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景总须横侧看(厉以宁散文集增订版)》根据不同国家为线索,记录了作者厉以宁作为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在游历各国时对于各国古今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感悟,不似纯经济学书籍和纯经济史书籍那么枯燥,而是能让读者的思绪跟随作者在海外游历的脚步,轻松地学习到不少有关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的知识。
厉以宁,汉族,江苏仪征人, 1930年11月22日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等职。还担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社会科学分会主席。
增订版序
岂是闲吟风与月?——代前言(初版
埃及篇
这里始终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古代埃及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往事如烟非烟——托勒密王朝被埃及人遗忘了吗?
皇帝的私人领地意味着什么?——埃及尼罗河泛游所思
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为什么罗马统治下的埃及逐渐回归希腊化文明?
弱国既无外交,又无内政——19世纪埃及历史回顾
1952年:少壮派军官接管了埃及政权——苏伊士运河事件的前前后后
希腊篇
血缘、信仰和理念——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希腊城邦制度
程序和名分比政绩更重要——关于古典时期希腊城邦的僭主问题
没有民主改革的勇气就不会有民主制度——古典时期雅典民主制度的推进
民主的扭曲和民主的变质——希腊城邦制度是怎样解体的?
中产阶级是民主政治的维护者——古典时期希腊城邦制度解体引起的思考
古典学者的迷茫——在雅典听到的和想到的
国王的大量赏赐未必是件好事——在希腊想起了亚历山大的慷慨大方
东地中海的风声、浪声和炮火声——站在希腊科林斯地峡的小山坡上
突尼斯篇
海风几度送归舟——飞越突尼斯海峡
古城虽已全毁,名将长在人心——突尼斯杰姆竞技场遗址归来
意大利篇
有奴隶制经济,没有奴隶制社会——参观罗马斗兽场遗址有感
贵族和平民:两大集团的对立——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变成罗马帝国?
皇位继承始终是帝国的头等大事——台伯河畔沉思之一
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摧毁最支持自己的力量——台伯河畔沉思之二
希腊被罗马征服,罗马又被希腊化文化征服——台伯河畔沉思之三
无穷无尽的争斗究竟为了什么?——漫步于罗马的威尼斯广场
天主教伦理和赎罪券——为重建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筹款引起的风波
仅有产业转移,对地区的工业化是远远不够的——意大利南部的开发问题
法国、瑞士篇
禁欲主义的历史见证——参观法国圣米歇尔修道院
挡不住的压力,禁不住的诱惑——巴黎兵器博物馆观后
工匠们有过自己的黄金时——斯特拉斯堡的老街区
天灾?人祸?——马赛港曾经哭泣过
王权的象征——凡尔赛宫和波旁王朝的兴衰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相互推动——从19世纪法国农民进城说起
“上帝之城”的理念——日内瓦的加尔文遗址
精英分子绝非遗传的产物——在瑞士洛桑想起经济学家帕累托
德国、奥地利篇
矿山的空气也使人自由——慕尼黑至法兰克福途中
谁是中世纪大型建筑工程的组织者?——从科隆大教堂说起
谁从德国农民战争中捞到了好处?——利希滕费尔斯农家做客后记
希特勒是通过合法程序上台的——慕尼黑随想
计划体制下东德经济转型的困难何在——东西德合并后再访德国
当农村不再是主要劳动力供给来源的时候——德国斯图加特考察记要
集市平等原则的延续——维也纳圣诞节农民集市一瞥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篇
向大海要土地,要来的还有一个新制度——阿姆斯特丹远郊之行
单向的城乡一体化和双向的城乡一体化——荷兰的农牧业和园艺业为什么发展得这么顺利?
中世纪城市留下了什么?——在布鲁塞尔所想到的
除了大峡谷,还有什么可看的?——记两次卢森堡之行
英国、爱尔兰篇
绝无仅有的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谈谈圈地运动
市场机制和道德情操是统一的——在亚当·斯密墓碑前
交通规则和制度惯性——关于英国交通规则的思考
凯思斯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在伦敦与英国经济学家交流追记
要素成本上升往往是重大技术突破的前提——伦敦至曼彻斯特途中所思
日子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要闹独立?——在苏格兰的随想
爱尔兰人不愿回首的时代——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大饥荒
小国是可以绕开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爱尔兰的经济发展道路
西班牙篇
辉煌只在回忆中——游西班牙王陵
搜括的金银多了反而成了灾难——西班牙的暴富带来祸害
企业家精神不等于单纯的冒险精神——殖民帝国西班牙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形象?
佛朗哥晚年的大智慧不可低估——马德里机场感言
马耳他篇
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政治制度和特殊的生财之道——圣约翰骑士团和马耳他岛
奇迹是人创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马耳他岛
俄罗斯篇
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莫斯科公国的堀起
中央集权化改革的代价是什么?——在圣彼得堡所想到的
在开明专制旗帜的掩饰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事迹
19世纪莫斯科大学的骄傲——赫尔岑是这里培养出来的
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到民间去”口号的演变——19世纪末期俄国民粹派知识分子的分化
沙皇政府最后一次农村改革——斯托雷平改革的始末
经济加快发展挽救不了专制制度被推翻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0年俄国“经济奇迹”的剖析
领导人功过的不对称性——红场漫步
芬兰、瑞典、挪威、丹麦篇
事在人为——访问芬兰有感
一个经济稳步转型的例子:瑞典——记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瑞典经济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场争论——瑞典学派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福利国家也有自己的苦恼——在瑞典听经济学家的抱怨一
工会的影响有多大?——在奥斯陆过五一国际劳动节
起因是对社会等级观念的不满——谈谈哥本哈根的自由城
生活质量压倒一切——北欧人在追求什么?
社会稳定的基石——北欧议会民主的冷静思考
印度、毛里求斯篇
莫卧儿帝国盛世何在?——阿克巴陵墓旁的感叹
失势帝王:世上最孤独、也最悲哀的人——关于泰姬陵的记载
印度洋涛声如昔——特里凡得琅海边远眺
破坏的使命和建设的使命——从马德拉斯看英国在印度留下的遗产
仿佛又到了印度——毛里求斯给人们的印象
幸福观和知足常乐的国民心态——离开毛里求斯前的思考
南非篇
一个坐落在金矿之上的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冒险家的成功不完全靠运气——好望角之行有感
布尔人当年的政治中心——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
日本篇
幕府时代的日本是不是更像中世纪的西欧?——日本京都札记
一个历史之谜的试解——为什么九州的诸侯和武士如此积极地参加倒幕运动?
国门打开以后——从横滨开港看明治初年日本的动向
不彻底的改革种下的恶果——日本濑户内海的大久野岛
韩国篇
古风犹在——在韩国水原的农村
李朝末日——想起了一百年前的日军仁川登陆
高速成长的背后——汉江夜景随笔
蒙古篇
目标后面的目标和更深层的目标——在蒙古乌兰巴托街头所见
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乌兰巴托城区、郊区和乡村的比较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篇
从社会的最底层做起——马来西亚华人的勤勉和敬业
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新加坡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学习的
佛座斑斑旧弹痕——泰国大城府与泰缅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处遗址——泰国桂河大桥之行
华人的社会资本: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经济力量——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华人社会
美国、加拿大篇
“五月花”精神——从波士顿来到普利茅斯海边
当年西部移民必经之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西向交通干线上
吸引人才西进的关键何在?——从美国的旧金山到洛杉矶
1929年的大危机是这样开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后记
20世纪30年代影响罗斯福政府的经济学家——访问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感
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学院同经济学家的交谈
竞选者的诺言并不是总能兑现的——华盛顿白宫前的感言
心疑重到天池路——加拿大路易丝湖之游
澳大利亚、新西兰篇
他们不愿意别人提到这里最早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悉尼见闻
牧场的尽头还是牧场——奔驰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原野
仿佛是世外桃源——塔斯马尼亚岛上
比英国还要英国——新西兰南岛的小城生活
并未失落的文明——新西兰哈密尔顿附近的毛利人村落
附录
共同的心愿——纪念北京大学成立九十周年
一代新潮接旧潮——纪念北京大学成立一百周年
决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信任——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建院而作
解悟人生已晚年——代后记(初版
在开罗坐上游轮,循尼罗河向下游航行。尼罗河河水滔滔北流,两岸风景如画,地图上标识再往下走就渐渐进入河网交织的地带,那里就是著名的尼罗河三角洲了。
很早就听说尼罗河三角洲是一个大粮仓。但它是怎样成为大粮仓的,却很少被人们提到。古代埃及时期,尼罗河河水定期泛滥,两岸粮田丰收,足够养活埃及本地居民了。尼罗河三角洲仍是大片大片的荒地,没有居民,没有农户,没有人注意这块有潜力的地区。要让尼罗河三角洲成为粮仓,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移民进入这块荒芜的土地,从事开垦土地和耕种。仅靠逃亡者是不行的,因为逃亡者即使带上家属,他们得过且过,没有长期打算。种地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打渔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打渔的流动性大,有只小船就行了,谁能逮住他?二是靠政府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承认谁种就由谁收,开荒种地的人才安下心来,垦荒,种地,收割,该缴纳多少租税就缴多少,耕种者心中有底,认为合算,就留下来当垦户了。三是靠政府投资,建立水利工程,保证农业有收成,否则垦户岂不是白忙?谁愿意长年在这里劳动呢?
所以尼罗河三角洲的垦殖事业,准确地说,是从托勒密王朝开始的。开垦这块土地的,主要是后备的军人,他们有地可种,可以不必再由政府发薪饷给他们了。而这些军人都来自希腊本土或小亚细亚的希腊移民城市,在家乡就懂得种地,尤其是懂得栽培葡萄树或橄榄树,所以在尼罗河三角洲,适合种粮食的就种粮食,适合开辟为葡萄园或橄榄林的就生产葡萄、葡萄酒和橄榄油,这岂不是对王朝有利?至于土地的产权,则是隔了许多年以后才解决的。要知道,在政府刚授予军人土地时并没有明确土地产权的归属,但由于垦殖的土地需要仔细培育,业主们要付出精力,有时还要投资,如果产权一直不明确,业主是不会安心的。这样,终于形成了父子世袭土地的惯例,又过了几代人,土地变成了私有地产,可以买卖,而土地的主人是不是仍服兵役,就很难讲了,也就是说,垦户成了私有地产的主人,服兵役不再成为占有土地的必要条件了。
托勒密王朝灭亡(公元前30年)后,埃及全境属于罗马。又隔了3年,即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接受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实现了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奥古斯都成了罗马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对埃及采取了特殊的管理方法。以前,罗马所征服的地区,一般都建立行省,如马其顿和希腊建立了行省,小亚细亚建立了行省,塞琉古王朝被灭后其领土也建立了行省。行省之下设立专区,都纳入罗马的地方行政系统。但这种办法不适用埃及。罗马并未把埃及变为一个行省,而是把它作为奥古斯都的私人领地,由奥古斯都亲自管理。奥古斯都死后,历史上的罗马皇帝全都仿效奥古斯都的做法:埃及成了皇帝的私人领地。奥古斯都还规定罗马元老院成员不得干预埃及事务,后来甚至禁止罗马元老院成员擅自进入埃及。
为什么会这样做?一个原因是埃及十分富饶,尼罗河三角洲和境内其他农田产量高,收人多,罗马皇帝把埃及作为个人的私人领地,是为了垄断财源,不容许他人染指。另一个原因是:罗马国内政治派别斗争激烈,将领们互不服气,明争暗斗,奥古斯都唯恐这些斗争被带到埃及境内,所以就把埃及作为皇帝的私人领地,由自己亲自管理。
此外,埃及在奥古斯都心目中,还是安置罗马退伍军人的最佳地区。奥古斯都做了罗马皇帝后,决定裁军,因为内战已平息,最后一个希腊化王朝一一托勒密王朝已灭亡,罗马没有必要再保持60个罗马军团的兵力,他决定留下28个军团,其余的或遣返家乡,或移居于新开发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埃及。
P23-25
解悟人生已晚年——代后记(初版)
当我把1983年以乘所写的海外见闻、观感一共42篇收集在这本《山景总须横侧看》时,我似乎在重温这20年走过的路,它们使我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感受和思索。岁月如梭,我第一次出国是1983年,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那一年我53岁,一晃,到2003年,20年过去了。姑且把这42篇文章连同本书附录中的3篇一起,当作人生的一段记录看待吧。
尽管我平时在文章和诗词中,总以乐观和豁达的态度来勉励自己,但伤感有时也流露出来。现在还有什么可以伤感的?多半是叹息岁月流逝得太快。我只是在1979年以后才有较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致力写作,并把以往的读书心得和所积累的资料整理成书。而在1979年,我已年近半百。
1984年10月,我出差途经南京,曾回到母校金陵中学看看,因为我是1948年冬季在这里高中毕业的,距此时已经36年。在母校,我写了一首《七绝》。
七绝
访母校金陵小学,追忆中学生时代有感
一九八四年
春意临窗破晓天,
无忧无虑绿茵前,
不知世事如迷雾,
解悟人生已晚年。
的确,像迷雾一样的世事,岂是当初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所能了解的。我个人思想的开始转变是在“文革”期间,尤其是在下放江西农村之后。1971年9月,我从江西农村返回北京,经过南京时曾赋一首《七律》。
七律
江西归来,途经南京,车中默诵萨都剌词行感
一九七一年
都城空负好山川,
六代豪华只偏安。
辇路东风无远志,
樽前歌舞失边关。
深宫那见春潮急,
玉树从泉血泪斑。
吴楚天低应自省,
居高能不一身寒?
这首诗反映了我那时的感触。由于环境的关系,我只能写得相当含蓄。试想,深宫之内,会察觉到春潮正在蓄势待发吗?居高之人,会有身寒的感觉吗?局外人是无法知道的。
我原籍江苏仪征,出生在南京,而湖南则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抗日战争期间全家逃难到湘西。1951年夏天我在长沙参加高考,考取了北京大学经济系。1988年夏天,我回到湖南,在长沙湘江桥头,回想起离别长沙三十多年来的人生道路,感慨万千,写下一首《七古》。 七古
长沙湘江桥头
一九八八年
重过湘江人渐老,
难忘去日方年少。
少年气盛未知愁,
坎坷几经盛气收。
而今再到湘江渡,
桥头仍有当时树。
新株老树竞飞花,
江边不见旧人家。
回想当年参加高考时,我住在岳麓山下,考场设在河东。我从河西要乘两次渡船,才能到达城里,因为在橘子洲要登一次岸,走一段路,换船再过江。如今江的两边都是高楼了,湘江大桥从橘子洲上跨过,但昔日的情景依然留在记忆之中。而我的心情也非往年可比,20世纪50年代初是“少年气盛未知愁”,而到了80年代末,历经风雨,对人生已经有所解悟。时光纵已流逝,但岁月留下的痕迹却是再也抹不掉的。收在这本集子中的各篇文章,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的一部分。
对时光流逝太快的伤感,有时也在所难免,但这种伤感在更多的场合会被前进路上所遇到的新问题冲淡。这20年来,我们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问题的出现催人思考,催人寻找解决的方案。哪里顾得上去为流去的岁月伤感呢?
解悟人生,重在一个“悟”字。悟了,就心静了;悟透了,就心安了。2002年3月底,我从广东阳江去肇庆途中,路过新兴。新兴有一座国恩寺,是唐代名刹,六祖惠能出生在新兴,国恩寺又是他的圆寂之地。国恩寺内有一六祖堂。方丈请我题词,我即兴赋了一首《七绝》。
七绝
广东新兴国恩寺
二〇〇二年
六祖堂前悟性生,
菩提明镜意中成,
此心长似清泉水,
处处无声即有声。
无声并非胜有声,无声就是有声。只要对人生有所解悟,任何回忆都不会引起伤感,即使是伤感吋光流逝太快。只要解悟了人生,就会更加理解大自然的规律。日出日落,潮升潮退,花开花谢,谁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山景总须横侧看,尽管同一个地点,日出的同时不可能有日落,潮升的同时不可能有潮退,但世界这么大,海洋这样广阔,此处日出,彼处不正日落吗?此处涨潮,彼处不正退潮吗?至于花开花谢,那就更有意思了。花的种类繁多,这种花已在凋谢,那种花正在绽放,这是常见的。同一种花在同一个地方,也有边开边谢的。记得,1989年冬天,我和妻子何玉春一起骑车去青龙桥,路旁梅树成行,既开花,又落花,花开和花飞并在。当时我特地填了一首《蝶恋花》。
蝶恋花
偕何玉春骑车游青龙桥观梅
一九八九年
久在瑶池台上住,
散落人间,
不怕尘缘误。
一片清香霜后树,
为消寂寞应留步。
郊外寻春郊外雾,
春尚无踪,
塞下风如故。
疑是堆堆残雪处,
飞花沾满多情路。
花开也是花飞日,月亏且作月盈时。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对人生的解悟。
岂是闲吟风与月?——代前言(初版)
我是一个经济学的教师、经济学的研究者,我不是诗人,也从来不曾想做一个诗人。但从小我就喜爱诗词,在读小学时,我背诵过苏轼的《七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那时对诗的含义根本没有什么体会。甚至进了大学,对苏轼的这首诗依然一知半解。经历了多年风风雨雨,到1978年,那年我已经48岁,对苏轼这首诗的理解加深了。当时我曾写了一首《七绝》。
七绝
无题
一九七八年
日升日落孰为先,
月缺并非月不圆,
山景总须横侧看,
晚晴也是艳阳天。
现在,我把最近20年来所写的国外见闻和观感一共42篇,收入本集。作为本集的附录,还收入了我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90周年而写的《共同的心愿》,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而写的《一代新潮接旧潮》,以及我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建院而写的《决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信任》三篇文章。书名就用我诗中的一句:山景总须横侧看。读者也许能了解为什么我选用这样一个书名。
在北大学习和工作时,我多次到过圆明园,因为圆明园就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墙外,仅一条马路之隔。1960年11月,正值我30岁生日,那时我屡遭批判,备受冷落,加上两地分居,妻子远在东北,生日那天,只好独自一人骑车游圆明园。为了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勉励自己,曾填了一首《鹊桥仙》。
鹊桥仙
30岁生日,独自骑车游圆明园遗址
一九六〇年
半池衰草,
几经风雨,
只剩几株野菊。
西风过后又初霜,
照旧是花黄叶绿。
茫茫人生,
漫长苦旅,
一生如同弈局。
荣枯顺逆俱寻常,
总难免弯弯曲曲。
总之,对什么样的挫折都应想得开,什么样的打击都置之度外,艰难的日子不就度过了么?相隔25年,到了]985年11月,我55岁了,生日那天,偕妻子何玉春一起骑车同游圆明园,心情自然不同于往昔,我又填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55岁生日,下午偕何玉春骑车游圆明园
一九八五年
菊花已谢,
静待梅枝花信夜。
莫患无家,
新树新权宿旧鸦。
诗情不绝,
岂是闲吟风与月?
好景斜阳,
片片飞云一色黄。
词里的“诗情不绝,岂是闲吟风与月”两句,很能代表我的写作观。收在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岂是闲吟风与月?知我者,定能从字里行间了解我的思想,我的爱憎,我的感受,我的期望。
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