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斑

老鼠斑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别名 扁鮨、驼背鲈
动物界
驼背鲈
中文学名 老鼠斑
鮨科
硬骨鱼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老鼠斑图册老鼠斑图册(4)

老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其体扁平,背鳍棘10枚,无犬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体白色,布满黑点,成鱼体色较深,体上斑纹特别明显,色彩艳丽,行动缓慢,具有抢食性。既是一种高级观赏鱼类,又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标准规格(大)6公斤以上,(小)2公斤以上。具性转变,为先雌后雄。

背鳍Ⅹ-17—19;臀鳍Ⅲ-10;胸鳍17。侧线鳞60—62。鳃耙8—10+14—17。体长,侧扁。头长,吻尖。下颌稍突出,下颌骨末端伸达瞳孔下方。两颌无犬齿。后鼻孔呈裂缝状。头后部突然隆起形成驼背。尾鳍后缘圆。体淡褐色,头、体侧及各鳍散布暗褐色斑点。系暖水性海洋鱼类。体长可达60cm,可作观赏鱼类,亦为食用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日本。

生活习性

行为习性

老鼠斑性情凶猛,机警,具领域性。

食物习性

老鼠斑图册老鼠斑图册(6)

属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性无脊椎动物为食。

栖息环境

幼鱼出现在潮池中,成鱼活动于较深水域。

分布范围

老鼠斑老鼠斑(3)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中国、印尼、澳洲、帕劳、关岛、新喀里多尼亚等海域。

老鼠斑是石斑鱼类中颇具高经济价值的鱼种,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尤其是活鱼)都很高。老鼠斑之养殖发展潜力颇大,因为其成长速度快,且能忍受在空间狭窄的水域生存。在印尼主要的养殖地区分布

分布地区

RIAU

JAWA

BALI

LOMBOK

MALUKU

可是大部分业者大多养殖从海中捕捞的鱼苗。由于当前印尼水产养殖业日益发达,对于优良天然鱼苗之需求十分殷切,当前天然苗的产量已经无法供应市场的需求,所以日后在繁殖场以人工繁殖生产鱼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

老鼠斑

印尼中央农部渔业司所属的东爪哇省SITUBONDO淡咸水水产养殖试验所于1995年初开始进行各项技术性试验企图生产老鼠斑鱼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96年底获得成功。当前种鱼在一个月内交配及产卵期高达21天,而且整年不断。1996年11月首次生产出2吋(4~5 cm)鱼苗,可是成活率非常低(低于1%)。经过两年多的不断的努力试验及研究,当前已能突破瓶颈,鱼苗的活存率已提升到5~7%。

繁殖饲养

分布地区

RIAU

JAWA

BALI

LOMBOK

MALUKU

种鱼交配

老鼠斑老鼠斑(3)

饲养管理

老鼠斑老鼠斑(3)

雌鱼的卵径大于50m、雄鱼成熟精子的数量已达足够时,就可让种鱼准备交配。种鱼交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种鱼养殖池的水文条件加以控制,其方法为:早上8~9时降低水位至水深50cm,维持5~6个小时后将水温升高1~3℃。为达此一条件,下午2时开始注入新鲜海水至水深2.5~3公尺,并且要让使池水整晚不断循环流动。此一处理方法必须不断持续进行到种鱼发情交配为止。

鱼卵收集

早上7时开始用收集网收集受精卵,后用清静的海水洗卵,将洗过的受精卵移到水箱中计数。老鼠斑的受精卵为浮性卵,颜色透明,未受精卵色暗,而且大多沉在底层,十分容易区别,必须利用虹吸法移除,以免影响到正常卵。将受精卵移到孵化池时,密度约在每公升海水中含10~50粒。在水温26~28℃时,约需10~20小时孵化成仔鱼,隔天必须用虹吸法将池底未孵化卵移除。以水瓢小心的将仔鱼移到育苗池培育。刚孵化的仔鱼其受精率、孵化率、及鱼苗的活存率均与卵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价值

老鼠斑图册老鼠斑图册(4)

种鱼的来源不是由海里捕获的(交配授精前必须先驯化),就是由人工养殖得到的。种鱼每天喂饲新鲜下杂鱼肉(含蛋白质高,脂肪低的鱼类最适合),投饲量为全部种鱼体重的5~10%。此外,为加速生殖腺的成熟,饵料中可添加VitaminE(10mg/kg体重,每周一次)。为提高种鱼的体力和健康,可加VitaminC和B-complex(50mg/kg体重,每两周一次)。

动物保护

老鼠斑老鼠斑(4)

老鼠斑是石斑鱼类中颇具高经济价值的鱼种,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尤其是活鱼)都很高。老鼠斑之养殖发展潜力颇大,因为其成长速度快,且能忍受在空间狭窄的水域生存。

在印尼主要的养殖地区分布在:RIAU、JAWA、BALI、LOMBOK、MALUKU各岛,可是大部分业者大多养殖从海中捕捞的鱼苗。由于当前印尼水产养殖业日益发达,对于优良天然鱼苗之需求十分殷切,当前天然苗的产量已经无法供应市场的需求,所以日后在繁殖场以人工繁殖生产鱼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

动物研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词条图册

老鼠斑老鼠斑(4)

印尼中央农部渔业司所属的东爪哇省SITUBONDO淡咸水水产养殖试验所于1995年初开始进行各项技术性试验企图生产老鼠斑鱼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96年底获得成功。当前种鱼在一个月内交配及产卵期高达21天,而且整年不断。1996年11月首次生产出2吋(4~5cm)鱼苗,可是成活率非常低(低于1%)。经过两年多的不断的努力试验及研究,当前已能突破瓶颈,鱼苗的活存率已提升到5~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