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嘴龙类

喙嘴龙类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恐龙名称: 喙嘴龙类

拉丁文名: rhamphorhynchus

恐龙体长: 翼展60厘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恐龙的尸体、鱼类、昆虫

生存年代: 侏罗纪中期—晚期

生存地点: 德国

辨认要决: 头很大

恐龙种类: 喙嘴龙类

简 介:

它有许多大而尖利向前倾斜的牙齿,它的尾巴很长,末端有垂直伸长的像苍蝇拍子一样的舵状皮膜。有人用紫外线照射舵状皮膜的痕迹化石,发现喙嘴龙祖先的尾巴上有许多的小的突起,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舵状皮膜。这种长尾巴上的舵状皮膜能使翼龙在飞行时保持平衡,特别是在空中改变飞行方向时,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很像飞机上的自动稳定器。这类恐龙有很大的喙状骨,胸骨上有控制飞行的肌肉,它的特点是头大,身子小,头骨较重,并且有20厘米长,长在一个长长的脖子上。

其实喙嘴龙只是一个总称,代表种类有无尾颚翼龙,舟颚翼龙,双形齿翼龙等。

体形特征

已发现最大型的喙嘴翼龙标本(编号BMNH 37002)的身长为1.26米,翼展为1.81米。

在20世纪早期,当时古生物学界普遍认为小型翼龙类的头骨没有骨质或角质冠饰,包含喙嘴翼龙在内。F. Broili则根据破碎的化石,宣称一个喙嘴翼龙的头骨上有骨质冠饰,骨质冠饰高约2公厘。之后先后有科学家以不同方式验证F. Broili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喙嘴翼龙具有冠饰,应是人工加工的后果。

喙嘴翼龙的上颌有20颗牙齿,下颌有14颗牙齿。当喙嘴翼龙的嘴部闭合时,上下的牙齿互相交错,显示它们可能是以鱼类为食。

属名渊源

许多在19世纪中后期以前命名、建立的翼龙类,都有复杂、曲折的分类历史,喙嘴翼龙也包含在内。

喙嘴翼龙的模式标本是在1830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Georg zu Münster研究,当时是翼手龙属的一个种。在当时,翼手龙属的属名仍未统一,计有:Pterodactylus、Ornithocephalus。在1831年,喙嘴翼龙的正模标本,被德国古生物学家Georg August Goldfuss命名为Ornithocephalus müensteri。

在1839年,Georg zu Münster将一个具有长尾的标本,归类于Ornithocephalus longicaudus;种名意为“长尾”,以区别于其他的翼手龙属。

在1845年,由于翼手龙属的属名已作出决议,Pterodactylus这名称的建立早于Ornithocephalus,具有优先权;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将O. münsteri改名明氏翼手龙(P. münsteri)。隔年,汪迈尔提出这些长尾的物种,有别于其他短尾的翼手龙属,足以建立个别的亚属,于是将这个种更名为Pterodactylus (Rhamphorhynchus) gemmingi。直到隔年,汪迈尔才将喙嘴翼龙(Rhamphorhynchus)更改为独立的属,包含:长尾喙嘴翼龙(R. longicaudus)、R. gemmingi。

直到1861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才将明氏翼手龙(P. müensteri)更改为明氏喙嘴翼龙(R. münsteri)。虽然明氏喙嘴翼龙的建立可追溯至1831年的Ornithocephalus müensteri,但汪迈尔建立喙嘴翼龙时未包含这个种,因此明氏喙嘴翼龙当时不被认为是模式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