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街

三山街

目录导航

历史

南唐和南宋时期,三山街是御街通道。其东北角的承恩寺周围,百货杂陈,且有游艺杂耍,甚为热闹,到明代初年开始形成商市。朱元璋在城内设立大小市多处,三山街市居首位。南京明城墙建成后,人们多在街坊廊进行交易。三山街一带有书铺廊、裱画廊、毡货廊和绸缎廊,商业十分发达,成为当时南京的商业中心。

清代初年,市场萧条,三山街成了统治者处决犯人的刑场之一。1661年清顺治皇帝死后,清政府曾在三山街附近一次斩杀多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也以“抗粮哭庙,震惊先帝之灵”的罪名被斩首于此。《辛丑纪闻》记载一次杀人的情况。"至辰刻,狱卒子狱中取出罪人,背插招旆,口塞栗木。亲人观者稍近,则披甲者枪柄刀背乱打。俄而炮声一震,一百二十一人皆毙死。披甲乱驰,群官皆散。法场之上,惟血腥触鼻,身首异处而已。"

清代中后期,市场恢复。三山街是南北东西往来的必经之道,商业又恢复兴旺,不很宽阔的石砌街道上人流如织。

辛亥革命后,三山街道路被取直拓宽,成为中华路与建康路、升州路交界的十字路口,旧貌已不复存在,但南京人仍把此地称为三山街。不少老字号商店集中在这里,著名的韩复兴板鸭店、周益兴火腿店、萃奇南货店、祥和茶食店、傅义兴水烟店、太平春茶叶店,绸布业的天福、天纶、瑞丰和,专卖绣货的兴泰恒,以及裕成、永和、美美京广百货店,联升、成和、三聚鞋店,曹素文笔墨店,马天和花粉店,三新池浴室等,都在这一带,使此商业中心更加繁华。直到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之后,全市商业中心才逐渐北移至新街口。

传说

相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筑建南京明城墙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交通

公交:4路、7路、7路区间、16路、33路、35路、37路、40路、62路、202路、204路、Y4路、Y16路

地铁:南京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