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08月—1978年02月,四川宜宾县双龙公社插队知青。
1978年02月—1982年0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学生。
1982年02月—1983年09月,重庆市429厂助理工程师。
1983年09月—1989年04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1989年04月—1997年08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副系主任;1994年08月—1995年08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08月—2002年01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2002年01月—2004年08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08月—200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2004年12月—2010年01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0年01月—2017年02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2017年02月—2023年02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1]
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2017年5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选举林忠钦为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林忠钦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
2023年2月,中央批准,林忠钦不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1]
林忠钦
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
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组长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造业质量品牌组”组长
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大型民机创新能力建设专家顾问组组长等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担任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上海交大-宝钢汽车板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大-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先进制造技术合作实验室主任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大型民机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心主任
上海市决咨委委员
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4]
主要从事薄板产品制造与质量控制研究,在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薄板产品数字化封样技术、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为我国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在钢铁、汽车、机车、飞机和重大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创新奖、蒋氏科技成就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组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造业质量品牌组”组长等。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林忠钦教授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等40多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本。
林忠钦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专家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先进工作者";
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获蒋氏科技成就奖
2003年获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2003年获通用汽车科技成就一等奖
200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
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林忠钦教授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等40多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本。
林忠钦院士长期从事薄板产品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质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车身制造质量的评价,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提升中国汽车车身制造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了数字化封样技术,有效的缩短了车身的开发周期,提升了开发质量,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
建立了中国的汽车板使用技术,解决了成形窗口的精确预测的难题,提出的稳健设计技术促进了大型复杂覆盖件的设计制造技术进步,为国产汽车板替代进口板和高强度钢板批量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 航天等行业,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