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毛叶树萝卜

纤毛叶树萝卜

中文名 纤毛叶树萝卜
品种 萝卜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杜鹃花科(ERICAEAE)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附生灌木,高0.5—1.5米;茎粗壮,圆柱形,直径0.9—1厘米,密被黑褐色腺头刚毛,幼枝微具棱,密被黄褐色腺头刚毛。叶近对生或互生,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长15—22厦米,宽5.5—7.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楔形,幼时微耳形,边缘近全缘,密生腺头刚毛,表面绿色,无毛,叶脉下陷,背面黄绿色,叶脉明显突起,被短硬毛或沿脉被腺头刚毛;叶柄极短,长约3毫米,被腺头刚毛,或近于无柄。

花序近簇生或伞房状,常生于老枝上,总花梗极缩短,花序轴长0.5厘米,有花6—9朵;花梗长1.7—2.5厘米,直径1—1.5毫米,先端扩大成棒状,直径约3毫米,密生腺毛,基部有2小苞片,钻形,长2—3毫米,宽约1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花萼筒长3.5毫米,直径3毫米,密生红棕色扁平腺毛,花萼檐部长7毫米,深裂至2/3,裂片披针形,红色,长4毫米,基部宽2毫米,先端锐尖,外面被红棕色腺毛;花冠圆筒状,微具5棱,长2.5厘米,直径约1厘米,中部以上稍膨大,红色,有深紫色V形条纹,外面被腺毛,裂片三角形,长2毫米,基部宽2毫米,浅绿色;

雄蕊10枚,花丝扁平,长2.5毫米,上部边缘有白色疏柔毛,药室长5毫米,密生细乳突,基部有小尖头,喙长16毫米,背面无距;花盘环状,高约0.5毫米;花柱圆柱形,长2.5厘米,无毛,先端稍膨大,柱头平截。果椭圆形,长6.5毫米,直径5毫米,红褐色,密被褐色腺头刚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600––2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上或次生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我国西藏东南部(墨脱)。模式标木采自墨脱县背崩区稀让至德阳间桑兴后山。

参考文献

AgapetesciliataS.H.HuanginAct.Phytotax.Sin.25:314.Pl.1:1––61987.

本科概述

木本植物,灌木或乔木,体型小至大;地生或附生;通常常绿,少有半常绿或落叶;有具芽鳞的冬芽(主产非洲的欧石南亚科除外)。叶革质,少有纸质,互生,极少假轮生,稀交互对生,全缘或有锯齿,不分裂,被各式毛或鳞片,或无覆被物;不具托叶。花单生或组成总状、圆锥状或伞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两性,辐射对称或略两状或高脚碟状,稀离生,花冠通常5裂,稀4、6、8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顶部通常有芒状或距状附属物,或顶部具伸长的管,顶孔开裂,稀纵裂;除吊钟花属Enkianthus为单分体外,花粉粒为四分体;花盘盘状,具厚圆齿;子房上位或下位,(2––)5(––12)室,稀更多,每室有胚珠多数,稀1枚;花柱和柱头单一。蒴果或浆果,少有浆果状蒴果;种子小,粒状或锯屑状,无翅或狭翅,或两端具伸长的尾状附属物;胚圆柱形,胚乳丰富。染色体基数X=(8––)12或13(––23)。

约103属3350种(D.J.Mabberley,1996.ThePlant–Book.),全世界分布,除沙漠地区外,广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及北半球亚寒带,少数属、种环北极或北极分布,也分布于热带高山,大洋洲种类极少。我国有15属,约757种,分布全国各地,生产地在西南部山区,尤以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相邻地区为盛,这里也是杜鹃属Rhododendron、树萝卜属Agapetes的多样化中心,且极富特有类群。此前曾记载国产属还有伏地杜鹃属Chiogenes[见《中国植物志》57(3)]、云间杜娟属Therorhodion(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扁枝越桔属Hugeria(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这3个属名在本志及日后出版的《FloraofChina》中作下如下的修订:Chiogenes=Gaultheria,国产的1种恢复其本来名称:GaultheriasuborbicularisW.W.Smith; Therohoodion=Rhododendronsubgen,Therorhodion(Maxim.)Drude;Hugeria=Vaccinium。

本科的许多属、种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植物,已为世界各地广为利用,我国常见的有杜鹃属、吊钟花属、树萝卜属的种类。杜鹃属的木材是优良的工艺用材。产我国北方的一些越桔属植物的浆果,有极好的食用价值。此外从本科植物中提出过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酚类化合物及二萜毒素,研究工作表明,黄酮类、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平喘、消炎的功效,从白珠树属中提取冬绿油(地檀香油)。上述成分用于医药工业和日用品工业。但已知杜鹃属、马醉木属、金叶子属的一些种,其叶、花含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可引起人、畜中毒,毒性强的成分为四环二萜毒素、梫木毒素等,在利用上述植物时必须注意去毒问题。本科植物是环北极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在世界植被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西部、西南部高山、亚高山的湿润山坡以上的北极灌木群落、高山石南灌丛、大西洋沿岸的欧石南灌木群落、北半球北部的泥炭藓沼泽植被、冰沼植被、非洲好望角的硬叶常绿灌木群落等等,它们建群种或优势种均为本科不同属、种的植物。

杜鹃花科分类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已有漫长的历史。O.Drude(1889.inEngler'sPflanzenfamilien)建立的4个亚科:Rhododendroideae,Arbutoideae,Vaccinioideae,Ericoideae,为本科的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Benth.etHook.f.,Gen.Plant.(1876),J.Hutch.(1932)等人基于子房下位,果为浆果特征,将越桔这一类从杜鹃花科独立出了越桔科Vacciniaceae。本世纪以来也有众多学者以各个学科角度再研究O.Drude系统,并提出各自的见解,如H.F.Copeland(1944)、H.T.Cox(1948)、L.Watson(1965)、O.Hagerup等人,但Drude系统仍被传统地应用。本志亦采纳了O.Drude的概念,并认同E.Busch(1952.inFl.URSS.Vol.18)所作等级上的更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