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太平寰宇记》,岢岚县因境东北岢岚山得名。
岢岚县(10)殷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时为冀州领域。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为蕃服燕京戎地。
春秋时属晋。晋三分后,为林胡楼烦王所据。赵武灵王元年(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起兵逾黄花岭,驱逐林胡楼烦王,复置楼烦郡,岢岚属赵。
西汉初,属太原郡,隶属朔方刺史部西河郡。
东汉隶属并州刺吏部西河郡。建安末,魏立新郡,岢岚名“广衍”,为其属地。
三国时期(220年—295年),为羌胡属地。
西晋,仍为羌胡属地,西晋末为刘元海之赵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319—337年)属永石郡。前燕(337—350年),前秦(350—384年),后燕(384—409年)皆属西河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420—534年)岢岚为秀容郡地,后因其地有岢岚山,名岚州。北齐河清二年(563年),筑苏孤戍。
隋初复置楼烦郡,岢岚为其属地。大业三年(607年)置岢岚镇。
唐朝,永淳二年(683年)改为岢岚栅。长安三年(703年)置岚谷县,属岚州。神龙二年(706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二年(724年)复置岚谷县,属岚州,隶河东道。
五代,因袭前置,仍名岚谷县。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于县置岢岚郡,属河东路。熙宁二年(1069年),废县入军。元丰六年(1083年)复置县,名岚谷。靖康二年(1127年)陷于金。
金设镇西节度使,改名房顺郡。贞佑五年(1217年)复为岚谷县,隶河东北路。
元,初名岚县,太祖十六年(1221年)省县入管州,只立巡检司。
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镇西卫,八年(1375年)设岢岚县,九年(1376年)升为岢岚州。
清,仍为岢岚州,辖岚县,兴县,直隶太原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改县,名岢岚县,属山西省冀宁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属山西省第二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晋西事变”后,岢岚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晋西北行署第二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岢岚县城沦为日战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11月,日军退离岢岚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岢岚县属晋绥边区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属五寨中心专署。
1949年10月,岢岚属兴县专员公署。
1952年,属忻县专员公署。
岢岚县宋代古城墙1958年,撤销县署,与神池、五寨并为五寨县,县政府驻五寨城内,岢岚为镇,属雁北专署。
1961年,恢复岢岚县建置,属忻县专署。
1967年2月,县政府改称革命委员会,隶属于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5月,撤销岢岚县革命委员会,选举产生岢岚县人民政府,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
2000年,地级忻州市成立,岢岚县属之。
至2013年,岢岚县辖2个镇、10个乡:岚漪镇、三井镇、神堂坪乡、高家会乡、李家沟乡、水峪贯乡、西豹峪乡、温泉乡、阳坪乡、大涧乡、宋家沟乡、王家岔乡,共有202个行政村。
岢岚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南部,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北依五寨、河曲,南靠兴县、岚县,东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国土总面积1984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3'-111°52',北纬38°29'-38°58'。
岢岚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山地以岢岚山主峰荷叶坪为最高,海拔2783米;西南部为烧炭山;西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中部沿岚漪河两岸形成带状平川区。
岢岚县的主要河流为岚漪河及其支流东川、南川、北川,均属黄河水系。
岢岚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寒冷,年均气温6度,一月均温零下14度,七月均温19度,年均降雨量456毫米,无霜期110天。
岢岚矿产资源贫乏,至2013年,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岩矿,铝土矿、铁矿、石英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等,除白云岩矿以外,其它储量都比较小,品位也低,开采价值不大。
落叶松岢岚县的植物资源以原始次森林、牧草、药材为主,至2013年,森林面积62万亩,牧草面积1238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20.9%和46.5%。辖区有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林区;党参,黄芪,蕨菜、蘑菇、黄花菜、刺玫瑰等野生植物;中药材400多种。森林树种主要有落叶松、云杉、油松、杨、桦等。
至2013年,岢岚县的动物资源有金钱豹、黑鹳,野猪、金雕,狍、狐等160余种,其中珍禽褐马鸡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岢岚县地广人稀,据201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辖区常住总人口为85784人,比2012年末增加538人。出生人口1063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524人,死亡率为6.13‰;自然增长率为6.30‰。
政府领导
职务 | 姓名 |
县长 | 张明光[3] |
职务 | 姓名 |
县长 | 张明光[3] |
2013年,岢岚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1447万元,比2012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86万元,比2012年增长10.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8%;第二产业增加值41033万元,比2012年增长10.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9%;第三产业增加值93028万元,比2012年增长13.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49元。财政总收入30562万元,比2012年下降8.4%。公共财政收入13606万元,比2012年增长15.9%。公共财政支出109772万元,比2012年增长2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2497万元,比2012年增长35.8%。
2013年,岢岚县农作物种植面积30084公顷,比2012年减少96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5110公顷,比2012年增加36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404公顷,比2012年减少513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5966公顷,比2012年增加547公顷。
岢岚红芸豆2013年,岢岚县粮油总产量52560吨,比2012年增加9370吨,增产21.7%。其中,粮食产量44365吨,比2012年增加9950吨,增产28.9%;油料产量8195吨,比2012年减少580吨,减产6.6%。
2013年,岢岚县猪牛羊肉总产量5476.2吨,比2012年增长25.0%。其中,猪肉产量1323吨,比2012年增长66.0%;牛肉产量714.1吨,比2012年增长33%;羊肉产量3336吨,比2012年下降4.0%。2013年末生猪存栏17953头,生猪出栏11180头。牛奶产量169.6吨。禽蛋产量740.2吨,比2012年下降6.0%。
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22513千瓦,比2012年增长6.2%。机械耕地面积15000公顷,比2012年增长15.4%;机械播种面积13550公顷,机械收获面积6800公顷,分别比2012年增长4.2%和4.6%。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846万元,比2012年增长6.1%。
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2年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383万元,比2012年增长23.6%。其中,煤炭、焦炭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94万元、42154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0.2%、22.9%;非金属矿物制品、床上用品制造、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72万元、9380万元、19384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49.5%、56.4%、35.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7385万元,比2012年增长28.8%;实现利润8598万元,比2012年增长29.8%。
2013年,岢岚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275万元,比2012年增长15.2%。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4.3万元,比2012年增长203.5%。
2013年,岢岚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23万元,比2012年增长16.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869万元,比2012年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654万元,比2012年增长14.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47894万元,比2012年增长16.5%;餐饮收入额10629万元,比2012年增长14.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7554万元,比年初增加39093万元,比年初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75368万元,比年初增加13993万元,比年初增长22.8%。
岢岚交通便捷,铁路客运可直达太原、大同、忻州、朔州等地;忻保高速、岢临高速、209国道贯穿辖区。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公路线路里程90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5公里。
岢岚县城中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岢岚高中,岢岚二中(初中),岢岚三中(初中),岢岚四中(初中),东街示范小学、西街示范小学等。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3%。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职工和农民共计0.65万人次。
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233个,床位386张。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1个。辖区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7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59145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2013年,岢岚县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48件和30件,分别比2012年增长33.3%和42.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1件和9件,分别比2012年增长266.0%和350.0%。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0.06亿元,比2012年增长50.0%。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4项。县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1个,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60台件。
岢岚县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0043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4596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633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410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7402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6001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71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042人,1300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3399万元。
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个,养老服务机构6个,各类福利院床位数140张,收养13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个。接收社会捐赠款21万元。
岢岚县荷叶坪是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面积约3万亩,周围原始次森林82万亩,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其间有400多种名贵药材以及各种珍禽异兽,如褐马鸡、金雕、老虎、金钱豹等。
岢岚鼓楼钟鼓楼为姊妹楼,据县志记载,钟楼原建于香宁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知州魏迈移建于衙门正街南口,楼基石砌石座,飞檐歇山顶,纯木斗拱结构,楼为3层,悬匾“响凌霄汉”。楼上悬大钟一口,系金大定十一年生铁铸,重5000公斤,撞击声闻十数里。鼓楼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石基砖拱洞口,在大洞顶端筑有2层高楼,造型雄伟壮丽,飞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悬匾“关河一览”,登楼可俯瞰县城全貌。
岢岚县境内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测试发射水平和高精度测量能力的综合型火箭、卫星发射中心。在发射中心的历史展览馆展区,可以追寻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1996年11月,烈士陵园被忻州地区定为青少年德育教育阵地。
刘仰峤,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赵岚,1936年参加牺盟会,195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崔如泉,1936年参加牺盟会,曾任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高等法院副院长等职。
白存瑞,电影家,1943年入党,曾任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主要作品《五台山》、《金水桥》等。
油达民,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欢度新春》、《江山如此多娇》、《延安》、《风儿轻轻吹》等。
杜玉曦,一级美术师。主要作品《黄河颂》《隆冬时节》等。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