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比较研究专题
博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读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1.人类活动论导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2.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社会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合著,第1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合著,第2作者),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6.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合著,第2作者),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合著,第1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马克思主义与哲学(柯尔施著),重庆出版社1989年。
2.知识与想象的起源(布朗劳斯基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1.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
3.社会哲学何以可能,学海,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
4.哲学的分化:公域哲学与私域哲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
5.社会哲学研究什么,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6.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意义的对话何以可能,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7.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8.重思人文精神,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9.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重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中国化,南开学报,2002年第1期。
10.重思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
11.走向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12.新的全球秩序何以可能,河北学刊,2002年第4期。
13.论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4.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南开学报,2000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
15.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16.重建人类学思维范式,哲学动态,2000年第7期。
17.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8.重建亲切的精神家园,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19.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论评,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9期。
20.社会哲学的视野与意义,(合写),南开学报,1999年第5期。
21.启蒙及其超越,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2.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江海学刊,1999年第5期。
23.论辩证法的三种形态,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
24.社会哲学的观念,(合写),哲学动态,1998年第9期。
25.探索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有效方式,学术界,1998年第4期。
26.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5期。
27.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合写),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
28.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2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统一的层级分离性,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
30.外王而内圣是否更为可行,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31.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之命运,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期发展与批判传统的复兴,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33.论转型社会的道德价值疏离化趋势,求索,1995年第5期。
34.历史合力论新探,南开学报,1995年第3期。
35.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问题,(合写),求是,1994年第23期。
36.传统文化超前论——一种虚妄的文化回应模式,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37.探求公平与效率的具体关系,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
38.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运作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39.21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7期。
40.论价值是人类存在规律的实现,人文杂志,1994年第4期。
41.文化的新生与社会发展,(合写),光明日报,1993年10月4日。
42.论自然必然性、历史必然性与人的活动,江海学刊,1993年第1期。
43.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之统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
44.现实的个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汇合点,求索,1993年第2期。
45.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根由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46.论交往与社会结构,江汉论坛,1993年第7期。
47.科学进步、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天府新论,1993年第1期。
48.世界历史进程的第三阶段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49.社会可否被视为主体,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
50.论文化观念变革的意义,(合写),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51.论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52.论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中的独特作用,人文杂志,1992年第4期。
53.简论人类精神生活,求是学刊,1992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9期。
54.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55.融合不能作为矛盾的一种解决方式吗,争鸣,1991年第5期。
56.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含义探析,南开学报,1990年第1期。
57.物质实践一元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1期。
58.中西辩证法的区别与融合,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
59.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60.认识过程的“四层次”“三阶段”说,争鸣,1985年第3期。
61.本体论的三种形态与马克思的本体论,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62.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合写),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4期。
63.认识论的文化视野,人文杂志,1996年第6期。
64. 走向真实的主体,长白论丛,1996年第4期。
65.日常生活视野中的现代化图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66.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疏离,天府新论,1995年第6期。
67.中西辩证法的一种综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2年第4期。
68.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念,南开教育论丛,1999年第3期
69.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吉林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
70.文化“精神还乡”的意蕴,(合写),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7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科学教育的意义,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
72. 交往方式的革命——互联网的社会后果,(合写),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73. 实践、艺术与自由,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74. 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75. 一种个别性的实践哲学,(合写),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76.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现代哲学2004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
77.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看科学的发展观,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78. 论中西哲学对话的四种范式,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79.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8月31日。
80. 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合写),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81. 形而上学的遗产与实践哲学的发展路向,(合写),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
82.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矛盾论》,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83. 辩证法与实践智慧,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8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与异化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85. 历史唯物主义再理解,(合写),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86. 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合写),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87.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88.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在张力,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
8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运作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90.传统文化超前论——一种虚妄的文化回应模式,《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91.论价值是人类存在规律的实现,《人文杂志》,1994年第4期。
92.探求公平与效率的具体关系,《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
93.21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7期。
94.文化的新生与社会发展,(合写),《光明日报》,1993年10月4日。
95.论自然必然性、历史必然性与人的活动,《江海学刊》,1993年第1期。
96.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之统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
97.现实的个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汇合点,《求索》,1993年第2期。
98.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根由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99.论交往与社会结构,《江汉论坛》,1993年第7期。
100.从经验到实践——对实践唯物主义基础的一个历史考察,《理论与现代化》1993年第6期。
101.科学进步、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天府新论》,1993年第1期。
102.论哲学的精神,《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03.世界历史进程的第三阶段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04.社会可否被视为主体,《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
105.论文化观念变革的意义,(合写),《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06.论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07.略论社会规律的历史性,《社科信息》,1992年第9期。
108.发展哲学:思辨与现实的汇合,《学术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
109.中西辩证法的一种综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2年第4期。
110.论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中的独特作用,《人文杂志》,1992年第4期。
111.简论人类精神生活,《求是学刊》,1992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9期。
112.论机器思维的限度问题,《理论与现代化》,1992年第7期。
113.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14.融合不能作为矛盾的一种解决方式吗?《争鸣》,1991年第5期。
115.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含义探析,《南开学报》,1990年第1期。
116.物质实践一元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1期。
117.中西辩证法的区别与融合,《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
118.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119.物质第一性与实践第一性的同一 ,《哲学动态》,1986年第5期。
120.实践的普遍性究竟是什么? (合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21.反对主观主义思想的中国特色和逻辑结构浅探,《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4期。
122.认识过程的“四层次”“三阶段”说,《争鸣》,1985年第3期。
《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论文)1993年获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青年佳作奖;
《人类活动论导引》(专著)1996年获天津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现代唯物主义导引》(专著,第二作者)1999年获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专著)2002年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社会哲学》(哲学理论创新之一种)2002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1997年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获奖人(《调整学科方向,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
1996年获天津市总工会授予的“八五”立功奖章;
199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获宝钢教育奖。
2007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7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天津市八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交往理论研究”(已完成);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已完成);
天津市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趋势之研究”(已完成);
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项目“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已接近完成);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中国化问题研究”(已完成);
国家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之研究”(进行中)。
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