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鸭是硬尾鸭亚科的成员,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虽然和硬尾鸭类有亲缘关系,但是在外貌上却颇似普通的鸭类。它缺乏硬尾鸭的那种肿大的鸭喙,非常类似一个典型的潜鸭,羽毛没有特性,是一个黑暗的小鸭子,雄鸭具有黑色的头部和地翕,侧翼和腹部略苍白,雌鸭整体羽毛浅棕色。
黑头鸭分布图
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巴西、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
旅鸟: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1]
栖息于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2]
该物种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黑头鸭的繁殖方式很独特,营巢寄生,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潜鸭或骨顶鸡的巢中。黑头鸭和杜鹃等其它巢寄生的鸟类又有所不同,黑头鸭只是借助其它鸟类来孵化,却不伤害其它鸟类的卵和幼鸟,也不需要其它鸟类来养育幼鸟,而是小鸭子在孵化出之后马上就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丝毫不需要成鸟的照顾。(图6的温馨母子图片说明小鸭还是需要随母鸭一起生活的,但那母鸭很有可能是养母。)这种繁殖习惯在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2]
单一物种,无亚种。[3]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1]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