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蟾

髭蟾

目录导航

外形特征

髭蟾髭蟾(4)蝌蚪大而粗壮,全长可达100毫米以上。后背与尾基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浅色的Y字形斑。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雄性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角质刺。

髭蟾体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

雄蟾上唇缘的角质刺在繁殖期后脱落,仅基部有突起的软组织,以后再角化成刺,每年周期性更替;雌蟾相应部位有橘红色或米色点。

生活习性

成蟾

成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

蝌蚪

蝌蚪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

生长繁殖

平时髭蟾不会轻易露面。 到了求偶时节,夜晚时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涧中鸣叫。

髭蟾髭蟾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数两栖动物早已进入冬眠,髭蟾此习性相当奇特)。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灰白色,卵径约3.5毫米,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在水中飘荡,最后卵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群含卵量多为200-500粒。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则销声匿迹。

髭蟾受精卵约经一个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约长31毫米。蝌蚪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

物种分化

雷山髭蟾——胡子根数没有峨眉髭蟾多雷山髭蟾——胡子根数没有峨眉髭蟾多(2)髭蟾为为中国特有属,现有5种:

①峨眉髭蟾,上唇缘每侧有角质刺5~8枚;

②崇安髭蟾,每侧多为1枚,产于福建武夷山;

③雷山髭蟾,每侧2枚,无声囊,产于贵州雷山;

④瑶山髭蟾,每侧多为2枚,有声囊,产于广西瑶山、湖南和浙江等地,

⑤哀牢髭蟾,每侧有10~16枚;产于云南。

种群现状

髭蟾在中国广西、四川、江西、贵州、浙江等地有分布,但数量稀少。

在中国四川省的峨眉山、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均有发现,2013年6月四川泸州发现髭蟾蝌蚪。

物种的种群历史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古地质事件和气候波动对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中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物种的种群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对分布于中国南方物种的种群历史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四种髭蟾,即崇安髭蟾(Vibrissaphora liui)、峨眉髭蟾(V. boringii)、哀牢髭蟾(V. ailaonica)和雷山髭蟾(V. leisha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DNA (Cytb和ND4)和微卫星(11个位点)作为分子标记,比较研究了它们的种群历史并推断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除狭域分布的雷山髭蟾外,崇安髭蟾、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三个物种内部均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崇安髭蟾分化为两个支系,峨眉髭蟾分化为三个支系,哀牢髭蟾分化为四个支系;2)分布于西南山区的峨眉髭蟾四川种群、哀牢髭蟾和雷山髭蟾在近期发生过快速的种群扩张,而分布于东南山区的崇安髭蟾和峨眉髭蟾湖南、广西种群在近期保持稳定;3)崇安髭蟾、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三个物种内部支系间的分化时间大约在2-6 Ma,与上新世的气候波动时间相吻合;4)峨眉髭蟾四川种群、雷山髭蟾、哀牢髭蟾中部和西部种群近期发生快速扩张的时间分别在0.057-0.025 Ma、0.542-0.236Ma、0.364-0.158 Ma和0.168-0.073 Ma,该时间范围与更新世的气候波动时间点相吻合。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推测上新世和更新世的气候波动在四种髭蟾的种群历史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保护级别

髭蟾属中的峨眉髭蟾于2000年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保护名录,2005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