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

绩溪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夏、商朝,县境属扬州。周朝春秋前期属吴;后期(公元前473年以后)属越。

战国间(前306年~前223年)属楚。秦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会稽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属鄣郡(一说秦末置鄣郡)县境为歙县地,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治在宛陵(今宣城)。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属新都郡,治在始新(今淳安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新安郡,治仍旧。

梁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良安,民间有人写作“梁安”),属新安郡。县治在扬之河东岸大屏山麓后岸村(今后外村)。承圣二年(553年),分新安郡黟、歙、海宁、黎阳4县置新宁郡,良安县的归属未见记载。一说,良安置县不久即废。清乾隆《绩溪县志》载,唐武德七年(624年)废良安县,仍归歙县。

绩溪县绩溪县(10)唐永泰二年(766年),平息旌德县王万敌农民起义。刺史长孙全绪奏置绩溪县。《寰宇记》:绩溪“永泰二年(766年)置”。《旧唐书》:“永泰二年十一月甲子日改为大历元年,故《元和志》云,大历二年置。疆里至大历二年乃定”。)析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属江南西道歙州。景福元年(892年)隶歙州,五代十国时,先属吴国(杨行密),后为南唐地。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县境属江南西路歙州,至道三年(997年),属江南路歙州。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歙州。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徽岭、徽溪而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县境属江淮行省徽州路。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即宋(韩林儿)龙凤三年,县境属朱元璋江南行省徽州路,旋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吴(朱元璋)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绩溪县均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绩溪县属中书省徽州府。十三年正月,属六部直隶徽州府。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徽州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绩溪县属江南省徽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徽州府。咸丰四年(1854年),随徽州府由浙江巡抚兼管。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年(1913年)设道,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六年(19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九年(1920年)初,设首席县长制,绩溪县归宣城县长节制。同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所休宁)。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直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成立徽州专区,属皖南区。

1952年4月13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古城绩溪古城绩溪(7)1956年1月12日撤徽州专区,隶属芜湖专区。

1961年4月13日,复设徽州专区,绩溪县属之。

1971年3月,徽州专区改称徽州地区,仍属之。

1987年11月27日,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

2000年6月25日,宣城地区改为地级宣城市,绩溪县属之至今。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绩溪县下辖8个镇、3个乡、1个工业园区。[4]

区划详情

8个镇:华阳镇、临溪镇、长安镇、上庄镇、扬溪镇、伏岭镇、金沙镇、瀛洲镇。

3个乡:板桥头乡、家朋乡、荆州乡。

1个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4]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东与临安市交界,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连,西与旌德县、黄山区及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邻;介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之间;[5]县境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绩溪县位于黄山与天目山接合部,县界及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0余座,重峦叠嶂,溪流纵横,地势高于邻县,史称“宣歙之脊”。山脉、盆谷相间,呈“多”字形延伸。中部是贯通南北的断裂带,县城位于断裂带中南段的华阳断陷盆地。清凉峰踞县境东端,界皖、浙两省三县,顶峰及其北坡坐落境内。中部东西向凸起,溪水南北分流,分别入钱塘江和长江。

气候环境

绩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风力较弱,且表现出垂直分异。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气温下降快,雨日少。春、秋两季短,实为冬、夏之过渡性季节。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绩溪县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2.3万千瓦。地表径流总量10.3亿m,人均年占有量6042m,地表径流96.6%流出境外。

矿产资源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绩溪县境内矿藏有39种,主要有金、银、铜、钨、钼、铅、锌、砩石、石煤等。其中钨矿储量达40780吨;石煤储量13.96亿吨。

植物资源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绩溪县野生植物资源,已查明共有150多科,132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7种,省、地方保护的20余种,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黄山松、青岗栎;还有桑、茶、油桐、油茶、山核桃等经济林;竹类分布较广,主要有毛竹、元竹等。药用植物,有贝母、黄莲、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七叶一枝花等600多种。[6]

动物资源

截至2010年,绩溪县野生动物中兽类有50余种、鸟类100余种、爬行类20余种、两栖类10余种、鱼类30余种。[6]

人口

人口信息

2021年全县户籍人口17.2万人,常住人口13.7万人,全县户籍人口出生率5.62‰,人口死亡率3.26‰,人口自然增长率2.36‰。[2]

民族分布

截至2017年,绩溪县有汉族、回族、哈尼族、白族、布依族、侗族、苗族、畲族等20余个民族。[7]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肖阳
县委副书记 卢东林、何峻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卢东林
副县长 邱型军、刘林发、徐长凤、陈俊义、王立、胡文华、彭瑛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凌成华
副主任 兰成华、汤郁文(女)、曹诚辉、方新民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许晓辉
副主席 柯宁宁(女)、毕永生、洪国斌、周斐、胡晓红(女)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绩溪县人民政府[8][9][3]、绩溪县人大常委会[10]、绩溪县政协网[11]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肖阳
县委副书记 卢东林、何峻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卢东林
副县长 邱型军、刘林发、徐长凤、陈俊义、王立、胡文华、彭瑛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凌成华
副主任 兰成华、汤郁文(女)、曹诚辉、方新民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许晓辉
副主席 柯宁宁(女)、毕永生、洪国斌、周斐、胡晓红(女)

第三产业

文化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3亿元,同比增长9.5%,比2020年增加13亿元,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9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5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9亿元,同比增长11.1%,三次产业比重由2020年的16.2:44.78:39.02调整为14.7:45.9:39.4。

交通

绩溪县绩溪县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1亿元,增长8.9%,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5.7亿元,增长10.1%;林业总产值1.3亿元,增长4.3%;畜牧业总产值10.4亿元,增长8.0%;渔业总产值0.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11.2%。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7.1%。

2021年,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9975公顷,产量8743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85%和7.7%;粮食生产种植面积6647公顷,同比增长0.4%,产量37900吨,同比增长2.2%。全县生猪存栏3万余头,全年生猪出栏7.1011万头,生猪存出栏比例保持平衡。其他畜牧业中绩溪特色小黄牛出栏6800头;活家禽出栏22.8万只。

社会

2021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2%。分行业看,全县21个大类行业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增长前三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和印刷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13.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8%,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

2021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7%。

教育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3%;房地产投资增长14.6%,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2.2%。

商业、外经、旅游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实现零售额增长23.8%。

2021年,全县实际利用亿元以上省外到位资金65.2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1年全县实际到位国外资金累计1868万美元,同比增长13.3%。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839万美元,同比增长20.2%。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5.8%,全县财政支出18.4亿元,下降3.3%。

2021年全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1亿元,增长15.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5亿元,增长17.5%。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0.1亿元,增长13.2%。[2]

科技事业

历史文化

绩溪名人绩溪名人(3)截至2015年,绩溪境内有文化遗存三百余处,其中祠堂一百三十余幢,有徽派古民居、古道、亭庙、古水口、古桥,共有国保、省保、县保文物53处。有“木雕艺术殿堂”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早在199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内的隔扇门裙板木雕荷花图,寓意“和谐”、“和美”、“和顺”、“和鸣”,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始建于宋代的绩溪文庙是皖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庙,占地面积1439平方米。

明伦堂考棚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156平方米,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宗祠内陈列有大量的徽派石雕、木雕、砖雕文物精品,已整修为绩溪县三雕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胡开文墨庄所制“地球墨”,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由绩溪民间乡土菜肴演变形成的徽菜,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

文化事业

绩溪县境内芜屯公路(215省道)与南雄公路(217省道)自北、自西相交县南;皖赣铁路纵贯县境南北,绩溪火车站为二级站。与徽杭高速公路所在县境只距离2公里,与黄山机场仅距56公里,与芜湖港相距186公里。

2017年5月宣绩铁路被纳入安徽省铁路“十三五”规划。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通车,在绩溪设绩溪北站1个高铁站。

2021年全年绩溪县公路运输行业完成客运量35.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48万人公里,与上年同比分别下降14%和增长14.7%。完成货运量135万吨,与上年同比增长12.5%,货运周转量16470万吨公里,与上年同比增长14.3%。[2]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0所(不含幼儿园、教学点),在校学生1536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2]

社会福利

2021年全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585人;中级职称以上1516人,事业单位高级工及以上聘用人员91人,全县除事业单位以外高级工450人。

2021年,全县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1家。5户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培育企业。修订出台《绩溪县支持科技创新奖励扶持政策》。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创新项目,立兴化工公司、徽山链传动公司2家企业获得省级科技创新资金10.36万元,徽菜宝公司和老胡家合作社获得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绩效补助资金14万元。2021年,绩溪县获得省级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补助资金12万元。绩溪县防震减灾科普馆获批“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选任11名乡镇科技指导员,选派96名县级科技特派员,率先在全市实现了行政村(社区)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初步形成科技指导员到乡、科技特派员到村(社区)的服务体系。[2]

人民生活

绩溪县博物馆绩溪县博物馆

2021年末,全县拥有文化站(馆)1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49.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8.5万,电子图书31万;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全县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其中:数字用户0.5万户,宽带互动用户0.2万户,直播电视用户0.2万户,其他模拟用户1.6万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率99.94%,电视综合覆盖人口率99.94%。[2]

邮电通信

绩溪县人民医院绩溪县人民医院202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3个(不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共有床位599张,卫生技术人员935人,其中注册执业医师、助理医师500人,注册护士494人。[2]

旅游

2021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573人(在职职工参保28135人、离退休1543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18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31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49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8801人。[2]

荣誉

2021年末,全县共有城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14个,拥有床位1778张。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060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760人;其他社会定期救济对象149人,全年对城乡困难群体实行临时救助134人次。

词条图册

2021年全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63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13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5元,增长8.9%。[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