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穴

壶穴

目录导航

概述

   壶穴(Pothole),是急流中挟带砂砾石磨蚀河床而产生的圆形凹穴,因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砾石便挖钻河床,河流中断层、岩性不同或是跌水的下方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壶穴由于造形特殊,素有「石面桶」之称。

山东新泰青云山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山东新泰青云山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

成因

  别看壶穴形状坑坑疤疤, 其貌不扬,它的形成可不容易。前师大教授章熙林认为壶穴形成的原因是多元的,包括地质、气候条件等,还需要合适的风力、水流、 泥石流和冰熔、雨量、河流坡度、岩体损耗、 节理、回春作用等多重因素。

  壶穴又称“深潭”,“瓯穴”。山区河流中湍急水流挟带砾石,要构造破碎,岩性软弱处冲涮,旋磨形成的深穴,其上方为岩坎,是急流或瀑布所在。

  pothole - a cave contain vertical or nearly vertical shafts.

  pothole form in streams from the grinding action of stones as they swirl around in eddies.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