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以一大因缘事示现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于娑罗双树林下将入涅槃时,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由于伤心难过而泣不成声,这时天眼第一的长老阿那律尊者对他说:“阿难!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诸佛的涅槃是必然的道理,哭有什么用呢!佛一向都很看重你,常常叮嘱你流通他的教法。现在他老人家要离开我们了,你应当去请问他老人家以后的事怎么办。”
阿难这才如梦初醒,揩揩眼泪,向阿那律尊者说:“师兄!我现在心乱如麻,不知从什么地方问起,请你教我罢!”阿那律尊者就说:“第一、佛住世时,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后,我等依谁而住?第二、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以谁为师?第三、佛住世时,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入涅槃,恶性比丘,如何处理?第四、佛住世时,说法甚多,佛入涅槃,结集经藏,以何为首?这四种问题,你应该向佛请示!”
阿难尊者,接受了阿那律尊者的指教,走到佛前,行过了礼,合起掌来,把上面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请问。
对于阿难提出的第二个“佛入涅槃,以谁为师”的问题,《遗教经》记载世尊教导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波罗提木叉”是梵语,汉语翻译为“戒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我离开以后,你们应该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贫穷的人得到宝藏。应该知道戒律是你们伟大的老师,就如同我住世教导一样”。后世,我们就把这句话概括为“以戒为师”。
《四十二章经》:“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提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就是佛教导弟子们说:“弟子们!你们离我几千里,只要遵守我所制的戒律,必定能证果。反过来说,在我身边,虽然时常见我,但不遵守我制的戒律,永远不可能证果。”
《涅槃经》:“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意思就是说:要想明心见性,证入涅槃境界,必须至诚受持清净戒律。如果不守戒律,是魔的眷属,不是我的弟子。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浓缩成精华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持”——停止和前进。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误地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罪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这样就会失之偏颇,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佛教经典对于戒律有不同的分类,比较广泛的有五戒、八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以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包含了良好行为的基本纲领。五戒是诸佛的根本、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础,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