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包括全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绝大部分的铝矿和锰矿,大部分钴矿和铁矿以及一部分有色和稀有金属矿产,还有重要的农肥和化工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外生矿床的特点在于它形成在地表环境,成矿的温度和压力都较低 ,一般不超过100℃和20个大气压 。成矿物质的搬运介质主要是水 ,水溶液的酸碱度(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 ,是促使物质分异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地表条件下胶体广泛分布 ,它那很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 交换能力是使一 些元素 富集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此外,生物的生命活动可直接使某些有用物质聚集,或改变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而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
上述外生成矿作用的各种因素基本上决定于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地貌、气候及其影响下的水文、植被等,而这些因素又与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有联系。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地壳表层发生的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前者破坏了地表岩石,改变其矿物组成,基本上在原地或附近形成新的物质堆积;后者将风化产物由水、风等运移到适当地点主要是湖、河、海中而分别堆积。通过这两种地质作用而使某些物质富集成矿,因此外生矿床又进一步分为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