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溪乡

雁溪乡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名称来历

【雁溪乡】名称来历 因驻地雁溪村得名。

地理位置

【雁溪乡】地理位置 雁溪乡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境南部,东经119°35′至119°37′,北纬27°44′至27°46′之间,东南邻景南乡,西接家地乡与大地乡,北连大漈乡和标溪乡。乡政府驻地在雁溪村,电话区号0578,邮政编码323505[1],距县城60公里。

政区划分

【雁溪乡】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雁溪、上东山、黄桐、浮亭岗、石梯、大丘田、梅坞、柘塆8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乡所在地设中心小学校、供电所、卫生服务站等。

乡镇机构改革后,雁溪乡行政机构根据职能需要,设“三室一中心”,即: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中心。机关行政编制11人,乡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12人。领导岗位7个,其中党委书记、人大主席1人,乡长1人,副书记1人、副乡长2人,人大副主席1人,武装部长1人。

【雁溪乡】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60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5人,城镇化率2.9%。总人口中,男性1960人,占54.43%;女性1641人,占45.57%;14岁及以下572人,占15.88%;15~64岁2580人,占71.65%;65岁以上449人,占12.4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579人,占99.39%;有畲等小数民族22人,占0.6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11‰,人口死亡率6.42‰,人口自然增长率6.69‰。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总面积54.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54.41平方千米,占99.83%;水域0.09平方千米,占0.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6.07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雁溪乡】地形 地处布袋尖北麓。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两山夹一水,群山延绵,峰峦重叠,多山川峡谷。

气候

【雁溪乡】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无霜期较长。

水文

【雁溪乡】水文 境内有雁溪,由程田坑汇集诸水为雁溪源头,水注标溪港,流域面积0.09平方千米,属瓯江分支流域。

资源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雁溪乡】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丰富,境内现建有水电站9座。

自然灾害

【雁溪乡】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灾、泥石流等。由于地势陡峭坡度大,汛期容易造成山体滑坡而引发泥石流。

经济概况

【雁溪乡】农业 耕地面积2725亩,人均0.75亩;林地面积49587亩。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1442万元,比上年增加11%。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76吨,人均334.28千克,其中水稻782吨,玉米70吨,大豆81吨,蕃薯110吨,马铃薯133吨。

畜牧业以牛、羊、猪、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837头,羊饲养量1165只;牛饲养量139头;家禽饲养量1.5万羽。

全乡有林地面积49587亩,其中用材林47187亩,经济林24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4万株,林木覆盖率79.2%,活立木蓄积量184325立方米。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雁溪乡】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8个,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藏书5000册;雁溪乡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民俗荟萃。主要有东山村木偶戏,石梯村花鼓戏、舞狮表演,雁溪村舞龙表演、迎神节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教育

【雁溪乡】教育 2011年小学1所,在校生12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雁溪乡】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卫生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室2个,专业卫生人员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

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393人,参保率97%。

体育

【雁溪乡】体育 2011年末体育场地3处,设在雁溪、大丘田、梅坞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

旅游

【雁溪乡】旅游 主要景点有雁溪村的何马二仙殿、古樟银杏红枫林和上标一级电厂厂区;半溪鱼际坑的龙井、葫芦井、黄牛吃水、老虎过山、观音殿、石佛;东山村的上标际瀑布;浮亭岗村的云海;柘湾村的狮子山;梅坞村的古庙林;大丘田村的平水大王庙等。

广播电视

【雁溪乡】广播电视 2007年1月开通雁溪乡有线广播站,乡到村2100杆40千米。现有广播喇叭38只,有线电视用户602户,入户率62%,

社会保障

【雁溪乡】社会保障 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4户,人数167人,支出24.5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120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人,支出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医疗救助1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3人次,共支出1.7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45人次,支出3.2万元。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万元。

邮政电信

【雁溪乡】邮政电信 全乡有固定电话用户24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5%;移动电话用户1895户,宽带接入用户30户。

景观景点

雁溪村有何马二仙殿、古樟银杏红枫林;半溪村的鱼际坑,有龙井、葫芦井、黄牛吃水、老虎过山、观音殿、石佛;东山村有上标漈瀑布;柘湾村有狮子山;梅坞村有古庙林;大丘田村有平水大王庙;浮亭岗村常有云海。

何马二仙殿

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宋高宗年间,雁溪村一位姓何名八公者,家中兄妹众多,家境贫寒,但乐善好施,在大旱年间宁愿自家稻田干裂,也要将水源让给他人。他的行善终于感动上仓,天神托梦,用芦苇将溪水吸往稻田并授予其呼风唤雨的本事。不久此事传入皇宫,皇帝大悦,下旨诏见,并敕封为“四十八州提点使都监大使通天平水天师博济侯”。雁溪村至今仍存何八公遗址。

古樟银杏红枫

雁溪村小桥流水,村庄沿溪两岸古道数十棵三、四百年树龄的古樟、银杏、红枫灿然夺目,最大一棵古樟胸围近5米。嫩牙新翠,春意盎然;枝繁叶茂,避暑纳凉;金杏丹枫,流光溢彩;霜花写意,冰雪迎春。一年四季,佳境连连。

半溪鱼漈坑

山势陡峭险峻,水流湍急,危崖突兀,幽壑纵横,形成许多形状奇异的深潭、怪石和瀑布,有龙井、葫芦井、观音殿、黄牛吃水、老虎过山等景点。

上标漈瀑布

分上下两级,每级高九十九丈,飞流湍急倾流直下 ,巨大的飞瀑,未见其景,先闻其声。如万马奔腾,似雷劈山崩,雾气腾腾,澄光照耀,五彩缤纷。

浮亭岗云海

浮亭岗村海拔920米,前临峡谷, 5至8月,峡谷常现云海奇观。放眼望去,山间民居浮于云端,如亭阁悬空,酷似仙境,浮亭岗村也因此得名。

柘湾村狮子山

传说这是当年一个仙人赶着十头狮子赴大漈时路过这里落下的,所以大漈至今仍有九狮简称“九子”之说。[2]

文化习俗

雁溪乡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民俗荟萃。主要有东山村木偶戏,石梯村花鼓戏、舞狮表演,雁溪村舞龙表演、迎神节等。

东山村木偶戏

历史较长,道具齐全,擅长表演各类历史剧,以往每年的正月和农闲时节就到邻近的乡村去演出,深受山村百姓的喜爱。

石梯村花鼓戏和舞狮表演

石梯花鼓戏朴实、明快、活泼,以小丑、小旦、小生的精彩表演最为精彩。演员虽为地道农民,但表演专注,造型唯妙唯肖。石梯舞狮表演历史悠久,功力深厚,具备了喜、怒、哀、乐、动、静、惊、奇等各种神态,舞动起来,欢腾跳跃,辗转腾挪,栩栩如生。

雁溪村舞龙表演和迎神节

舞龙也叫“耍龙灯”,在春节到元宵灯节期间,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神节是雁溪相邻几个村特有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择一吉日举办迎神节,由景南的何山头村、妙坑村、程田村和雁溪乡的东山村、雁溪村等七堡轮流举行,每到迎神节各堡各户拿出丰盛的祭品供奉,迎神仪式,旗牌大锣前导,木构宫顶阁身佛轿居中,吹打随后,周游七堡,沿途接纳百姓香火、膜拜、飨用斋筵,目的是为了祈求各堡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驱除瘟疫,保佑太平。现有何八、何九公,平水大王庙,龙杰漈头庵,溪心船等民间故事传世。[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