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衡(1911.1—1987.4),山东蓬莱人,教授,保定社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社保定直属小组组长,保定分社筹委会副主委、主委,保定分社第一、二、三、四届主委,第五届保定社市委主委,第一届社省委副主委,社中央第七届委员。第一、五届省政协委员,政协保定市副主席。
1935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帝大留学深造。“七七”事变后回国,先后在滇、湘、鲁、桂等地从事农业教育和农业技术工作。1950年4月,应邀任吉林农业专科学校教授、代理校长,兼任吉林人民政府委员。1953年调河北农学院,历任教授、果树教研室主任、园艺系主任。
他长期从事高校果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重视农业兴国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培养了许多果树专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到河北农学院后,与曲泽州教授一起创立了园艺系,多次与曲泽州教授共同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果树栽培学》。1956年带领园艺系师生开展了全省果树资源普查,主编了共计26册《现代果树科学集论》。参加了《果树种类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等一批重要著作的编写,创设了“果树品种分类学”、“果树专业英语”等课程。在果树的研究,尤其是对核桃栽培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979年,他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自勉,毅然承担了“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总主持人,怀着对山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果树事业执著的爱,带着自制的“大便器”深入山区蹲点,在易县阳谷庄建立起试验区。提出要改变太行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走一条“以科技进山为先导的信息灵、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道路,为拓宽“太行山道路”奠定了基石。他身体力行,主持“柿树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山楂一条龙配套技术研究”,效益显著;上讲台为农民技术员授课,下田间手把手教农民修树剪枝,民间广为传颂。在他和王健教授的带领下,以河北农大为主的农、林、果、牧、畜、禽、水土等多学科参与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队伍,不断送科技文化进山,不但给山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把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高高地树立在太行山上,多次受到国务院、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及省政府的表彰。其“柿树丰产技术”,1985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1988年获国家星火特等奖。1986年他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他公忠端谨、高风亮节。在受到左倾路线冲击,特别是十年动乱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之后,一如既往地忠诚于人民的科学教育事业;在病魔严重缠身的病床上,仍为《中国核桃》的出版,多次细致地审稿、修改编写提纲,仍关心河北“七五”规划和清苑县唐河故道开发研究。病逝后,保定市政协、中共保定市委统战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向优秀知识分子、人民教师杨文衡同志学习的决定”。1991年,其业绩入编《中国当代教育家大词典》。
杨文衡,1911年1月30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水城镇。其父杨振声教授
杨文衡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杨文衡幼年与祖父、祖母及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读小学和初中。蓬莱水城是一个具有正义斗争传统的地方,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曾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着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海边农村度过的,渔民的吃苦耐劳、耿直、宽厚的品德,对于他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后来,受父亲影响,杨文衡决心走科学救国之路。1927年离开家乡,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毕业后于1931年进入国立青岛大学生物系学习,1935年7月考取公费出国留学资格,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攻读,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8月回国。
归国后,他先后辗转于湖北汉口、湖南源陵、贵州贵阳等地,于1938年5月到达昆明,在云南第52兵工厂附属农林场任场长。1946年8月到青岛山东大学附属实习农场工作,1948年7月到广西农事实验场,后转入教育战线,任广西大学园艺系教授。多年的社会阅历使他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不推翻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不依靠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和同学们一起持枪护校,日夜期盼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调入吉林省立农专任教授,1953年9月调入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直到1987年4月去世。
50年代初,面对百废待兴的教育事业,杨文衡与曲泽洲教授一起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立了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1956 年受农业部委托,由曲泽洲教授主编,杨文衡教授作为重要参编人,组织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符合国情、内容全新的全国农业院校通用教材——《果树栽培学》。这部教材至今仍是统编教材的蓝本。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设备逐步增加。他们的这些开创性工作受到中国果树界的高度评价,使当时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学术地位和科研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级果树专业技术人才。
1956年,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杨文衡带领园艺系的师生走出校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果树资源普查工作。他亲自走乡串户,爬山越岭,调查记录,总结归纳,摸清了河北省的果树家底,为河北省果树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做了一项基础性工作。
杨文衡是知名的核桃专家。从50年代起,在核桃的起源、分类、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主编了《核桃栽培》一书,对《中国果树志·核桃卷》、《中国的核桃》编写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工作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
杨文衡在其他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80年代主持的“山楂一条龙配套技术研究”及“柿树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文衡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但他报国之志不衰,平反以后,又以饱满的热情和百倍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去。任
1979-1984年,杨文衡教授任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在任职期
杨文衡间,为园艺系的发展壮大日夜操劳、兢兢业业。在青年师生培养上注重言传身教。对青年教师的试讲认真听、仔细看,并给予热情鼓励和具体指导。对青年教师如何备课和怎样利用时间,也一一操心,耐心讲明道理,使大家由衷佩服。从50年代起,杨文衡曾先后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保定市委主任委员。还任省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常委和保定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在这些岗位上,他也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在九三学社领导工作中,注重充分发挥社员各自的优势,在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开展科技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九三学社保定市委于1985年10月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表彰。
1979年,杨文衡主持“太行山开发研究”,任河北省山区开发研究室主任,课题总主持人。由于山区开发成效显著,1986 年该课题受到国务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牧渔业部的表彰。河北省政府颁发“河北省太行山区技术开发荣誉奖”,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科技进步特等奖”。
杨文衡因在介绍与普及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果树科技知识、提高中国农业、果树教学、科研水平和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及社会效益相结合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于1986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的名字于1991年5月被载入香港未来中国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家大辞典》。
以往中外文献都认为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原产于亚洲西部伊朗地区,而中国栽培的核桃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据此判定中国核桃只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杨文
杨文衡衡经过多年查证和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充分论证了中国是普通核桃原产地之一:(1)根据考古方面的研究,在新生代的第二纪和第四纪已有6个种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和东北地区。其中有现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和与普通核桃极相似的山旺核桃(Juglans shanwangensis Hu et Chang),后者发现于山东临朐县山旺村,地质年代是第三纪中新世,距今约为2500万年。在江西、新疆、北京、陕西、西藏等新世地层中均发现了核桃花粉。尤其是距今6000年的西安半坡村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的出土文物,经分析也有核桃花粉和炭化核桃。此外,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发现的原始社会遗址(新石器时代)距今7335±100 年,其出土文物中有炭化核桃,经中国科学院鉴定是普通核桃,这就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西北、华北和华南一带早已有普通核桃的分布和栽培。(2)从古文献来考证,尤其是“西域”一名有广狭二意,广义是指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及欧洲东部一带,狭义是指玉门以西、葱岭以东地带,所以,即使核桃种子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很可能出自中国的新疆地区。而且,80年代在新疆也发现了野生核桃林,经研究认为它属于天山第三纪暖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是中亚栽培核桃的直系祖先。杨文衡的这一新见解于1984年以“中国的核桃”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和赞同。
从50年代起,杨文衡致力于核桃方面的研究。首先进行了核桃授粉结实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核桃生长与结果的规律;观察了核桃幼树根系生长特点及其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核桃幼树的管理措施。70年代,对核桃繁殖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插条处理,促使难生根的核桃枝条生根,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80年代,在核桃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及种质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核桃果实发育生物学方面,研究了核桃授粉受精及果实发育的特点,在核桃果实发育及叶片发育过程中利用同工酶分析,研究核桃亲缘关系,证实麻核桃是普通核桃与核桃楸的天然杂交种,支持了将普通核桃与新疆野核桃列为一个种的观点。对叶片营养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摸清了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树体营养分析的途径与方法,为核桃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不仅论证了中国亦为普通核桃原产地之一的观点,而且对国内外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杨文衡等人撰写的“二十年来核桃科研的进展”,对核桃科研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杨文衡对《中国的核桃》和《中国果树志·核桃卷》的编写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病床上两次细致审阅编写提纲,提出修改意见。两书都已正式出版。上述工作均为中国核桃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文衡也因此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核桃专家”。
杨文衡除潜心致力于核桃研究外,在果树学的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50年代末他亲自编写的《果树栽培学》,1960年修改后定为全国统编教材,此后参加了六个版本的编写工作,为中国果树专业高级人材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初,他针对中国果树界知识结构老化的实际,与孙云蔚教授合编《现代果树科学集论》。该集论是囊括果树学科各领域有关内容的系列丛书,以分册的形式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研究进展、生产技术以及交叉学科和学科前沿的新动态,对促进中国果树教学和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开设了果品分类学、果树生理学和果树专业英语等课程,自编讲义与教材,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果树种质资源方面,他首次完成了河北省果树资源普查工作,出版了《河北省涞水、密云、涿鹿三县的仁用杏》,参与编写出版了《河北省梨树志》和《河北省苹果志》,还参与编写出版了《果树种类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为河北省乃至全国果树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行山区人口近千万,生态环境条件差,灾害不断,被称作是拖河北经济发展后腿的“贫困带”。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承担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山区综合治理易县阳谷庄试验区”的科研课题,1981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与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了合同,把太行山开发研究纳入国家课题。次年这一课题正式开始。当时,是否承担这一重任摆在了杨文衡的面前。虽然年逾古稀,但他认为遇上开发治理太行山区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也是自己报效祖国,为民出力的好机会,于是他婉言谢绝了一些好心人的劝阻,毅然承担起河北省山区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总主持人的重担。1981年9月,杨文衡深入山区,用20多天的时间,对满城、顺平、唐县、阜平、曲阳、获鹿、灵寿、元氏等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山区贫困落后的现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曾多次感慨地说:“太行山是革命的摇篮。人民哺育了我们,可是至今那里的人们还生活在贫困之中,我们不尽快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对不起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那年杨文衡已71岁,又患有骨质增生、气管炎、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右腿膝关节骨质增生严重,起蹲都很困难,为了减少痛苦,他随身带着解大便用的特制小木凳,披星戴月奔波在太行山上。搞资源调查,登山爬坡。有时工作一整天,晚上疲劳至极。但他始终与大家工作在一起,从资源调查,提出开发山区意见,直至制定开发计划,论证课题,最后确定了“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从开发入手;治穷与致富相结合,从治穷入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技术先行;短项目与长项目相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明确了以提高干鲜果品产量和饲养蛋鸡、家兔为突破口,拟定了十大课题,太行山整个开发研究工作就此全面展开。杨文衡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亲自从事开发工作。1982年,他带领园艺系毕业班同学在元氏县柿产区苏庄村实习,帮助当地农民修剪柿树。开始当地农民不相信柿树能修剪,有不少农户在树上挂起了“此树不剪”的回避牌。为了说服群众,杨文衡亲自上树修剪作示范。当时选用了一名村干部家的常年结果很少的孤树做试验,当年就挂果约200千克,比当地挂果最多的树产量还高。在事实面前,农民信服了,“太行第一剪”传遍了整个试验区。1984年,杨文衡牵头组织园艺系果树、蔬菜、加工3个专业、7个学科在顺平县进行“千元田”(即每666.7平方米产值千元)开发研究,协助当地在全县建立了6个乡级示范基地,20个示范点,帮助农民建设“千元田”2133.3公顷,总收入达2951万元,平均每公顷收入达13200 元,在“千元田”建设中,有1170.6公顷收入超千元,52.3公顷收入超双千元,有12户农民年收入超万元。“千元田”虽仅占全县8%的耕地,却取得了占全县农业总收入45%的高效益。“六五”期间,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课题涉及太行山区25个县,设置了200多个试验点,共取得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和40 多项科研成果,使太行山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57元提高到300 元。1980年3月2日,国务院在发给河北省人民政府的一份贺电中说,参加太行山区开发研究的有关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短短的几年中,对山区的开发研究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不仅使长期贫困的太行山区开始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兴旺景象,而且为其他山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经验”。他们还受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贺信表扬。同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广河北农业大学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开发太行山的经验,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高等院校学习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区开发研究的经验。杨文衡是当之无愧的“太行山道路”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
杨文衡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忽略了适时的病情检查和治疗,1987年不得不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在去世前,前去看望的领导和同志问他还有什么嘱托,他思索了一下吃力地说:“太行山的开发研究‘六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只是初步的。一定要把‘七五’规划做好,农民富裕了,就要引导治灾了”。他临终前还关心着山区的开发治理,使在场同志深受感动。
1911年1月30日 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水城镇。
1927-1930年 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31-1934年 国立青岛大学生物系学习。
1935-1937年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学习。
1938-1947年 云南第52兵工厂附属农林场工作,任场长。
1948年 广西农事实验场工作。
1949-1950年 广西大学园艺系工作,任教授。
1951-1952年 吉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工作,任教授、代理校长。
1953-1987年河北农业大学工作,任果树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授、中国园艺学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保定市主任委员等。
1987年4月20日 病逝于北京。
1 杨文衡.中国的核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4(2):1~4
2 杨文衡.核桃硬枝扦插生根试验.第六届河北省果树学会论文集.1979:58~62
3 杨文衡.核桃的种质资源及其研究利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7 (3):91~97
4 杨文衡.核桃授粉结实特性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63(2):117~123
5 杨文衡.核桃生长结果习性的初步观察.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65 (2):13~25
6 杨文衡.核桃根系的分布及其与地上部的相关.园艺学报.1980(1):1~5
7 杨文衡.二十年来核桃科研的进展.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7(1):1~13;(2):7~17;(3):33~44;(4):91~103
8 杨文衡.果树生长与结实.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 杨文衡.核桃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10 杨文衡.太行山开发实用技术.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