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是列车从一个股道转向另一个股道的转辙设备,它是轨道线路中最关键的特殊设备,也是信号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之一。所以,信号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它的基本结构,作用和表示符号。
道岔有两根可以移动的尖轨,尖轨的外侧是两根同定的基本轨。
道岔有两根可以移动的尖轨,一根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另一根尖轨与基本轨分离,必须同时改变两根尖轨的位置,使原来密贴的分离,而原来分离的密贴,可见道岔有两个可以改变的位置。我们通常把道岔经常所处的位置叫作定位,临时根据需要改变的另一个位置叫作反位,为改变道岔的两个位置,在道岔尖轨处安装道岔转辙设备,这就是转辙器。
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的程度如何,对行车安全影响很大,例如列车迎着尖轨运行时,如果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其间隙超过一定限度(大于4 mm),则车辆的轮缘有可能撞着或从间隙中挤进尖轨尖端,而造成颠覆或脱轨的严重行车事故。因此,对尖轨和基本轨的密贴程度,有严格的标准,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不能锁闭道岔,也不允许开放信号。
当按压一个道岔动作按钮仅能使一组道岔转换,则称该道岔为单动道岔,如果能使两组道岔同时或顺序转换,则称为双动道岔。双动道岔有时也称为联动道岔。
转辙器是控制道岔尖轨动作的信号设备,它的基本任务是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和反映道岔的位置和状态。转辙器除转辙器本身外,还包括锁闭装置和各类杆件及安装装置,它们共同完成道岔尖轨的转换和锁闭。
城市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电动转辙器,近年来采用电液转辙器和交流转辙器的线路也不少,另外,由于钢轨重量的增加,一般正线道岔采用双机牵引。转辙器的传动机构,是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变换成动作杆的低速直线运动,再由动作杆带动道岔尖轨运动。传动机构的另一作用是带动尖轨的锁闭。
转辙器是转辙装置的核心和主体,除转辙器本身外,还包括外锁闭装置和各类杆件、安装装置,它们共同完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
(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2)道岔转至所需位置而且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
(3)正确地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的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凶故处于“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并给出表示。
(1)作为转换装置,应具有足够大的拉力,以带动尖轨做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同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和I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不致冈车通过道岔时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能正确地反映道岔的状态。
(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前不应再使道岔转换。
(1)按传动方式分类,转辙器可分为电动转辙器、电动液压转辙器。
电动转辙器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机械传动。多数转辙器都是电动转辙器,包括ZD6系列转辙器和S700K型电动转辙器。
电动液压转辙器简称电液转辙器,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液力传动。
(2)按供电电源种类,转辙器分为直流转辙器和交流转辙器。
直流转辙器采用直流电动机,工作电源是直流电。ZD6系列电动转辙器就是直流转辙器,由直流220 V供电。直流电动机的缺点是: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较高。
交流转辙器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或单相异步电动机(现大多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S700K型电动转辙器和ZYJ7型电液转辙器为交流转辙器。交流转辙器采用感应式交流电动机,不存在换向器和电刷,因此故障率低,而且单芯电缆控制距离远。
(3)按锁闭道岔的方式,转辙器可分为内锁闭转辙器和外锁闭转辙器。
内锁闭转辙器依靠转辙器内部的锁闭装置锁闭道岔尖轨,是间接锁闭的方式。ZD6系列等大多数转辙器均采用内锁闭方式。内锁闭方式的锁闭可靠程度较差,列车对转辙器的冲击大。
外锁闭转辙器虽然内部也有锁闭装置,但主要依靠转辙器外的外锁闭装置锁闭道岔,将密贴尖轨直接锁于基本轨,斥离尖轨锁于同定位置,是直接锁闭的方式。
S700K型和ZYJ7型转辙器采用外锁闭方式。外锁闭方式锁闭可靠,列车对转辙器几乎无冲击。
(4)按是否可挤,转辙器分为可挤型转辙器和不可挤型转辙器。
可挤型转辙器内设挤岔保护(挤切或挤脱)装置,道岔被挤时,动作杆解锁,保护了整机。不可挤型转辙器内不设挤岔保护装置,道岔被挤时,挤坏动作杆与整机连接结构,应整机更换。电动转辙器和电液转辙器都有可挤型和不可挤型。此外,各种转辙器还有不同转换力和动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