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的教育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民国以前的教育,专制的,压迫的,不能自主自治的:因为皇帝时代的主人翁,就是皇帝,不是人民,所以那时代的教育,只是叫人服从君主,君主的一言一动,不论他对与不对,都应该服从,都应该顺受,不应该稍有反抗,所以一般读书的人,都只知道忠君爱国,只知道有皇帝,不知道有自己,也不知道有民众。民国成立了,教育还是从前的教育,大家脑筋里的观念也还是错误,所以并没有知道自己是民国的主人翁,自己应该自主自治,自己应该为民众服务。十三年来国家的情势,没有改进,社会的程度,仍旧幼稚之极,就是因为这种错误观念没有改正的缘故。要改正这种错误观念,先要改正教育的主义,叫大家明白民国时代与皇帝时代的不同,皇帝时代的主人翁,就是皇帝,所以他的教育,要养成为皇帝做事,知道忠君爱国的道理;民国时代与此大不相同,主人翁就是民众,所以要大家明白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民国时代的教育,应是“民治的教育”,分析开来,有下面两层:[1]【注】:以上为原文部分内容。

出处收录

此文出自于《恽代英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作者简介

恽代英(1895—1931),字子毅。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和杰出的领导人。1919年组织领导武汉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同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传播新文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1923年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杂志。1926年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兼军校中共党团书记。在中共五大及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1931年4月29日就义。编者简介刘辉,女,1964年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共思想文化史、海外中共党史研究等。主要研究著作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合著)、《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再研究》等,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