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石地基灌浆

中文名 砂砾石地基灌浆
可灌性 主要取决于底层的颗粒级配
目录导航

可灌性

可灌性指砂砾石地基能接受灌浆材料灌入的一种特性。可灌性主要取决于地基的颗粒级配、灌浆材料的细度、浆液的稠度、灌浆压力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指标衡量。 1)可灌比值M: M= 式中D——受灌砂砾石层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15%粒径,mm; ——灌注材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85%粒径,mm。 M值愈大,可灌性就愈好。一般认为,当M≥15时,可灌水泥浆;M=10~15时,可灌水泥粘土浆;M=5~l0时,宜灌含水玻璃的高细度水泥粘土浆。

2)砂砾石层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百分数愈高,则可灌性愈差。当含量

灌浆材料

砂砾石地基灌浆,多用于修筑防渗帷幕,很少用于加固地基,一般多采用水泥粘土浆。有时为了改善浆液的性能,可掺少量的膨润土和其它外加剂。

砂砾石地基经灌浆后,一般要求帷幕幕体内的渗透系数能够降低到10~10cm/s以下;浆液结石28d的强度能够达到0.4~0.5MPa。

水泥粘土浆的稳定性和可灌性指标,均优于水泥浆。其缺点是析水能力低,排水固结时间长,浆液结石强度不高,粘结力较低,抗渗和抗冲能力较差等。

要求粘土遇水以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吸水膨胀,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粘结力。 浆液配比,视帷幕的设计要求而定,一般配比(重量比)为水泥:粘土=1:2~l:4,浆液的稠度为水:干料=6:1:~1:1。 有关灌浆材料的选用,浆液配比的确定以及浆液稠度的分级等问题,均需根据砂砾石层特性和灌浆要求,通过室内外的试验来确定。

钻灌方法

砂砾石层中的灌浆孔都是铅直向的钻孔,除打管灌浆法外,其造孔方式主要有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两大类;就使用的冲洗液来分,则有清水冲洗钻进和泥浆固壁钻进两种。 砂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方法。

打管灌浆

灌浆管由厚壁的无缝钢管、花管和锥形体管头所组成,用吊锤夯击或振动沉管的方法,打入到砂砾石受灌地层设计深度,打孔和灌浆在工序上紧密结合,如图3-15所示。每段灌浆前,用压力水通过水管进行冲洗,把土砂等杂质冲出管外或压入地层中去,使射浆孔畅通,直至回水澄清。可采用自流式或压力灌浆,自下而上,分段拔管分段灌浆,直到结束。 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一般适用于深度较浅,结构松散,空隙率大,无大孤石的砂砾石层,多用于l临时性工程或对防渗性能要求不高的帷幕。

套管灌浆

施工程序是:边钻孔、边下护壁套管(或随打入护壁套管,随冲淘管内砂砾石),直到套管下到设计深度。然后将钻孔冲洗干净,下入灌浆管,再起拔套管至第一灌浆段顶部,安好阻塞器,然后注浆。如此自下而上,逐段提升灌浆管和套管,逐段灌浆,直至结束,如图3-16所示。也可自上而下,分段钻孔灌浆,缺点是施工控制较为困难。

采用这种方法灌浆,由于有套管护壁,不会产生塌孔埋钻事故。但压力灌浆时,浆液容易沿着套管外壁向上流动,甚至产生表面冒浆,还会胶结套筒造成起拔困难,甚至拔不出。

循环灌浆

循环灌浆,实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钻一段、灌一段,无需待凝,钻孔与灌浆循环进行的一种施工方法。钻孔时用粘土浆或最稀一级水泥粘土浆固壁。钻灌段的长度,视孔壁稳定情况和砂砾石渗漏大小而定,一般为1~2m。逐段下降,直到设计深度。这种方法灌浆,没有阻塞器,而是采用孔口管顶端的 封闭器阻浆。

用这种方法灌浆,在灌浆起始段以上,应安装孔口管,其目的是防止孔口坍塌和地表冒浆,提高灌浆质量,同时也兼起钻孔导向的作用,如图3—17所示。 孔口管的安装方法有两种:

埋管法

在孔位处先挖一个深l~1.5m,半径大干0.5m的坑。由底用干钻向下钻进至砂砾石层1~1.5m,把加工好的孔口管下入孔内,孔口管下端1~1.5m加工成花管,孔口管管径要与钻孔孔径相适应,上端应高出地面20cm左右。在浅坑底部设止浆环,防止灌浆时浆液沿管壁向上窜冒,浅坑用混凝土回填(或粘、壤土分层夯实),待凝固后,通过花管灌注纯水泥浆,以便固结孔口管的下部,并形成密实的防止冒浆的盖板。

(2)打管法钻机钻孔,孔口管插入钻孔用吊锤打至预定位置,然后再向下钻深30~50cm,并清除孔内废渣,灌注水泥浆。

预埋花管灌浆

在钻孔内预先下入带有射浆孔的灌浆花管,管外与孔壁的环形空间注入填料,后在灌浆管内用双层阻塞器(阻塞器之间为灌浆管的出浆孔)进行分段灌浆。其施工程序是: (1)钻孔及护壁常使用回转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接着下套管护壁或用泥浆固壁。 (2)清孔 钻孔结束后,立即清除孔底残留的石渣,将原固壁泥浆更换为新鲜泥浆。 (3)下花管和下填料 若套管护壁时,先下花管后下填料(若泥浆固壁时,则先下填料后下花管)。花管直径为75~110mm,沿管长每隔0.3~0.5cm环向钻一排(4个)孔径为10mm的射浆孔。射浆孔外面用弹性良好的橡胶圈箍紧,橡胶圈厚度为1.5~2mm,宽度10~15cm。花管底部要封闭严密、牢固。安设花管要垂直对中,不能偏在套管(或孔壁)的一侧。

用泵灌注花管与套管(或孔壁)之间环形空间的填料,边下填料,边起拔套管,连续浇注,直到全孔填满将套管拔出为止。填料配比为水泥:粘土=1:2~1:3; 水:干料=1:1~3:l;浆体密度1.35~1.36t/m³;粘度25s;结石强度R=0.1~0.2MPa,R≤0.5~0.6MPa。

开环

孔壁填料待凝5~15d,达到一定强度后,可进行开环。在花管中下入双层阻塞器,灌浆管的出浆孔要对准花管上准备灌浆的射浆孔,如图3-18所示。然后用清水或稀浆逐渐升压至开环为止。压开花管上的橡皮圈,压裂填料,形成通路,称为开环,为浆液进入砂砾石层创造条件。

灌浆

开环以后,继续用清水或稀浆灌注5~l0min,再开始灌浆。花管的每一排射浆孔就是一个灌浆段,灌完一段,移动阻塞器使其出浆孔对准另一排射浆孔,进行另一灌浆段的开环和灌浆。 由于双层阻塞器的构造特点,可以在任一灌浆段进行开环灌浆,必要时还可重复灌浆,比较机动灵活。灌浆段长度一般为0.3~0.5m,不易发生串浆、冒浆现象,灌浆质量比较均匀,质量较有保证。国内外比较重要的砂砾石层灌浆多采用此法。其缺点是有时有不开环的现象,且花管被填料胶结后,不能起拔回收,耗用钢材较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前三种灌浆方法的灌浆结束后,应立即封孔,以防坍孔冒浆;预埋花管法则可在帷幕检查后集中进行封孔,但要孔口加盖进行保护。砂砾石地基灌浆,应根据各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灌浆应达到的要求,通过灌浆试验,提出需要掌握的控制标准,用以指导灌浆施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