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辐 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本鱼分布于太平洋区,包括 台湾、日本南部、印尼、菲律宾、越南、马里亚纳群岛、关岛、澳洲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亚、密克罗尼西亚、帕劳、马绍尔群岛、库克群岛、 斐济、萨摩亚群岛、东加等海域。水深为10至45米,喜欢栖息在水质干净、珊瑚礁密生的水域,常单独或成群在海底活动,以藻类、珊瑚虫或小型甲壳类为食。
本鱼体椭圆形;背部轮廓略突出,头背于眼上方平直。吻钝而小。眶前骨游离,下缘凸出,后方具棘;前鳃盖骨具锯齿,具一长强棘;间鳃盖骨短圆。上下颌相等,齿细长而稍内弯。体被稍大栉鳞,躯干前背部具副鳞。鱼体呈一致的金黄色,头部颜色较暗,在眼睛周围有许多黑褐色斑纹,除此身上则无其他斑纹。尾鳍后缘圆形。幼鱼体色和成鱼相似。背鳍硬棘15枚,软条15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7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尖形;腹鳍钝尖形;尾鳍圆形。体长可达15厘米。
黄新娘是一种很常见的小型神仙鱼,因为廉价常被人们错误地当作入门品种饲养。如果你购买到150px以下的幼体,则十分幸运,多半那条鱼可以成功地在你的水族箱里成活下来。但如果是饲养250px的成年鱼,就没那么简单了。个体太大的鱼很难适应人工环境,而且它们往往是用不合法手段捕捞来的,死亡率基本是百分之百。
黄新娘分布地域很广,很多地域种间存在差异。如菲律宾的个体多半在成年后眼睛周围是黑褐色的,而印尼和马来西亚海域的个体则没有黑褐色的眼圈。一些印度洋地区的个体会在背鳍、尾鳍的末端出现红色或褐色边缘,各鳍还可能有浅绿色花纹。通常建议你选择印尼的个体,从经验上那里的个体质量更好一些。
饲养幼体的黄新娘,可以先用丰年虾诱导它开口吃食,待稳定后再逐步让其适应人工饲料。薄片饲料很容易被接受,但接受颗粒饲料是有难度的。虽然这种鱼很容易获得,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捕捞丰收的季节信手购买到10条或20条。但饲养在一起后就要麻烦地关注它们是否殴斗,而且不会有任何配对或产卵的征兆出现。
不要同时混养两条黄新娘在的水族箱中,它们生性比较好斗,一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伤亡。如果是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请不要混养软体动物和纽扣珊瑚,那些是它们喜欢的开胃菜。但是如果用纯鱼缸饲养,它们又会十分紧张,这让人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