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心颅跳鼠

三趾心颅跳鼠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三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体形小,体长不超过60毫米。尾细长,为体长两倍左右,尾毛稀疏,尾鳞可见,尾端有稀疏束状长毛,尾末毛特长,稀散放射排列,尾基于夏秋季因皮下脂肪积累而变粗。后肢比前肢长,后肢三趾,趾下具长毛,形成刷状毛垫。上门齿前无纵沟,触须特别发达,成束斜向后侧。背毛土棕灰色或灰红棕色;头部淡沙黄色;体侧较背毛色浅;腹及前后肢毛色白;尾浅灰棕色,尾上部较尾下色深,尾末端毛灰褐色,尾端向外散射的长毛白色污黄。头骨结构特异,颧弓不向外扩张,其前部(上颌骨之颧突)特别宽,由其腹面伸出一尖长的突起,其长度显著超过颧弓后部长度之半,听泡发达,听泡及乳突部特别扁平,并强烈向后延伸,超出枕骨大孔后缘,两侧乳突部几相接触,因而在头骨后缘中央形成一窄槽;鼻骨明显超过上门齿前缘;顶间骨异常狭小,其长明显大于宽;鳞骨伸出两条细长骨支,一支沿眼眶上缘达泪骨;另一支向侧伸展在外听道上;硬腭后缘远超出上臼齿列最后端;下颌骨宽而短,后端向外沿水平方向伸出一板状突起,喙状突很小。

生活习性

三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3)三趾心颅跳鼠为亚洲中荒漠地带特有种类,分布范围较窄,栖息于覆盖度极低的红柳,盐爪爪流动与半流动沙丘及大风通道而有流沙的地方或戈壁、沙丘,数量较多。洞道短直,结构简单。四月底开始繁殖,五月发现孕鼠,每胎3-4仔。黄昏及夜间活动,冬眠。以植物茎叶及种子为食。也猎食鞘翅目昆虫。天敌为鼬类。

分布范围

三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3)中国国内分布于甘肃敦煌南湖和鸣沙山、内蒙古西部、新疆塔里木盆地;国外分布于蒙古外阿尔泰戈壁。

动物保护

三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