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镇

斗门镇

目录导航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

概况

  斗门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地处斗门区西北部,东枕雄伟的黄杨山系,南邻乾务镇,西隔虎跳门水道与新会沙堆镇相望,北与莲洲镇接壤,自南宋起称潮居里,是历朝都司巡检驻地;民国时期是区公所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县政府曾暂迁于此;建国后,中山县八区、九区人民政府,斗门人民公社社务委员会驻地;建县之始,曾是县政府暂时驻地。

  1986年1月称斗门镇,镇政府设于斗门墟。2002年被定为省级中心镇。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

  全镇面积105.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6万亩。全镇常住人口56281人,其中户籍总人口42198人,外来人口15215人。全镇辖下设有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分别为:大赤坎村、小赤坎村、上洲村、下洲村、新乡村、斗门村、南门村、八甲村、大濠冲村、小濠冲村及斗门居委会。

工业发展

  斗门镇境内现有格力电器、紫翔电子、旭日陶瓷等工业企业79家,从业人员2.1万人。2009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38.71亿元,同比增长90%;外贸出口额2994万美元,同比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2260万美元(不含紫翔电子投资额),同比增长32.2%;实际利用内资7200万元,同比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15.45亿元,同比增长64%;财政总收入达7346.83万元,同比增长3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9元,同比增长9%。

旅游发展

  斗门镇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沉积的人文景观,形成了“一山一寺一温泉,一皇一将一家族”的独特旅游资源,“斗门八景”其中六个景点在斗门镇。已开发的有:享誉海内外的泉水日流量超过2400吨、水温高达68℃—70℃的御温泉度假村;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珠海十景”之一的金台寺;颇具旅游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斗门清朝古街和南门菉猗堂;入选首批“广东省古村落”的南门接霞庄,已与珠海特区报社签订框架协议,拟对该项目进行复原修复开发,首期投资8380万。目前,由南方传媒集团领衔投资的“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已落户我镇,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将建成华南最大影视基地。

农业发展

  斗门镇农产品主要以水稻、水产、水果为主。2009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2.23万亩,总产量8467吨;水产养殖面积14522亩,水产品总产量11070吨;水果种植面积18473亩,总产量7490吨,其中荔枝面积12200亩,是颇有名气的荔枝之乡。农业总产值4.46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人均纯收入约8227元,同比增长7.12%。

社会事业发展

  有中学3所,在校中学生6129名,教师375人,具有247年历史的和风中学为省一级学校;小学8所,学生3296名,教师227人;另有1所中心幼儿园、3所托儿所。1间卫生院、1所门诊部,共有医生56名、病床80床;全镇10条行政村的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共有文化站1个、体育场馆1个、影剧院1个,镇文化广场建设积极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交通建设

  斗门镇是斗门区乃至珠海市陆路交通的西大门,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距斗门港15公里,到珠海港、珠海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是来往江门、粤西等地的必经之地。全镇以黄杨大道和斗门大道为主干公路,3.4公里的生态绿道环绕镇区串联各大景点,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设有出入口,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和广珠铁路均经过镇区,目前都在紧锣密鼓的施工,竣工后将大大改善我镇交通环境,形成区域交通枢纽。

  七、近三年所获的荣誉

  2007年:珠海市文明镇、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促进就业先进单位。

  2008年: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工会女职工工作先进单位、珠海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广东省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珠海市2008年度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先进单位。

投资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

  斗门镇物产资源主要以水稻、水果、水产为主,2007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4.22万亩,总产量1.58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1147亩,总产量7766吨;水果面积10580亩,总产量5274.43吨,其中荔枝面积7608亩,产量603.05吨,是颇有名气的荔枝之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陶瓷粘土以及温泉水和矿泉水等;斗门镇生产的黄杨山矿泉水,水质晶莹,口感清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第七届世界蹼泳锦标赛”指定专用矿泉水。

  2、完善的投资环境

  以黄杨大道和斗门大道为主干公路,配以刚通车的沿海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距斗门港15公里,到珠海港、珠海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规划建设中的广珠铁路在镇内设有客运站和货运中转站。能源、通讯实力雄厚:在供水方面,内有王保水库、金台寺水库和数十个山塘水库,总库容量达500万立方米,西有永久性供水水源虎跳门水道;在供电方面,建有两座分别为3.5万千伏安的变电站和22万千伏安变电站;在通讯方面,已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可直拔国内大中小城市以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程控电话安装容量达1.3万门,并开办了电报、传真、速递、网络服务等业务。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完善,综合市场服务等设施及功能齐全。

  3、丰富的旅游资源

  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沉积的人文景观,形成了“一山一寺一温泉,一皇一将一家族”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资源。已开发的有:享誉海内外的泉水日流量超过2400吨,水温高达68℃—70℃的御温泉渡假村;位于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南麓气势宏伟的新金台寺;颇具旅游和历史研究价值的赵氏菉猗祠;待开发的有:黄杨八景和宋末名将张世杰墓等景点和古迹,旅游业前景十分诱人。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

概况

  斗门街道位于长安区西北部,距城区20千米。辖1个居委会、28个行政村。108国道、鱼(化寨)斗、韦(曲)斗、高(桥)斗等公路和西户铁路过境。古迹有西周丰镐(镐京)遗址、西汉昆明池遗址。

沿革

  1950年分属斗门、张旺渠、东兴堡等乡,1958年合建斗门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设镇。1996年,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斗门街居委会和长安纺织厂家委会及堰下张、中丰店、齐家曹、马营寨、斗门南街、斗门北街、常白庄、新庄、花园、普渡、上泉、落水、下泉、官庄、牛角、冯三、张旺渠、沣滨18个行政村。

  镐京乡位于长安城区西24千米。1958年属纪阳公社,1961年析设镐京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八一、镐京、太平、先锋、五星、梦白店、南沣镐、北沣镐、常家庄9个行政村。

  2002年区划调整后,斗门镇代码610116109,辖斗门北街、中丰店、斗门张、齐曹、马营寨、斗门南街、常白、北常、斗门新庄、花园、普渡、上泉、下泉、落水、官庄、牛角、冯山、张旺渠、沣滨、太平、新常、五星、南丰、镐京、北沣、梦白、八一、先锋28个行政村。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

基本概况

  该镇为越城区辖镇。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10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4.6万。杭甬高速公路过境。辖百盛、璜山、荷湖、三江、后璜、前璜、西堰、东堰、斗门、凤村、盐仓溇、丁港、桑港、杨望、寺东、新马山、新合作、新皇甫、新孙端、新豆姜、新斗门、里谷社、洋江、方徐、袍渎、坝里金、坝头丁、赵墅、外谷社、石泗、王家、钟家甲、南星、菖中、菖二、上窑、富陵、褚家、朱家潭3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1949年置斗门乡,后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5年改置镇,1992年马海、袍谷2乡并入。

经济概况

  乡镇企业有纺织、建材、建筑、五金、机械、酿酒等行业。农业以水稻、麦种植为主。

旅游资源

  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江闸和古迹三江古城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