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印

藏书印

目录导航

历史追踪

拿云斋藏书印拿云斋藏书印自古以来,印章就作为拥有者的特定信用记号而使用。明代甘旸《印章集说》中曰:“上古作印以昭信也。”以印记作为身份凭记,标示物品、奴隶的所有权,从春秋战国时就存在了。纸张出现以前,而在书籍上钤印以示所有之行为的起源则众说不一。唐代窦臮所撰的《述书赋》提到,东晋仆射周顗有一枚“古小雌文”鉴藏印,但无实物佐证。亦有认为西汉时期就有藏书印的说法,但难以采信。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唐太宗的“贞观”连珠印、唐玄宗的“开元”连珠印是藏书印的滥觞。唐代皇帝为了收藏善本典籍、书画,而在其上钤盖印章,表示其为己所有,为御藏籍本书画。另一种说法认为,藏书印作为鉴藏印的一种,乃是始于隋、唐时期文人鉴定书画真迹时,在本页或副页上的签名,表示负责鉴定的行为。其后文人开始使用印章来代替手书签名,最初用于书画,后来也用于书籍,就成为了藏书印的发端。如果说表示宫廷御藏的印章属于公家的藏书印(称为官藏印或官藏章),那么由签名演变而来的则是私人的藏书印。唐代的私人藏书印包括王涯的“永存珍秘”印、梁秀的“收阅古书”印、李泌的“端居室印”等等。此外早期的藏书印还有南唐后主李煜的“建业文房之印”、宋太祖赵匡胤的 “秘阁图书”印等。

藏书印在宋代开始盛行,与宋代印刷术的发展有莫大关系。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宋代民间印刷刊书业发达,雕版印刷书的发展和活字印刷的改进使得纸质书籍普及,进而让私家藏书成为风气。

藏家溯源

藏书印[1]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唐太宗的“贞观”印古印古印,到了宋太祖,已开始用“秘阁图书”这枚专门的收藏印鉴了。明清以来,私人藏书尤其重视藏书印的应用,使这一风气逐渐普及开来,一方朱印钤上书端,既为藏书者标志,又可表露藏书者的心曲,可谓方寸之间高低互见,读来意趣盎然。如明代文学家黄宗羲的藏书印上刻着“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爱书之情,尽在其中。明代著名藏书家、澹生堂主人祁承煌,他的藏书印文是一首诗:“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书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诗中要子孙爱惜书籍,守之弗失。明末藏书家“汲古阁”主人毛晋有一方56字的藏书印,其中一段印文为“赵文敏书卷末云,吾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如何。后人不读,将到于鬻,颓其家声,无宁舍旃”,希望后代读其藏书,从中受益,如将他的藏书卖掉,则禽兽不如。

清代藏书家吴骞的藏书印上刻着:“寒无衣,饥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此昔人治学之名言,是拜经楼藏书之雅则”,正因为有如此精神,吴骞一生专于学问,终于成为杰出的版本目录学家。清代史学家万贞一也有“吾宁可食吾肉,吾亡可发吾椁,子子孙孙永勿卖,熟此自可供汝粥”的藏书印,这就惟有“爱书如命”可以形容了。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胸有方心,身无媚骨”藏书印,洞明豁达,值得称道。

现代读书人也爱用藏书印,鲁迅收藏不少石刻拓本、古籍,他用的藏书印有“周树所藏”、“俟堂”等,并有一方长方形隶书印章“会稽周氏藏本”,朴实明白,一目了然。鲁迅曾结识画家陈师曾,他们同游北京琉璃厂,搜集图书金石,互赠画帖,陈师曾为鲁迅刻过“周树所藏”等5方印章。当时陈师曾想送鲁迅一方印章,问刻何字,鲁迅说:“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堂’吧。”“俟堂”倒置成“唐俟”。以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都选用这个笔名。

毛泽东爱好读书,解放后在中南海个人藏书数万册。他的藏书几乎都钤有“毛氏藏书”印章,这是1963年委托陈叔通请上海博物馆篆刻家吴朴堂刻的印章。吴朴堂刻此印构思良久,因“毛氏”二字笔画较少,而“藏书”二字笔画较繁,一疏一密,颇难布局,盖印也多,必须深刻才不致磨损。毛泽东对这方印章非常满意。

现代许多文艺家藏书印章如同其文,独具特色。作家叶圣陶精铁笔,曾为常契作印:“吴兴常契藏书”,长方白文,刚劲有力。作家郑振铎对洋装书,往往只在封面上签名,线装书才加钤“长乐郑氏藏书之印”。作家邓拓的藏书印别有格调:“书生之气不可无”,这种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治学的风范,令人钦佩。作家茅盾所藏《庄子集解》,盖上了他的“玄珠六十八岁后所读书”藏书印,是颇有深意的。作家俞平伯藏书,喜欢钤用“衡芷馆夫妇藏书画”印章,这无疑说明夫妻的情深和学富了。国画大师张大千藏书章大多自撰自刻,较有名的有“大千学撰”、“藏之大千”、“不负古人告后人”、“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爱书之情,溢于言表。当代使用藏书印较多、又讲究用法的是李一氓,常见的有“一氓所书”、“无是楼”、“一氓清鉴”、“一氓藏词书种种”、“一氓读书”等十几枚藏书印。

这里再列举一些名人的藏书章:周树人所藏(鲁迅)、藏之大千(张大千)、端居室(书法家邓散木)、秋之白华(瞿秋白、杨之华夫妇)、书生之气不可无(邓拓)、一氓读书(李一氓)、衡芷馆夫妇藏书画(俞平伯)、玄珠六十八岁后所读书(茅盾)、松雪斋图书印(赵孟頫)。

种类划分

依印章内容区分,一般的藏书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名印

名印或名章是藏书章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印章的内容是书主人的名字或称号等能够表明身份或情况的文字,表明书籍的归属。名印也分为公家藏书用的官藏章(公章)和私人藏书用的私印(私章)。前者一般是宫廷或官府藏书机构使用,现今则一般指图书馆、学校等机构藏书用章,内容一般为“某某馆图书”、“某某官藏书”、“某某馆珍藏”等。后者常见的内容包括藏家的姓名、字号、籍贯、藏书或读书用的室斋馆阁名,也有使用家族荣光、官位仕途以至当时纪年作为内容的藏书印。有些藏家也会将多余一种内容刻在同一枚印章中,比如将籍贯、字号合刻在一枚印章中。

鉴赏印

鉴赏印或鉴赏章也是一种常见的藏书章。鉴赏印分为两种:偏向鉴定的印章和偏向表达赏评趣味的印章。前者内容一般包括“校订”、“鉴定”、“审定”、“考定”、“甑定”等字样。后者的内容则通常包括“珍藏”、“清赏”、“阅过”、“心赏”、“过目”、“眼福”、“曾藏”等。

闲章

闲章指的是刻有除去指明归属、鉴赏之功用以外的内容的藏书印章。闲章的内容通常是表示藏家自身对书籍的感受、抒发藏家志趣或者表达自身的意愿。常见的有寄语印、成语诗文印等。

寄语印的内容是藏家对后人的寄语,多数是要子孙后人一直保存书籍,不可变卖,有的藏家甚至要求不得外借、不得污损、不得折角等等。也有的寄语印刻的是希望书籍得到神物庇佑、不受水火之灾(不受水浸、不被烧毁)的祈语。

成语印、诗文印、名句印是从古代的吉语印发展而来,藏家刻上自己欣赏的成语名句、前人或者自己的诗文,表达自己的志趣感悟。

盖印有方

藏书章盖在哪?

藏书印一般要盖在图书的什么地方?几百年来藏书家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律。藏书家一般喜欢把藏书印印在目录及每卷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中版式有空白的地方。而目录的第一页和第一卷第一页尤其是藏书家们显示自己身手的地方。另外则是序跋后有空白的地方。现代亦有个别藏书家把藏书印盖在卷中某一特定的页数上。藏书印一般盖在边栏内的,有些巾箱本、小字本因字体小,边栏内容不下藏书印,亦有盖至边栏外者。有的藏书家的书分别收藏在几个不同等级的藏书室,他往往在天头上栏外盖上一书室章以志区分,这种现象以明末常熟毛晋的“甲”、“宋本”较早。

一页书中,不同藏书家盖印的位置孰先孰后?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第一个盖藏书印的收藏者把印盖在从右数第一行下方的空白处;如第一行下方无空白处,则向左移至第二行。第二行盖印的藏书家把印鉴盖在前一位藏书家印鉴上方的空白处,如其上方无空白,则向左移一行,盖于本行下方,依此类推;若其书下方无空白,则移至其页第二行上方的空白处(第一行上方往往为标题所占);若仍无空白,或盖在次页、或盖在书籍印刷字体上。

印章概述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 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印章印章

古代印章的起源[2]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发动机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一般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朱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