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月,温寒江出任北京四中校长,时年30岁,风华正茂。那时,政治运动一个又一个: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人们全身心地投身于其中,尽情享受着当家做主的权利。但年轻的温寒江却很清醒: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是必要的;但要建设一个新世界,还是需要人们各司其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对学校而言,最根本的任务还是教育教学。当校长时,他在运动热潮面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1987年退休后,他2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
在四中担任校长的四年半时间里,温寒江紧紧抓住”以教学为中心”不放,狠抓教师的备课、培训、奖励等。当年,四中的教学计划曾被当做样板印发全市,教育部召集全国名校开会也专门请四中介绍经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教学、德育、体育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学校每年要作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注意减轻学生负担。
温寒江还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那时,他住在学校,每天早上要在操场上跑四圈(1600米)。一些学生看到后,早上上学就常常跑步到学校,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上来了。现在,只要天气允许,他还坚持每天早上去公园里走上40分钟。
1987年,温寒江从北京教育学院院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开始了对“形象思维”的研究,他要着力解决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将这些问题概括为20个字——“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死记硬背、高分低能、有的掉队”。
他认为,这些问题长期、反复地出现,根子在理论方面,反映了现有教育理论存在不足和缺陷。比如,有的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很生动,却找不到理论依据,不知道课为何要这么上。
而在那时,语言一直被看做是思维唯一的外壳,是载体。根据这种理论,语文教学采取的是抽象思维训练,这必然会使学生在接受某些知识时产生困难。如上语文课,要理解一首古诗的意境,只讲诗意,不用联想、想象和感悟,学生无法真正读懂诗。
上世纪80年代,语文界出现了“分析派”和“情感派”,前者重文章大意的分析,学生能考高分;后者上课有感情,学生爱听。温寒江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先有领悟,再分析归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应该结合起来。
不单单是语文教学理论有此问题,重视抽象思维、忽视形象思维的现象在教学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温寒江决定以发展形象思维为突破口,探索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1991年,他提出“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的申请,先后被批准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由于在国内外并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这个课题是‘零点工程’,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他说。课题组一边搞理论研究,一边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和实验相互促进,以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灵活、有机结合,消除“题海战术”、“高分低能”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