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

临朐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史料载,黄帝曾登封沂山,帝尧之子丹朱封于丹水。

夏、商分别为季荝氏、逄伯陵封地。

西周为骈邑。

春秋战国时属齐国,为齐相管仲封地。

秦朝分属齐郡和琅琊郡。

西汉设有临朐、朱虚、挍三县和缾、临原两个侯国。

东汉,有临朐、朱虚二县,皆属青州。

三国及魏晋,境内仍设临朐、朱虚二县,初,临朐属徐州东莞郡、朱虚属青州城阳郡,后同属东莞郡。

南北朝时期,境内设昌国、朱虚、般阳、西安、安平五县。

隋朝将各县统一为临朐县。

唐、宋属青州。

元朝属益都路。

明、清属青州府。

民国初,废府设道,临朐县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临朐县为省直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所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共产党领导临朐县政府建立,隶属鲁中行政区第四(沂山)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原第三专区撤销,第四专区改为第三专区,临朐亦随之改属第三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 属鲁中南行政公署第三(沂山)专区。1949年7月,改属昌潍专区。

1967年3月,改属昌潍地区。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为潍坊地区,临朐县亦改属潍坊地区。

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称潍坊市,临朐县改属潍坊市辖。[6]

区划沿革

临朐县内自1984年政社分开建立28处乡镇至1990年,行政区划相对稳定,1991年至1998年区划变更调整较多。

县际之间调整

为解决高崖水库库区问题,经山东省政府批准,1995年7月,将白塔乡库区村东窝铺、东白塔、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共7个自然村划归昌乐县管辖。1996年7月,将白塔乡的北段、克家洼、西寺后、东寺后、刘家沟、南高家庄、魏家沟、窝铺、西窝铺、北白塔、史家沟、白塔、南白塔、卧牛石官庄、赵庄、董家庄、西后韩、山坡西沟、栗行、西前韩、山坡、后河野、前河野、洛村、建新、大沟、南洋河、阎家河、北洋河、孙家沟、柳山镇的黄冢坡、大关镇的池子共32个自然村及白塔乡机关、乡直单位,划归昌乐县管辖。

乡镇之间调整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10月,九山镇九子峪村划归沂山乡管辖。1992年1月,白塔乡夏家山村划归辛寨镇管辖;石家河乡中山、南辛庄、曾家沟、耿家沟、二泉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划归沂山乡管辖。1993年6月,撤米山乡,全部辖区并入冶源镇;撤蒲沟乡、大关乡,全部辖区并入新设大关镇;撤辛山乡,全部辖区并入柳山镇;撤桲林乡,全部辖区并入上林镇;撤石佛乡,全部辖区并入寺头镇;撤箕子山乡,新建吕匣镇,镇址设在吕匣村,并将寺头镇的孙家庄子、吕匣店子、丁家北坡、青崖、西吕匣、东吕匣、双龙、河东、东峪、凤凰坪、赵家北坡、东福泉、中福泉、西福泉、上洋河、下洋河、东蓼子、西蓼子、南峪共19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划归吕匣镇管辖;撤盘阳乡,新设卧龙镇,镇址设在大山路口,并将七贤乡的东双沟、张家大山、梨花埠、曹官庄、瞿家圈、猫林沟、卧龙官庄、北南流共8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辛寨镇的河北、朱家路口、谢家营、吉寺埠、熊家庄、房家庄子、孔家庄、蒲家庄、王梨花庄子、段家庄、新张庄、西半中、红庙子、东半中、小山共15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划归卧龙镇管辖;撤杨善乡、七贤乡、营子乡与龙岗乡,分别设杨善镇、七贤镇、营子镇与龙岗镇。全县由28处乡镇改为23处,其中镇16处,乡7处。1995年8月,将杨善镇傅家峪、寨子崮2个行政村划归纸坊乡管辖。1996年7月,白塔西部大高家庄、李家沟、东双山河、西双山河、庞家河、王家沟6个行政村划归辛寨镇,邬家官庄行政村划归柳山镇。1998年10月,纸坊撤乡设镇。到2000年底,全县有22处乡镇,其中镇有临朐、纸坊、五井、杨善、冶源、寺头、吕匣、九山、七贤、辛寨、卧龙、蒋峪、大关、营子、龙岗、柳山、上林17处,乡有嵩山、石家河、白沙、沂山、杨家河5处。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临朐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7]

区划详情

4个街道:城关街道、东城街道、冶源街道、辛寨街道。

6个镇:五井镇、寺头镇、九山镇、山旺镇、柳山镇、蒋峪镇。[7]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临朐县地处北纬36°04′—36°37′,东经118°14′—118°49′之间,位于山东省中部,沂山北麓,弥河上游,潍坊市西南隅。东与昌乐县、安丘市毗连,西界临淄区,南与沂水、沂源县接壤,北邻青州市。极点直线距离东西52千米,南北59千米,总面积1833平方千米。县城位于县境北部的城关街道,距潍坊市政府所在地70千米,省城济南150千米,首都北京520千米。

地形地貌

临朐县境内南高北低,南、西、东为低山、丘陵,中、北为平原,恰似一个硕大的簸箕。境内共有大小山头2000余座,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84座。由于境内低山、丘陵、平原交错,故形成三大地貌。南部大关、九山、蒋峪、石家河、箕子山、嵩山、五井及中南部冶源、米山部分地带,由连绵山峰组成低山中等侵蚀区和剥蚀堆积区,面积占全县的47%左右。东部的桲林、龙岗、七贤、柳山及东南部大关、蒲沟、蒋峪、杨家河的部分地区,由玄武岩、片麻岩、片岩、砂砾岩、粘土岩等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北部临朐、纸坊、杨善、七贤、龙岗、营子、冶源及东南部白塔、蒋峪的部分地区,为山前和山中平原,地势低平,接受东、南、西部水流携带的剥蚀、侵蚀物, 形成厚度3~50米的平原堆积,面积占全县13%左右。

气候环境

临朐县境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20世纪80年代后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2.8℃,年平均日照2514.1小时、无霜期203天。

水文特征

临朐县主要河流分弥河、汶河两大水系。弥河发源于沂山西麓,纵贯全县南北,出境流经青州、寿光、滨海三市(区)入海。县内全长82千米,流域面积1438平方千米,大小支流36条,计长360千米。雨季最大流量4950立方米/秒,枯季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汶河发源于沂山东麓,向东流经沂山、蒋峪两镇(区),县境内全长约28.6千米,流域面积375平方千米,大小支流共21条,全长41.5千米,雨季最大流量505立方米/秒,枯季最小流量0.24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临朐县水资源总量为55665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72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276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000万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42.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典型的贫水区。县境内山川相间,河谷深切,水能蕴藏量较丰富。特别是南部山区,山高河床陡,比降均大于1/40,且又多属暴雨中心,多数河流具有水利发电的有利条件。据1977年水能资源大普查资料显示,全县可建100—500千瓦的电站31处,500千瓦以上的8处,100千瓦以下的97处,总装机1.4万千瓦,年发电量3600多万度。

植物资源

临朐县植物资源丰富。 木本植物有51科、230余种,主要有杨、松、柳、榆、楸、刺槐、桐、黄栌、银杏、国槐、棉槐及苹果、山楂、桃、杏、梨、李、板栗、核桃、柿子、软枣、大枣、花椒、樱桃、香椿、桑树、荆、棘等。藤本植物主要有紫藤、葛藤、刺叶南蛇藤、葡萄、山葡萄、爬山虎等。草本植物约有800余种, 除具有植被价值外,从资源角度分,大致可分为柴薪类、牧草类、食用类、药材类。柴薪类草本植物以山草、茅草、蒿类为多。牧草类以骨节草、莠草、羊胡子草、翻白草、苍耳、蒺藜等为广。食用类草本植物,如灰菜、荠菜、苦菜、马齿苋、龙须菜、拳头菜、苜蓿、黄花菜、蓬子菜、蒲公英、车前等,多达数十种。药材类有柴胡、丹参、黄芪、黄芩、远志、半夏、地锦草、透骨草、徐长卿、刘寄奴、防风、益母草等五百余种。水生植物主要是芦苇、蒲、藕、莲、浮萍等。

动物资源

临朐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常见的兽类有狼、狐狸、獾、黄鼠狼、刺猬、野兔、蝙蝠、家鼠、田鼠等。爬行类主要有蛇、蜥蜴、壁虎、鳖等。两栖类有蛙、蟾蜍等。鸟类有153种,其中留鸟31种,候鸟、旅鸟122种。常见的有鹰、猫头鹰、麻雀、喜鹊、燕子、灰喜鹊、啄木鸟、斑鸠、山鸡、黄鹂、布谷鸟、杜鹃、水鸭、乌鸦、鹁鸽、鹌鹑等。鱼类水生动物有鲤鱼、鲫鱼、鲢鱼、草鱼、黑鱼、鲇鱼、麦穗鱼、浮稍鱼、青鱼、鳝鱼、泥鳅及人工放养的虹鳟鱼、银鱼等。非鱼类水生动物主要有虾、河蚌、螃蟹、蚂蟥等。县内常见昆虫计有8目400余种。其中昆虫类害虫及寄生性天敌赤眼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螳螂、草蛉、蜻蜓、七星瓢虫等均有分布。另多见的主要有蝎子、蟋蟀、土元、蝉、蝴蝶、蜜蜂等。鹿、貂、鸵鸟等珍稀动物县内亦有喂养。

矿产资源

金、银、铜、铁在临朐县吕匣、寺头两镇的铁寨和银葫芦山一带及杨家河、龙岗、蒋峪等乡镇均有分布,已探明矿石储量为150万吨。煤有烟煤、褐煤两种。烟煤主要分布在五井,地质储量为1433.6万吨,保有储量300多万吨, 开采的主要是边角煤,矿区已进入资源枯竭阶段。褐煤主要分布在大关、上林、柳山、七贤等乡镇,储量达500万吨以上。石灰岩分布在冶源、寺头、纸坊、五井、嵩山等乡镇,可分为优质石灰石、制碱石灰石、水泥石灰石、建筑石材灰岩等四类,总储量达40亿吨。临朐县已开发利用的优势矿产资源有四种:石灰岩、花岗岩板材、观赏石、黄金。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305034户,户籍总人口927739人,其中:男性478266人,女性449473人。[2]

经济

综述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9.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58.55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85.85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2.1:39.4:48.5调整为11.6:40.7:47.7。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1.76万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16.7万吨,增长1.0%。其中,夏粮11.76万亩,增长6.0%,单产365.0公斤,增长0.4%,总产4.3万吨,增长6.4%;秋粮30.0万亩,下降1.1%,单产414.2公斤,增长0.4%,总产12.4万吨,下降0.7%。全县果园面积19.2万亩,增长4.0%,水果产量37.2万吨,增长6.9%。

2021年,完成国土绿化1.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73152公顷,比上年增长1.3%,当年造林面积1000公顷,增长12%。加强科技培训及科研工作,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第十七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上获得3金2银的优异成绩。

2021年,年末全县奶牛存栏2.3万头,牛奶产量5.8万吨,比上年增长7.4%;禽蛋产量2.4万吨,下降21.3%;猪牛羊禽肉产量10.1万吨,下降20%。

2021年,成功入选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完成道路雨水管道11416.3米、污水管道9110米。完成了弥河朐山、榆林店拦河闸(坝)除险加固工程蓄水验收;对128座大中小型水库和413座塘坝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清理整治河道162公里、拆除违建103平方米、清理垃圾738吨。全县65条河流(段)、48座水库达到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要求,5个镇街获评市全域美丽幸福河湖示范镇。

2021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6.7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939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49台,谷物联合收获机1238台。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41.3万亩,机播面积58.8万亩,机收面积53.3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43%。

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14.5℃,总降水量795.4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282.6小时。[2]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县2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2%。产品销售率为95.47%,下降3.5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5.3亿元、利润32亿元,分别增长24.8%和1.3%。20家骨干财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长17%;实现营业收入233.6亿元,增长12.7%;利润25.6亿元,下降3.8%。3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利润1.1亿元,分别增长60.2%、42.4%和1.6%。44家规上铝型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利润7.5亿元,分别增长34%、25.1%、23.2%。华建铝业、蓝帆新材料、山水水泥、雷奥新能源、伊利乳业等5家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过亿元,上缴税金过千万元企业26家,比上年增加5家。

2021年,全县工业用电量2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9%。[2]

第三产业

投资、建筑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县在建投资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14%、48.3%,完成投资增长1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77.6%,第二产业增长57.8%,第三产业下降0.7%,结构为0.6:47.2:52.2。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73.2%,高于全部投资55.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投资15.4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2.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4%,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59.2%,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4.7%。

2021年,全县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发展到5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2021年,全县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房地产企业35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6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住宅投资24.5亿元,下降8.9%。商品房销售面积94.3万平方米,增长32.5%。商品房销售额54.8亿元,增长32.4%。

国内外贸易

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0.9亿元,增长33.9%,按消费形态来看,商品零售20.1亿元,增长33.8%,餐饮收入7409万元,增长35.1%。限额以上贸易业销售额49.3亿元,增长44.6%。按行业看,批发业29.2亿元,增长48.4%;零售业18.8亿元,增长39.9%;住宿业7404.8万元,增长31.6%;餐饮业4970.8万元,增长33.7%。从限上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粮油食品类、烟酒类等吃类商品分别增长37%、6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穿类商品增长30.7%;日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住类商品分别增长27%、19.8%、22.2%;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行类商品分别增长48.3%、17.9%;煤炭价格持续快速增长连创历史新高,煤炭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63.5%;金属材料类、五金电料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大宗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01.9%、95.7%、13.8%、7.3%。

2021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67.4亿元,同比增长49.6%,其中出口总额61.7亿元,增长51%,进口总额5.7亿元,增长35.7%,实际使用外资20193万美元,增长231.4%。“山东省临朐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复合材料)”顺利通过商务部考核,被认定为全国5家、山东省唯一一家复合材料出口基地。

2021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搭建县、镇、村三级立体化、全方位“网红直播带货”体系,创新实施网红直播带货“个十百千”工程。县级网红带货直播中心、14个镇级网红带货直播基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新增网红品牌112个,培训直播带货达人1026人次。临朐网红直播带货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商务部2021年全国首批“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奇石电商直播基地入围“首届全国优秀直播基地”,电商众创家园直播电商基地荣获 “2020年度山东省十大直播电商基地”称号。全年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2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亿元,分别增长11%、25%。在“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中,位居全国第22位、山东省第2位,是潍坊市唯一上榜的县市。

邮政和电信

2021年,全县邮政电信业务收入5.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824万元,增长12.7%,电信企业业务收入4.4亿元,增长7.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2万户,宽带上网用户24.3万户。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税收收入23.5亿元,增长26.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92.6%,提高4个百分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13.6亿元,增长18.6%,占税收收入比重为57.9%,下降3.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1.9亿元,下降21.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亿元,增长8.5%。其中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城乡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38.6亿元,增长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6%。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比年初增加77.2亿元,同比多增20亿元。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41.1亿元,增长11%,比年初增加63.7亿元,同比少增5.9亿元。全县境内住户存款余额479.9亿元,比年初增加52.4亿元,同比少增6.9亿元。[2]

交通

长深高速公路贯穿临朐县全境,青临铁路与胶济铁路、胶新铁路相连接,羊临、泰薛、潍九、仲临等6条省级干线公路穿行境内。国际机场和海港码头均可在2小时内通达,40分钟内可到达潍坊机场。

2021年,开工建设大南环、南二环西延工程,城冶路、九桐路等道路建成通车。规划了潍坊经临朐至沂源城际高铁、临朐至沂水铁路项目,分别列入省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和省市“十四五”规划。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完成58条、13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境内公路里程2869.8公里。年末民用运输车辆拥有量6091辆,城区公交运营车辆218辆,客运总量184万人次,城区出租汽车249辆,客运总量153万人次。[2]

社会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95个,企业自建研发机构90个。恒彩数码公司获批山东省首批13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新备案院士工作站3家,全县总量达到7家,7家企业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成功备案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与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建立了政产学研全面战略合作关系,110家企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全国5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成功申报省“一事一议”1项,高端技术人才(团队)认定9人。与北京、济南、俄罗斯等国际交流公司合作,引进7名外国专家。完成24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申报,立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4项,恒远利废获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完成15项科技成果登记,获批潍坊市科学技术奖5项。全年专利授权数1567件,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6件,增长58.3%。[2]

教育事业

2021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2所,提升5所普通高中办学条件;82处中小学完成千兆独享线路改造,在25处镇街学校建成同步互动网络课堂,30处学校参与国家级信息化实验区建设;创新实施教师跨县域流动办法,多渠道引进教师231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2所、市级文明校园3所。成立潍坊市首家博士服务站,助力全县回引博士人才99名。年末,全县在校学生106264人,其中普通中学4174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108人,小学59313人,特殊教育95人。[2]

文化事业

2021年,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综合性文化阵地服务效能逐步显现。推动城关街道、五井镇2处综合文化站完善提升,建设衡里炉、泉头等6处村史馆;举办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管理、文化活动组织等主题的培训班15班次,培训人员400余人次;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成功举办“幸福临朐 时代颂歌”临朐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暨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和临朐县第二届传统工艺暨非遗博览会等活动。“秀美临朐•浓情四季”2021年临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村一年一场戏”暨戏曲进乡村(社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392场次。周姑戏《特别约会》荣获山东省第四届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戏剧类第一名。[2]

旅游事业

2021年,建成6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一村一个打卡地建设。淹子岭村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县13个村被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28个村创建为潍坊市A级景区村庄。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年末全县共有A级旅游景区14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1处、3A级8处、2A级4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旅游强镇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6个,省景区化村庄13个,不可移动文化遗址 670处。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高标准打造3条红色旅游线路。全年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59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9%,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增长41.8%。[2]

医疗卫生

2021年,引进“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张晓春教授肿瘤名医工作室”等6个名医工作室(站),县中医院康复科等3个专科纳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市级重症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两个医共体,持续完善“六大中心”功能,推进吕庙医院纳入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管理,县人民医院建成135处村卫生室远程心电项目。打造“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机构9处,设置医养结合床位1500张。辛寨中心卫生院卧龙分院医养楼建成投用。对全县717处村卫生室、90处诊所逐一达标提升,目前已完成532处,其中建成县级及以上示范标准卫生室112处。获评“省级健康促进县”。[2]

体育事业

2021年,临朐籍运动员张冬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单人1000米皮艇第六名,创造临朐县竞技体育领域最好成绩;5名运动员在十四运会上为山东代表团斩获2金2铜。在省级体育联赛中获得2金1银3铜,市锦标赛、市中小学生联赛中获得6金8银6铜。完成县全民健身中心一层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功能用房的配套;县体育场建成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足球场,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城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2]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99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9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51元,增长1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05元,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85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21元,增长13.6%。

2021年,全县新增企业参保职工9533人,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3290人、17238人、495298人和83287人。调整发放城镇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2元。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5078人和673193人。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城乡低保4563户7517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4079.8万元;特困供养人员2428人,发放特困供养基本生活费、照料费3315.17万元。为555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82.99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临时性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为全县6776户城乡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散居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取暖补贴共计206.79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254.67万元。开展“为生命续航”系列医疗救助活动,救助贫困患者586人次、140.23万元。联合县扶贫部门开展“救急难”扶贫救助活动,救助贫困患者129人、34万元。联合县妇联开展“她基金”慈善救助活动,救助困难妇女76人、5万元。委托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设立了30万元的养老慈善信托,在全市开创了慈善信托先河。全年累计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35490人次、305.88万元。全年为14099名重度残疾人和4563名困难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001.8万元。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重点困境儿童保障标准提标10%,发放4类儿童基本生活费579.1万元。[2]

重点项目

2021年,启动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力抓好“1236”主体企业培育工程、“百企扩能”行动,完成工业技改及新上项目投入86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2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新增8家,达到50家,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6家。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到12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7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比达58.14%。华建铝业集团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获评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永安胶业、三义集团等6家企业获评山东知名品牌;华特磁电、万达环保等8家企业上榜山东优质品牌,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山东优质品牌25件。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引进中德栋梁智能机器人、普鲁兰多糖、高端铝制品防护生产、年产100万台智能配电箱等过亿元项目38个,22个项目入选省、市级重点项目。102亿元的50个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部委审核,到位资金17亿元。

2021年,大力推进“两村两园两主体”建设,建成2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30个农业特色产业园,新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强村100个,临朐县嵩山蜜桃现代农业产业园,临朐县九山板栗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山旺镇入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以“高产、高质、高效”和“品种、品质、品牌”为发展方向,更新改造果园5.8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7039亩。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成为潍坊市首个获得认证的果品生产基地。实施“农企百强”扶持计划,落实担保贴息、小升规、技改等措施,支撑农业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6家,年内销售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6家。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联合社+一个主导品牌+一支专家队伍”的抱团发展模式,发展行业性联合社16家。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2个。

2021年,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投资24亿元,组织实施南二环、大南环、骈邑路南延等大通道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粟山、朱封两座弥河大桥,新建、整修城区道路38条,绿化美化彩化道路70条、372.5 公里。总投资46.9亿元的济潍高速临朐段快速建设。投资20.6 亿元,建成安置楼房10226套、18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3个。海岳、龙泉等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开发房地产面积67.9 万平方米,新增供水供气管网31公里、供热面积102万平方米。大力实施“增绿提质、增花添彩”专项行动,新增绿化面积59.8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口袋公园30处,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批微型活动空间。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 37.4平方公里。

2021年,完成72家铝型材、11家玻璃钢瓦企业综合整治,11家VOC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完成50家重点企业无组织排放扬尘深度治理。扎实开展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专项行动,完成7台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县二氧化硫、二氧化物、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年均浓度分别为8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75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1.1毫克/立方米、160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改善27.3%、6.9%、11.8%、19.6%、38.9%、4.8%,空气优良率74.5%,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2021年,新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基地2家,开发公益性岗位359个,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364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2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7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6%,低于控制目标1.64个百分点。深入实施柔性引智工程,新引进海外留学人员8人,博士6人、硕士171人,吸纳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2300余人。扎实开展临朐籍在外工作机关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引进工作、潍坊市“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选调工作,共引进优秀人才39人。做好2021年“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共招募11人。

2021年,深化“一件事一次好”改革,梳理群众和企业高频办理事项,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确定两批共103项主题式服务清单。坚持项目为王,创新打造“审批服务一体化”模式,整合30多个部门单位的事项,实现为企服务“集成批、一窗办”,全流程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0天压缩到30天以内,企业跑腿次数减少70%以上,最大限度保障项目早开工、快落地。“互联网+监管”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全县35部门监管业务系统信息数据互认共享,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期末实有市场主体86179户,同比增长21.8%,其中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8587户,同比增长58.1%。[2]

旅游

旅游概况

临朐县风光临朐县风光(9)临朐县境内有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森林公园沂山、“北国江南”老龙湾、石门坊、嵩山、黑松林、神牛谷、东镇碑林、北齐崔芬壁画墓等。

主要景点

沂山风景区

沂山景区地处沂蒙山北部主脉,泰沂山脉东端,潍坊市临朐县城南45千米。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紧邻227(东红路)省道,离长深高速(G25)沂山出口6千米。沂山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沂蒙山北部主峰。

临朐县风光临朐县风光(17)石门坊风景区

石门坊风景区位于临朐县城西十千米处的纸坊镇,它因路口处双峰耸立,对峙如门而得名。

老龙湾风景区

老龙湾风景区是山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区,位于潍坊市临朐县城南10千米处的冶源镇,系由地下泉水涌汇而成。因传说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并有神龙潜居其中而得名,以泉奇、竹翠而闻名。

著名人物

冯惟敏(1511年—1580?年)山东临朐人。历任涞水知县、镇江教授、保定通判等职。现存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四卷,共收套数五十套,小令四百余首。

马愉(1395年—1447年)临朐县朱位村人,明宣德二年(1427)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8]

张平(925年—987年)临朐杨善人,世界造船界公认张平为"世界船坞之父"。

郝湘榛(1929年—2004年) 山东作协理事、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益都县郑母公社(现青州市潭坊镇)高墓村人。生前被誉为“文坛祖师爷”。

许其亮(1953年—)山东临朐人,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空军上将军衔。

荣誉

2019年12月25日,临朐县入选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地方特产

临朐煎饼

临朐煎饼临朐煎饼(3)临朐煎饼创制年代无考,明代已成家常便饭。以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粗粮为原料,经过粉碎泡糁、磨细成糊、摊于鏊子上边刮边烙,烙熟即成。质地细薄,水分少,耐久储,香酥可口。

全羊席

全羊宴为临朐名吃,已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是清代名贵大宴(宫廷宴)之一。

山楂

临朐的主要果品之一,其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山楂制品有山楂饼、山楂条、山楂糕、山楂原汁、山楂酒等,销往全国各省市及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板栗

板栗在临朐栽培历史悠久,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古人有“栗木生谷,一种千收”之说。

槐花蜜

槐花蜜是临朐名产,澄清透亮,呈琥珀色,清香纯正。

香椿香椿

香椿

临朐香椿分黑香椿、红香椿、青香椿三种,并以色香味俱佳久负盛名,是临朐的一种传统名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