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1-4米;树皮灰褐色或褐色。枝灰褐色或灰黑色,圆柱形,具网纹,疏生圆形皮孔或皮孔不明显,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枝褐色或灰褐色,圆柱形或稍具棱,密被短柔毛。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时为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4厘米,宽0.6-1.5厘米,稀较大,长可达9厘米,宽达3.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有时钝至近圆形,稀尾尖,基部渐窄或近圆形,叶缘反卷,两面无毛或有时仅沿上面中脉被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2-6(-8)对,两面常不明显或微凸起;叶柄长1-5(-10)毫米,被微柔毛,具沟。圆锥花序花密集,常近圆柱状,或有时仅具少数花而簇生,长1-5.5厘米,宽1-2厘米,通常着生于去年生枝的腋内或侧生于小枝顶端;花序梗长0-2.5厘米,密被短柔毛或刚毛,果时明显具棱;苞片线形或钻形,长1-6毫米;花无梗或梗长达3毫米,无毛;花萼无毛,长1-2毫米,具三角形齿或近截形;花冠长4-7.5毫米,花冠管长2.5-5毫米,裂片长1.5-2.5毫米,常不反折;花丝长1.5-2毫米,短于裂片或与裂片近等长,花药紫色,长1.5-2毫米;花柱长1-3毫米,藏于花冠管内,柱头棒状。果椭圆形或球形,长5-9(-11)毫米,径4-7(-8)毫米,直,呈黑色,常被白粉;果梗长1-5毫米。花期5-7月,果期7-12月。[1]
常绿灌木,高1.5-3米;小枝条有短柔毛。叶薄革质,卵形至椭圆形,稀矩圆状倒卵形,长1-3厘米,顶端锐尖至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或有时在进入叶柄之中脉上有短柔毛,下面浅绿色,无毛,边缘略向外反卷;叶柄长1-3毫米。圆锥花序狭,长1-3厘米,有短柔毛;花白色;花梗长1-4毫米,无毛;花冠筒长约5毫米,比裂片长;花药紫蓝色,和花冠裂片近等长;花柱极短。核果近圆形。 分布于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多生岩石旁。近缘种兴山蜡树 L. henryi Hemsl.分布于湖北、贵州、四川,叶较大(长1.5-5.5厘米),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序较长(长5-10厘米),核果矩圆形。
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生山坡灌丛中或林下,海拔500-3 700米。
紫药女贞 Ligustrum delavayanum Hariot
Ligustrum delavayanum Hariot(1900);Rehd in Sarg.(1916);Mansf.(1924);Chung(1924);Hand.-Mazz.(1936);陈嵘(1937);Sealy in Curtis(1949)*;“图鉴”(1974)*;P.S.Green in Lauener(1978).
Ligustrum prattii Koehne(1904);L.ionandrum Diels(1912);Forr.(1914);Bean (1933);L.delavayanum Hariot var.ionandrum(Diels)Lévl.(1916).
中文种名 | 紫药女贞[2] |
采集时间 | 2009年11月07日 |
采集地点 |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 |
采集人 | 龙春林,王智,唐贵华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引种材料类型 | 种子 |
生活型 | 旱生,灌木,常绿,阳性 |
生态环境 | 山腰,泥土,疏林 |
阴闭度 | 60% |
坡向 | 阳坡 |
土壤 | 砂壤 |
地形 | 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红果树,小檗,一种,高山栎,竹一种 |
花颜色 | 白 |
果实颜色 | 紫黑 |
种子颜色 | 黑褐 |
茎颜色 | 灰褐 |
叶子颜色 | 绿 |
花期 | 5-7 |
果期 | 7-11 |
平均鲜重(kg/m2) | 0,5kg/株 |
平均干重(kg/m2) | 0,3kg/株 |
单位面积株数估算(株/ha) | 200 |
分布 | 普遍 |
单位面积产量 | 60kg |
地区蕴藏量评估 | 丰富 |
标本鉴定人 | 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