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

盐边县

目录导航

建设沿革

盐边县盐边县盐边县境内三源河及雅砻江流域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了人类的垦、捕、渔、猎等生产活动。盐边县古称“大笮”。

夏禹时,“茫茫禹贡,画为九州”。“华阳黑水惟梁州”(《左传》襄公四年)。西昌至攀枝花、云南大姚一带(含盐边),属当时九州之一的梁州边缘地区。

周成王时,“合梁于雍”(《重印李修云南通志》民国排印,明·嘉靖纂)。盐边地区亦属雍州。

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蜀二国,改置巴、蜀二郡。“而蜀国这民,因国破,子孙居姚等处”(《史记正义》唐人张守节撰)。姚西之地,正是指今西昌、攀枝花至云南永仁、大姚一带。

周郝王三十年(前285年)秦昭王派蜀太守张若“取笮及江南地焉”(《华阳国志,蜀志》)。笮即指今盐边、盐源、米易及云南华坪、宁蒗、大姚一带。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邛、笮等地设置越郡,东汉末年曾改名为集,郡治邛都(今西昌东南)。同年置大笮县,县治盐边县鳡鱼乡,辖地为盐边中南部及市仁和区的一部分,东汉末省入定笮县。同年又轩定笮县;县治盐源盐井,辖地今盐边北部及盐源,南齐时省。大笮,定笮两县均隶属越郡管辖。同年又置三绛县,东汉时改名三缝县,县治会理县南,辖地包括今盐边南部的红格镇、新九乡、新民乡、安宁乡、和爱五乡。汉武帝建元时期(前140—129年)置遂久县,今盐边西北部为遂久县管辖。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定笮镇,镇治盐源盐井南,隶属州,辖地今盐边、盐源。

唐武德二年(619年),以定笮镇改昆明县,县治盐边健康,隶属越郡,辖地今盐边、盐源,后没于南诏。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牢州及寻声、林开、松外三县。唐高宗永徽三年(653年),州废,省三县入昌明县,县治盐边健康,天宝后没于吐番,后又为蒙氏南诏所据。贞观八年(634年),曾置和集县,其辖地含今盐边南部五乡镇,后设于南诏。

盐边县盐边县五代十国至宋辽金夏,盐边曾先后为云南在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大中国和后理国等6个地方割据政权所统治。大理国前的三个短暂政权,多沿袭南诏旧制。在大理国和后理国统治的300多年时间设三府一郡地,盐边属善巨郡之贺头甸。元宪宗二年(1252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从甘肃经四川北部,过大渡河,南渡金沙江灭后理国,确立行省制。盐边等地隶属云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盐井管民千户,辖地盐源、盐边。至元十七年改为闰盐州,10年后改为闰盐县,隶属罗罗蒙庆宣慰司。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辖地盐源、盐边,隶属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置马喇副长官司(今惠民、永兴地区),治所盐边惠民,隶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初设宁远府,治所西昌。盐源、盐边隶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罢卫改置盐源县,隶属宁远府。时盐边为盐源县所辖,统名山后。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盐边阿所拉地(原健康镇)设巡检司,隶属盐源县。盐边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单位是从设巡检司开始的。因阿所拉巡检司远距盐源县治,加之又有柏林山阻隔不便管理。“盐源县令谦甫君之请升为厅”。

宣统元年(1909年),罢司升为盐边厅,治所盐边健康,设通判,直属宁远府。

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总统发布《统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将省下属府、州、厅名称一律改为县。遂改盐边厅为盐边县,隶属四川建昌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盐边县与会理、西昌三县改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西康省,三县又改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31日盐边解放。建国初隶属西康省西昌专区。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盐边县隶属四川省西昌专区。[5]

1965年8月1日,盐边县所属同德、务本、民政、银江四乡划归渡口市。

1978年11月5日,原西昌专区所属的盐边、米易两县正式划归渡口为市辖县。

1990年7月1日,原仁和区所属的红格、新九、新民、安宁、和爱五乡划归盐边县管辖。

2004年,盐边县辖4个镇(桐子林镇、渔门镇、永兴镇、红格镇)、15个乡(江江西乡、箐河乡、红坭乡、新坪乡、国胜乡、力马乡、金河乡、新民乡、新九乡、共和乡、太田乡、惠民乡、强胜乡、益民乡、鳡鱼乡)、12个民族乡(林海彝族、温泉彝族、和爱彝族、高坪彝族、岩口彝族、哇落彝族、龙胜彝族、红宝苗族、花椒箐彝族、择木龙彝族、岩门傈僳族、红民彝族)。

2005年,盐边县辖4个镇(桐子林镇、渔门镇、永兴镇、红格镇)、5个乡(国胜乡、新九乡、共和乡、惠民乡、益民乡)、7个民族乡(温泉彝族、和爱彝族、格萨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红宝苗族彝族、鳡鱼彝族、红果彝族乡)。[6]

2009年4月20日,盐边县永兴镇坪田村湾灰垭口村民小组划归渔门镇狮子堡村管辖。

政府

党委领导

县委书记:王兴全[7]

政府领导

县长:蒋启君[4]

副县长:秦帆、刘雨昊、周晓强、宋沛东、徐军、李晓波、夏菲

人大领导

主任:谢文辉

副主任:王纯凯、周光轴、王德康、彭道华[4]

行政区划

盐边县幅员3269平方公里(2015年)。下辖4个镇、12个乡、164个村、826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委员会。[8]

桐子林镇 红格镇 渔门镇 永兴镇
益民乡 新九乡 和爱彝族乡 红果彝族乡
惠民乡 箐河傈僳族乡 温泉彝族乡 格萨拉彝族乡
鳡鱼彝族乡 共和乡 国胜乡 红宝苗族乡

地理环境

桐子林镇 红格镇 渔门镇 永兴镇
益民乡 新九乡 和爱彝族乡 红果彝族乡
惠民乡 箐河傈僳族乡 温泉彝族乡 格萨拉彝族乡
鳡鱼彝族乡 共和乡 国胜乡 红宝苗族乡

位置境域

地质地貌

盐边县地处攀枝花市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25′—27°21′、东经101°08′—102°04′之间。东临米易县,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南接市郊仁和区,西与云南省华坪、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毗邻。

气候

盐边县地质构造复杂,褶曲、断层较多,并伴之以多期的岩浆活动。地貌属深切割侵蚀剥蚀中山类型,地势走向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但以东西向为主。地势崎岖,山高坡陡,山地坡度多在26—40度之间,山顶往往有数级丘状起伏的剥蚀面,平地很少,大都以宽谷和河谷小盆地形态分布于主要河流及支流两岸,呈宽窄不一的谷地和缓坡地带。

水文

盐边县属南亚热带干河谷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干旱季风气候特点,冬暖、春温高、夏秋凉爽;气温年差较小;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干雨季分明,干季蒸发量大,雨季集中,雨量充沛,多夜雨、雷阵雨;区域性小气候复杂多样,热量雨量分面不均。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立体气候特征分布。年均降雨量1065.6毫米。年平均气温19.2℃。年平均日照数为2307.2小时,日照百分率54%,雨季前1—5月光能极为充沛,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220小时以上。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4.7mb,相对湿度为66.6%。因地形影响,温度垂直变化显著,自海拔1000米到3500米,年平均气温由20.1℃降到6.2℃,由河谷到高山依次分布着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自然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9]

自然资源

盐边县境内溪流众多,有大小河流810余条,其中5千米以上的有69条,主要由二滩库区周边河、雅砻江、金沙江三大水系组成。县内北部众多河流汇入二滩水电站库区,二滩大坝出水量与安宁河汇合后与县南部的叭喇河、岩羊河一同汇入金沙江,沿本县东南出境。

水能

矿产

盐边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10万千瓦,水能按28.5%可开发量为117万千瓦。国家已在雅砻江段建成了330万千瓦的二滩水电站。地方政府已建成开发20座水电站,总计开发水能4万多千瓦。

生物

盐边县有33个矿种,90多个矿点。其中,钒钛磁铁矿地质储备达36亿吨,居全国该矿种储量之首,煤储量1.94亿吨:石灰石矿、白云石矿、硅石矿等矿种储量均有百亿吨以上。

经济

盐边县有攀枝花市“植物王国”之称,野生植物有130科372属548种。野生中草药有104种,其中保护药物有47种,集中产于海拔4195.5米以上,有野生中草药天然宝库之称的柏林山。野生动物有36目、105科、563种,其中羚羊、小熊猫、马鹿属珍贵动物。鸟类有13目、16科、70余种,其中长尾棉鸡属重点保护鸟类。鱼类有4目、8科、47种、其中鳡鱼、圆口铜鱼、齐口裂腹鱼、磊白甲鱼已濒临灭绝。[10]

概述

第一产业

盐边县盐边县(2)

经省、市统计部门审定,2019年,盐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802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2441万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77325万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8255万元,同比增长8.9%。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0:54.7:23.3,对全县经济贡献率分别为8.6%、68.5%和22.9%,分别拉动GDP增长0.5、4.4和1.5个百分点。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66405万元,同比增长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6.16万元。[1]

第二产业

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2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284815万元,同比增长6.64%;林业产值7632万元,同比增长6.54%;畜牧业产值107576万元,同比下降1.67%;渔业产值13369万元,同比下降47.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88万元,同比增长8.36%。

201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4151公顷;粮食播种面积 19033公顷,同比减少0.29 %;油料播种面积   1412公顷,同比减少1.9 %;烟叶播种面积 1460公顷,同比减少3.2  %;蔬菜播种面积4182公顷,同比增长  3.1 %;

2019年粮食总产量973.3百吨,肉类总产量18622吨,其中:牛肉1264吨、羊肉3278吨。年末生猪出栏175625头,牛出栏10335头,羊出栏208805只,园林水果105384吨。农业机械总动力19.35万千瓦。[1]

第三产业

工业

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2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284815万元,同比增长6.64%;林业产值7632万元,同比增长6.54%;畜牧业产值107576万元,同比下降1.67%;渔业产值13369万元,同比下降47.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88万元,同比增长8.36%。

201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4151公顷;粮食播种面积 19033公顷,同比减少0.29 %;油料播种面积   1412公顷,同比减少1.9 %;烟叶播种面积 1460公顷,同比减少3.2  %;蔬菜播种面积4182公顷,同比增长  3.1 %;

2019年粮食总产量973.3百吨,肉类总产量18622吨,其中:牛肉1264吨、羊肉3278吨。年末生猪出栏175625头,牛出栏10335头,羊出栏208805只,园林水果105384吨。农业机械总动力19.35万千瓦。[1]

建筑业

2019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340万元,同比下降1.4%。年末资质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个,全年实现总产值31189.5万元,同比增长15.8%。[1]

社会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6.5%。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1]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885.1万元,同比增长10.5%。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266.9万元,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0618.2万元,增长11%。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423.9万元,同比增长21.2%;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182.2万元,同比增长9.4%;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84.5万元,同比增长11.7%,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294.5万元,同比增长12.2%。

2019年进出口总额62.7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62.7万美元。

2019年全县拥有A级景区4处,其中:4A级景区2处;星级饭店2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93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6388600人次,旅游总收入85.18亿元。

财政、金融和税收

2019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4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3135万元,非税收收入1691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7491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8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0357万元;教育支出3296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31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18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113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03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148万元。

20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10618万元,住户存款余额44523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77766万元。

2019年税务局组织收入121674万元,增长24.9%,其中,税收合计97013万元,增长2.7%。[1]

教育卫生

通讯设备

2019年全县拥有小学16所,在校学生13193人,专任教师1003人;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8179人,专任教师742人。

2019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7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949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918人,执业(助理)医师470人。[1]

资源环境

2019年全县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4062.6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不包括分机)2925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9832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4312户。[1]

人民生活

2019年末,全县草地面积22297.69公顷,林地面积230107.42公顷。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0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01%。[1]

人口

2019年全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23元,同比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560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26%。

2019年全县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6元,同比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05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66%。[1]

交通

盐边县共居住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人口较多的依次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纳西族、傣族等。

2019年,全县户籍人口20.96万人,其中男性10.73万人,女性10.23万人;农业人口18.13万人,非农业人口2.8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2176人,死亡人口1345人;年末常住人口2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万人、乡村人口13.6万人;城镇化率32.33%;社会从业人员10.2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58万人;第二产业1.38万人;第三产业2.33万人。[1]

旅游

盐边县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桐子林镇距攀枝花市区28千米,距桐子林火车站3千米,距攀枝花机场44千米,距西攀高速公路安宁入口处18千米。西攀高速在县境内15公里,成昆铁路及正在建设的成昆高铁毗邻县城而过,省道310、214、216纵贯南北,二滩宋家坨码头快艇直达渔门镇和柏枝码头,全县164个村村道全部硬化,构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3]

2019年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854.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高级、一、二、三和四级公路)1610.57公里,高等级(高速)公路22.1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001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16736.2万吨公里。[1]

荣誉称号

泸沽湖

泸沽湖泸沽湖(2)1992年,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泸沽湖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北角,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主景区距泸沽湖116公里,距丽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线(稻攀路)前行可达稻城、亚丁。

天坑地漏

在盐边岩口、洼落一带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1000余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积较大的约5000余平方米,深度约30多米,小的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深度不一。

溶洞

在200多米的峭壁之下,向竖洞投石10秒后,方听得訇然水声,约有155米深,其周围5个大小不等的溶洞,如灵泽洞,洞中的岩溶景观别致新颖,有“观音殿”、“罗汉群”、“骆驼峰”、“狮子山”、“罗汉群”等。

公母山

旅游旅游(2)公母山位于盐源县城5公里处,古称莲理山、莲花山,位于盐源县城西南5公里处,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2530米,气候温暖,年均气温12摄氏度,年降水量785毫米。公母山景区因其外貌酷似两具男女生殖器而得名。[11]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西北部的格萨拉乡、温泉乡及箐河乡境内。幅员面积594.23km2。处于5横断山脉支南端,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峰峦绵延、森林密集、有宝山修水之称;境内自然景观以山、水、泉、洞为主;境内居住着彝、傈僳、回、纳西、泰、白、摩梭等10余个少许民族。

跑马坪生态环境教育区

格萨拉格萨拉跑马坪生态环境教育区位于觉嘎失山顶呈波状起伏的亚高山草甸中,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草甸中部有一长约200米的天然环形沟槽。草甸东侧形成若干草甸沼泽化浅水区,且有矮型高山栎,矮林型杜鹃点缀其中。海拔3105~3185米之间。本区特色为亚高山灌丛凸现于亚高山草甸中,草甸东侧形成若干草甸沼泽化浅水区大面积的高山草甸生长着茂盛的中生杂草和和禾草,为糙苏羽衣草群系。其它主要伴生种有小米草、瀴蔢草、金莲花、假水苏禾龙胆等。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现代化建筑与自然资源相融合的综合型旅游景观。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这条旅游热线上。公园规划面积达60多万亩。其中二滩库区形成的丁字型湖面15万亩,林地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可达50%以上。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横断山脉,山高坡陡,海拔1200米至4196米,为高山峡谷地貌,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公园内植被呈垂直分布,由下而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栎松混交林、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有高等物700余种,有野生动物400多种,珍稀动物19种。[12]

择木龙杜鹃花海

索玛花索玛花属以山地地貌为主的中高山区,气候温和。国胜至择木龙杜鹃花海景区约23公里,景区内的百灵山是盐源县与盐边县交界的界山,最高点穿洞子海拔4195米,是攀枝花的最高峰。杜鹃花面积庞大,品种繁多,被上海基尼斯总部授予“中国最大的野生杜鹃花海基地”的称号。2008年4月被上海基尼斯总部授予“中国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的称号。[13]

红格温泉度假旅游区

红格阳光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距市中心30公里,红格温泉属国内罕见的珍贵医疗矿泉资源,红格温泉以独特的自然资源闻名遐迩,其热矿泉为含偏硼酸的镭、氡、硅、硫化氢复合型弱碱性氯化物——钠性高温医疗淡矿泉水,水温达57℃,富含60余种矿物质,对人体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病、神经机能障碍、消化系统、风湿症、关节炎等病症有显著闻效。具有浴后柔和滑腻而不紧绷的特点。其冷泉为含偏硅酸、锶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

词条图册

2017年12月14日,盐边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1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