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主义

自恋主义

中文名 自恋主义
特点 “边界模糊”、“无助与控制”
自恋主义 自恋主义
目录导航

简介

1.在自卑、自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病态自我依赖。 2. 拉·洛克福库德说过:“自恋是比世界上最善于欺骗的人更加善于欺骗。”他又说:“自恋是最伟大的谄媚者。”

3.《韦伯斯特辞典》把自恋界定为第六种贪得无厌的情感。具有自恋心态的人唯我独尊,唯我独存,爱惜自己达到病态的程度。只愿享受,不愿付出;只要求权利,不愿尽义务;只追求权力,不愿负责任;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只爱自己,不爱他人……凡此种种,都是自恋心态的表现。具有自恋心态的人不能与他人发展出任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容易陷入孤独之中。自恋和孤独,经常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一起。而且,与自恋结伴而行的是自卑和忧郁。

4.自恋又叫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人格。其主要表现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好做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剧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为谋取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边界模糊”、“无助与控制”、“专注与依赖”,等等。不同的是,溺爱和过度保护造成的自恋者,形成“自我中心”型人格特征,他们是别人心理空间的主动侵略者;而关爱缺失和亲子关系断裂的自恋者形成“被动依赖”型人格特征,他们是被动的受控者,他们专注地依附于某一对象,并在受控与依赖中获得虚假的安全感。但是,不论是那种情况,自恋者内心深处总是无力和沮丧的,他们缺少真正的自我,缺少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获得心理满足的能力。

基因特征

基因排序 在基因科学愈来愈发达的年代,很多人都提出自恋的倾向全部,或局部埋藏在基因排序之中的说法。

基因排序

遗传性研究 对孪生儿的遗传性研究:赖夫斯利(M.D,Ph.D.)是一个专门研究人格混乱的医生。在1993年,他和他的同事出版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称为基因及环境对人格混乱的影响;报告的结论是,根据一连串的标准测试,自恋是一种很普遍的遗传特征。

遗传性研究

研究对象 是在人口中抽出来的175对孪生儿自愿者(90对同卵双生,85对异卵双生),每一对都做了一份分析18种人格混乱特质的问卷。报告的作者以标准方法,估量了基因与环境的相对影响。在18种人格混乱中,自恋是可遗传度最高的一种(0.64),证明了若双生儿有这一种特征,多是基因遗传的影响。

研究对象

结论 在其他人格的特点中,只有四个有多于0.5的遗传性系数:麻木不仁、身份问题、反叛与社交恐惧。

结论

报告大致上的结论是:

1)与其他报告的结果一样,有些性格具有更多的遗传性;

2)在正常与混乱的人格中,有一个连续的系统。

人格特征

1.认定自身的优越:

自恋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是:认定自身的优越,有种特权者的感觉,坚信自己值得别人无条件的爱和帮助,以获得一切为理所当然。缺乏共情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出于一种对自身力量和重要性的不现实的意识,自恋者过分关注自己的需要,而且总是认为自己的需要是正当的,所以有权率性而为。他们期望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爱,而不管自己平日是多么的漠视别人的需要。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看着别人,实际上眼里还是那个需要被满足的自己。寻求优越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幻灭的梦想,只有这梦想才能给生活赋予一种闪闪发光的意义。

2.受到挫败则倍感抑郁和绝望:

如果她们受到挫败,没能及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就会倍感抑郁和绝望。因此种种能寄托这种寻找优越感的文化体系,其中包括有组织的宗教、各种形式的集团、竞争、荣誉以及形态各异的等级制度,都会成为自恋者寄托心灵的场所。

她们在生活的激流中努力寻找世俗荣耀,追求社会性成功的标志物和陈腐不堪的浪漫情调。

然而,在这条通往无上优越的路途上,人的灵魂势必要受到一次次的考验,每一次挫败实际上都会造成自我鄙视和自我折磨,而人为了保全自己,不可避免要放弃那个真实的自我。

自恋是用过度美化和拔高生活细节来粉饰平庸,同时向他人塑造理想中的自己。自恋是心理上的化妆品,抹上它不只是为了给人看,也是为了哄自己高兴。久而久之,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真面目,不知自己青面獠牙。自恋者其实时刻需要一面镜子来观赏自己。

3.早期条件优越:

自恋型的人,常常是些从小家境宽裕,受到宠爱和羡慕的孩子,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智商或者漂亮的外貌。在他们的早期经验中,没有与别人的愿望和意志产生健康的摩擦,也不需要通过成就来赢得那种价值感,这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权力感和自大感,为戏剧性的荣耀着迷,并且毫不怀疑自己应维持自童年起就接受的那种优越感。他们期待持久的好运,指望靠命运和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自私和罔顾他人感受,必然导致亲密关系的困难。爱对于他们来说,常常只意味着被爱,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懂得爱,也没有能力去爱。

人格形成

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人格探源

临床心理治疗概念上的自恋者,也就是“自恋型人格患者”,不管是幸运的自恋者还是不幸的自恋者,他们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母体(自体客体),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自恋者的心理往往极不成熟。从心理年龄角度说,自恋者是非常小的,也是非常幼稚的,估计大概只有几个月到一岁半左右。

一个孩子哇哇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孩子是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身体与母亲的身体的。譬如,他并不知道眼前的一双手是自己的手还是妈妈的手,他没有自己的身体界限感,他和母体(母亲)处在共生状态,没有区分,这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母子共生期”。

实际上,如果细致划分,孩子在十月怀胎期间和刚出生后的4——6个月里,和母亲处在“绝对共生状态”,叫“绝对共生期”。到了4——6个月左右,孩子进入第二个阶段,我把它称之为“相对共生期”,这个阶段,孩子通过“知觉反馈”逐渐有了关于自己身体的边界感,他觉察到有些是妈妈的身体器官,有些是自己的器官。这种边界感一旦产生,孩子就开始了和母亲分离的过程,伴随这种分离孩子会产生焦虑。

一般来说,相对共生状态会在两岁左右结束。而4——6个月之前的婴儿,因为没有边界感,还不能区分自己和母体,处在懵懂状态,即使陌生人抱来抱去都不会哭的。但要是一个8个月大小的孩子,就会出现恐惧不安,他们害怕和母亲的分离,没有母亲在场孩子会觉得害怕、不安全。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会对镜子产生浓厚的兴趣,他通过照镜子来确认自己的形象。不过,一只小狗也会这样做,只是它不一定能找到一面镜子,常常是在池塘边或小河边的水中映照自己的形象。孩子和小狗通过这一行为逐渐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区分开来。婴儿的自我边界感的确立,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会在18个月至两岁前结束。

正常情况下,两岁以后的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很弱,他们完全可以在和母亲分离的状态下和其他的小朋友自由自在的玩耍。心理创伤是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停留在过去某一时刻的唯一原因。自恋型人格患者在6——18个月母子相对共生期的各种心理创伤,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溺爱”和“过度保护”,二是“关爱欠缺”和“母子情感断裂”。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形成自恋型人格。

心理治疗

第一步,指导患者解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最为强烈的阶段是婴儿时期。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婴儿化的行为。请一位和自己亲近的人作为监督者,一旦出现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自己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逐渐消除的。

第二步,引导患者学会爱他人。

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仅仅抛弃自我中心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去爱他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任何人要获得他人的爱,首先必须付出自己的爱。而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自恋症状便会自然减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