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凡

于一凡

中文名 于一凡
职业 教师
主要成就 现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导航

照片

于一凡 教授

研究方向

城市住房,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文化与生态

个人经历

1989/9-1993/7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士

1993/9-1996/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硕士

1998/10—2003/12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France)建筑学与景观专业 博士

1996/04—今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师

现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

1)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会长

2)上海市人居科学研究会 副秘书长

3)上海市欧美同学会(SORSA)留法分会 副会长

4)法国翌德(ÉTÉ)设计机构 董事

5)法国巴黎索邦大学(LA SORBONNE)远东研究中心 研究员

6)法国巴黎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IPRAUS)研究员

科研成果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产业遗存的再利用及其生态效应”(51178317),负责人, 2012.01-2015.12
  2.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型城市住区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HEQ)研究”(50608055),负责人,2007.01-2009.12(已结题)
  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黄浦江上海区段两岸城市更新与建设的生态效应研究”(NCET-07-0625),负责人,2008-2010 (已结题)
  4.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004)课题4城市河湖水系水质保障与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滨河景观子课题负责人,2008-2011(已结题)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课题,中国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研究(0100219090),负责人,2011.07-2013.07
  6.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黄浦江“世博水门”地区更新整治的生态效应研究,负责人,2010.01-2011.06(已结题)

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的项目奖励

  1. Class: 建于果岭的上层建筑,北京,2003  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   2004年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居住区优秀规划设计方案
  2. 西安市浐河“第一国际城”居住区,西安,2002  2003年度上海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3.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商务别墅,上海,2004  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鼓励奖
  4. 上海市奉城镇老城区保护性更新改造规划,上海,2005  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5. 上海世博会动迁安置区——懿德居住区启动区,上海,2005  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6. 长春市国际花园,长春,2005  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7. 威海市安馨园居住小区,威海,2004  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8. 上海市南外滩地区城市设计,上海,2007  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9. 上海市张家浜楔形绿地景观规划,上海,2007  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10. 北京市The House住宅区,北京,2007  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11. 上海世博水门秦皇岛站规划及建筑设计,上海,2009  2009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12. 上海市青浦区七百亩村新农村,上海,2008  2009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2010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13. 成都市华新·锦绣尚郡居住区,成都,2009  2009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出版著作

近三年出版著作:

  1. 于一凡,周俭.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25810-0),2010-2
  2. 于一凡著,城市居住形态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41-2084-9),“十一五”国家图书重大工程出版规划项目,2010-5
  3. 于一凡,周俭.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31803-3),2009-4

近三年发表文章:

  1. 于一凡,城市文化与空间形态[J],城市空间设计, 2011(12)
  2. 于一凡、周俭,多元合作,持续发展[J].2011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论文集,2011
  3. 宫明军、于一凡,合肥市南淝河城郊示范段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11(8)
  4. 贾淑颖,于一凡,建构农村社区规划标准,推进新世纪中国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11(9),ISSN1002-8439
  5. 贾淑颖、于一凡、宫明军,水清,岸绿,和谐人居——合肥市南淝河景观设计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4)
  6. 于一凡,法国绿色建筑指南(HQE)引介[J],中国建筑科学,2011(8)
  7. 于一凡,黄砂,基于水道治理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J],第一作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1年会交流论文
  8. 于一凡,城市空间的文化形态[J],城市建筑,2011(4)
  9. 于一凡、周俭,城市规划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考查[J], 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高等教育指导委员年会论文集,获2010建设部城市规划专指委优秀教学论文奖
  10. 于一凡,赵兆.从历史码头到世博水门——上海东码头地区的更新与再利用[J].城市建筑,2011(2)
  11. 于一凡,李继军,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 城市规划,2010(9)9
  12. 于一凡.百年老码头·世纪上海滩——上海市南外滩地区城市设计[J].理想空间.2010(40)
  13. 于一凡,许子羊,丁忠鑫. 太阳能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A),2009-10
  14. 于一凡、田达睿,生态住区评估体系国际经验比较研究——以BREEAM-ECOHOMESHE和LEED-ND为例[J],城市规划,2009(8)
  15. 于一凡,李继军,郭建强.新农村综合整治规划研究——上海郊区自然村落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2009(3)
  16. 于一凡,田达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上海环境科学(A),2009-1:7-10
  17. 于一凡,李继军,岳宜宝.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8-6:242-246
  18. 于一凡,王宁.上海金地格林郡特色解读[J],理想空间,2007-12(第二十四辑)
  19. 于一凡,王渝.创意与健康的家园[J].理想空间,2007-12(第二十四辑)
  20. 于一凡,生态型城市住区的构建与指标体系刍议[J],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21. 于一凡,公共绿地与一座城市的四个世纪[J],上海城市规划,2007(4)
  22. 于一凡,城市规划原理的课程特色和教学研究[J],教育论丛,2007(1)
  23. 于一凡,谈城市集合住宅建设的规模问题[J],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6年年会交流论文,广州,2006

教学奖励

1)同济大学奖教金特等奖(2011)

2) 同济大学大学奖教金二等奖(2005年)

3) 主讲《城市规划原理》(A)2008年获评国家精品课程(教高函[2008]22号)

4) 2010年指导2007级本科生(白雪莹、陈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 一等奖

5) 2006年 指导2002级本科生(陈浩、田达睿)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 二等奖

6) 2006年指导2005级硕士研究生城市设计于威尼斯双年展获得“金狮奖”(指导教师:潘海啸,刘冰,于一凡)

7) 2005-2010年历届同济大学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