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县位于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地带,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全市总面积4639平方公里,1996年5月灵武撤县设市,1997年12月被自治区纳入宁夏经济核心区范围,2001年2月被规划为全区的能源重化工基地,2002年10月被银川市代管,融入了“建设大银川”的战略框架,从此,为灵武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宁夏银南地区辖县,著名古城。位于银川平原河东灌区。面积3685平方公里,人口21.96万。县府驻城镇。西汉置灵州县,城址位于青铜峡以北黄河沙洲上。
战国时期为秦北地郡辖地,秦统一全国后,置富平县(今灵武市西南),灵武属其管辖。
灵武历史悠久,文化古老。闻名遐迩的水洞沟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三万多年前就是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西汉惠帝四年置县。
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灵洲(因其地处河之洲,“随水上下,未尝沦没”,故名),此乃该地最早的政区设置。
孝昌二年(526年)又改薄骨律镇为灵州,北周时改置回乐县。
灵武县镇河塔 隋大业三年(607)为灵武郡治。
唐武德元年(618年)再为灵州治,唐太宗李世民为修民族和好曾亲临此地,天宝末年安史之乱,肃宗李亨于756年即位于此,遂升为大都督府。宋咸平五年(1002年),地入党项,县废,改称西平府。
1038年西夏建国,一度为西夏国临时国都。元仍为灵州治,属甘肃省宁夏府路管辖。设置灵州守御千户所,属陕西布政使司所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灵州,属甘肃省宁夏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置灵武县,属甘肃省朔方道(即宁夏道)。1929年朔方道改建为宁夏省。1929年宁夏建省后灵武分为区、乡、闾三级,1935年改为区、乡、保、甲制,后来撤销区,实行乡、保、甲制。到1949年解放前,县辖1镇(吴忠镇)15乡。
1945年宁夏省建行政督察专员区,灵武县属第一督察专员区,不久,此区撤销,仍属宁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