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称莿桐巷位于台湾云林县北部,嘉南平原极北端,北隔浊水溪与彰化县相邻。总面积50.8502平方公里,共有户数8,777户,人口达到 30,676人(2008年9月)。区划共有14村310邻,毗邻西螺镇、虎尾镇、斗六市、林内乡;彰化县溪州乡。县辖市:斗六市
镇:斗南镇-西螺镇-虎尾镇-土库镇-北港镇
乡:莿桐乡-林内乡-古坑乡-大埤乡-仑背乡-二仑乡-麦寮乡
台西乡-东势乡-褒忠乡-四湖乡-口湖乡-水林乡-元长乡
莿桐古称「莿桐巷」,清朝以前刺桐丛生,人烟绝迹,先民到此垦荒,择一小巷建屋成村,刺桐树绿布全巷,故取名为莿桐巷。
《诸罗县志》记载「打马辰陂」,即源由虎尾溪分支流出灌溉孩沙里,莿桐、饶平厝,直至西螺一带。由此可知在康熙年间,已经有相当的开垦地。又乾隆年间,闽人真、张、王等姓开拓树子脚、顶麻园、湖子内等地。清光绪13年(1887年)成立云林县,本乡莿桐、孩沙里、新庄、番子、甘厝划属西螺堡,新庄、湖子内、顶麻园、后埔、树子脚、大埔尾、油车等地则隶属溪州堡。
1898年,实施县制,隶属溪州厅、西螺堡、树子脚区,日治时期开辟纵贯公路,地方渐渐繁荣,1920年改为台南州斗六郡莿桐庄,因政府文书作业的简略,改称「莿桐」,至今成为正式地名。1946年改为台南县莿桐乡;1950年行政区域重新调整,改隶云林县莿桐乡。
云林县立莿桐国中
云林县莿桐乡莿桐国民小学
云林县莿桐乡饶平国民小学
云林县莿桐乡大美国民小学【大埔尾】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
云林县莿桐乡侨和国民小学【新庄】
云林县莿桐乡育仁国民小学【甘厝】
石敢当旁的倒栽榕
台1线:西螺镇-莿桐乡-虎尾镇
台1乙线:莿桐乡-斗六市
县道154号:西螺镇-莿桐乡-林内乡
县道156号
水稻,大蒜,软枝杨桃,蔬菜。自然淳朴的农村特色,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因北临浊水溪之赐,主要以水稻(浊水米)为主,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为云林县之冠,有机稻米的培植成为农业另一发展方向。 软枝套袋杨桃甜度高、果实硕大、风味佳,因此十分受消费者欢迎。
大蒜:为嘉南平原的特产,辛辣结实、品质为全省之冠、大蒜可抗菌﹑抗氧化﹑增进活力﹑防癌﹑降血脂等保健效果,本草纲目中提到:大蒜可「除风邪﹑杀毒气.…」。
蔬菜:结球白菜、大心介菜、甘篮、蕃茄、近来温室蔬菜的栽培逐渐蔚为风气。
其它:豆皮、花生、红甘蔗、木瓜亦为大宗。
树仔脚天主堂
莿桐乡石敢当
在莿桐乡甘厝村里的石敢当是先民为保佑地方而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模样则是八十年前地方人士再整修而成,每年端午时谢神总会演戏祭拜。石敢当旁有一棵倒栽榕,树形壮阔,枝叶茂盛,端午节时也与石敢当一起受人膜拜。
交通资讯
西螺交流道→1号省道→延平路→右转中正路即可抵达。
莿桐乡树仔脚天主堂
树仔脚天主堂为云林县第一座天主教堂,建于清光绪年间,至民国19年改为砖造型式,八角型的屋顶,深具特殊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