杆线到村工程。利用民资投入100多万元,实现了有线电视杆线村村通。席桥镇已有近2千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投入10多万元修建了镇影剧院,从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6、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实施了中、小学的“六有”工程,席桥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已名列全区前列。7、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富有成效。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群众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育农,科技富民”工程取得实效,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兴未艾,黄桥村获得省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以依法治镇为着力点,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大职能作用得到发挥,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务、村务公开普遍推行,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工会、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民族、宗教等工作不断加强。稳步推进了依法治镇工作,顺利完成了“四五”普法,干部群众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普遍增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平安席桥”创建活动,全面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农业生产

  席桥镇浦马村地处楚州区东北5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蔬菜面积3200亩,设施大棚蔬菜面积800亩,全村860户村民,户户是菜农,处处长蔬菜。2000年以前,主要以种植露地菜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市场的需求,时令常规蔬菜已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浦马村及时反应,于2002年试验性进行20亩大棚种植,当年便取得2.5倍于露地菜的收益,亩均效益由2000元提高近5000元。在此基础上大棚种植在浦马村迅速推开,2005年浦马村还投资80万元建设2000亩节水管道灌溉,将水源引到田头,解决了农田用水不统一的问题和菜农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田头配置了高科技灭虫灯网,此举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增强了浦马蔬菜安全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力。2007年浦马村又投资52万元建设钢架大棚50亩,到目前为止,浦马村已发展大棚蔬菜800亩,主要种植品种是青椒、西红柿、四季豆、花菜等反季节蔬菜。村里相继成立了淮安市浦马蔬菜有限公司、淮安市浦马蔬菜专业合作社、淮安市浦马蔬菜协会等组织,注册了“浦马”品牌,认证了十多个无公害农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浦马蔬菜行业协会由村里的种植能人和销售能人组成,在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协会及时将市场信息传输给广大农户,指导了农户的种植,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介力度,协会统一安排销售,规范经营,避免了恶性竞争,保护了种植户的利益。浦马村有大棚800亩,露地菜地设施2000亩,亩均效益4000元,带动发展席桥镇蔬菜面积30000亩。

重点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

  席桥镇立足本地实际,把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苦干实干,成功实施了黄桥现代园艺示范项目、淮安市天康食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席桥镇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无公害蔬菜基地上成功地发展管道节水灌溉2000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网面积1000亩,极大地提高了该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能力和品质,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奠定了基础。席桥镇现有蔬菜加工企业15家,其中销售额达千万元的企业有3家。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在该镇建成了3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席桥镇成立了22家园林花木工程公司,其中已办理3级资质的企业4家,2级资质的企业1家,年承接各类园林花木工程达1.2亿元。两类龙头企业已吸纳劳动力2500人以上,发放农民工资1500万元以上。席桥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为契机,围绕做大做强蔬菜、花木这两个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十农户”、“协会十农户”和“经纪人十农户”等多种模式,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席桥镇在项目区已建立各类经济联合体21个,建成蔬菜、花木产业协会2个,有经纪人406人。积极培育特色品牌,经过3年努力,已有2个蔬菜产品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有8个蔬菜产品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浦马村甘蓝、丁朱村大白菜、张蔡药芹等蔬菜享誉大江南北,小叶黄杨等花木品种畅销省内外。

  科技下乡

  在农业综合开始项目建设中,席桥镇坚持把科技增收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抓好科技信息的传播与发布,多方采集科技信息,定期举办信息发布会,为菜农、花农及时传播生产及营销信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另一方面抓好先进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粮套菜”、“菜套菜”、“蔬菜立体种植”、“大小弓棚套作”等多项新技术已被群众广泛应用。黄桥村花木协会在实施现代园艺示范园区项目过程中,坚持把科技培训、科技推广和培育花木经纪人队伍作为农业开发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组织实施,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6期,推广花木新品种26个。目前在黄桥花木示范园区拥有千盆盆景以上的大户18户,盆景种类达300多个。2003年投入农业开发资金220万元,实施了淮安市天康食品公司扩建项目,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目益凸显,公司以“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格局运作,采取提供种苗、技术、保护价收购等服务措施,在当地已培植蔬菜基地1.08万亩,带动农户6000户。公司去年就收购菜农新鲜蔬菜1.08万吨,菜农亩均增收达700元。公司拥有固定工人290人,临时工250人,这些工人全部来自当地农民,每天按时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又可以到地里干农活,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多元。

席桥4A级农业观光旅游园

  一、项目名称:

  楚州区席桥农业观光旅游园。

  二、项目所在地:

  席桥镇黄桥村和浦马村境内。

  三、项目背景和优势:

  席桥镇位于淮安城、楚州城、淮安经济开发区和楚州经济开发区的金三角地带,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特别是背靠富士康科技城,在席桥建设该项目有利于聚集人气、商气、财气,有利于三产服务业的发展;项目区内的黄桥村是花木生产专业村,有多年花木生产历史,浦马村是楚州区最大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又是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农业观光旅游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旅游业发展看,楚州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和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建设该项目,填补了农业观光旅游的空白,有利于旅游业全面发展。

  四、项目内容与规模:

  项目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额为6000万元,建成具有源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特征的现代农业园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一体化的格局,使之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现代高效农业的先导区。具体建设三大功能区:

  (一)项目综合服务区;

  (二)黄桥花木楚桂苑工程。拟建设“一街一园四区”,即花木销售一条街、花木观赏园,另外建成休闲娱乐区、盆景生产区、鲜切花生产区和庭院花卉区,将黄桥建成楚州区的后花园和淮安市的东花园。

  (三)浦马绿色生态农家乐工程。拟建设“一室六区”,即:工厂化育苗温室和水生蔬菜种植区、大棚蔬菜连片种植区、主打品种种植区、野生蔬菜种植区、农家乐自主活动体验区、蔬菜加工区。

  五、项目进展情况:

  1、成立了项目指挥部,拟定了项目规划方案。

  2、按照省级环境示范村的要求,整治了黄桥村庄的整体环境。

  3、启动了黄桥餐饮娱乐中心项目。①镇政府与客商签订了席桥农业观光旅游园黄桥餐饮娱乐中心项目投资协议;②完成黄桥餐饮娱乐中心规划设计和建筑图纸设计;③征地和土地流转工作正在进行。

  4、启动了浦马大棚蔬菜连片种植区建设。浦马村已在区内搭建了160个240亩的蔬菜大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