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旧 事 作 者:卢年初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500692874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旧事》是以故乡为本体的写生散文。文淡泊,意静远,平和中感悟生命,从容中透析哲理。思考者诗意地再现了村庄的诞生、繁衍和消失,研判人类与土地的深刻渊源,笔墨间流淌着故乡的草木气息。晨曦初绽的田园山水画,缓缓开卷。以朴素温婉暖色开始,旧影像在时光跃动中时隐时现。——记住源头,是生命的第一经典。
卢年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常德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版有《沉浮》《机关》《带着村庄上路》等书,作品多发表于《青年文学》《散文》《美文》《芙蓉》《文艺报》等报刊。作品入选《百年中网经典散文》《三十年散文观止》等各种选本和中学教材。
辑一 带着村庄上路/12 鱼的故乡/15 故乡的树/18 木板桥/21 行走的废墟/24 辑二 那是沅水/28 村南一条河/31 怀念队屋/34 老屋/37 夏天的禾场/40 收割后的田野/43 北拐那个地方/45 辑三 湖区的牛/50 湖区的猫/53 湖区的鱼/56 怀念一条黑狗/59 辑四 村长的村庄/64 驻队干部/68 赤脚医生/72 父亲与船/75 向母亲致敬/78 伯父在我们心中/84 外婆/88 干爹/93 弹匠/97 湖区人/101 辑五 从春天出发的食欲/106 恋爱中的村庄/111 乡里的年味/115 歌在村庄/119 观音瓷器/122 农家学堂/125 一张小课桌/129 敬畏劳动/133 亲近柴火/136 怀念稻草/139 辑六 牌匾/144 那个夏天随风而逝/147 别人的菜园/150 张家的院子/153 一个湖在岁月中老去/157 一双彩靴/160 辑七 在村庄的边缘怀想/164 村庄笔记/169 我们的村庄/175 水会记住水下的事/180 在村子里解词/183
《旧事》:故乡·草木人间
禾场,是农作物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一年四季,棉花、稻谷、黄豆常在这里暴晒。各种各样的农活:撕的、扳的、打的、剥的也随之演绎,所有的勤劳和懒惰又都在这演绎中被传播。夏天,禾场利用率最高,作为农人们生活的舞台,更是高潮迭起。在白天,农作物是一茬一茬地晒,比如晒谷,大都是老人们的活儿,他们力弱却细心,谷粒在禾场摊开后,先用竹棍分开,用竹耙耙匀,反反复复,生怕没有晒干。等到差不多了,拿几粒试着去咬,再晒,过了一会儿,又咬,直到谷粒咬上去脆嘣嘣,轻咬即成两截,就算真的晒好了。那时候太阳也差不多落下去了,屋里的正劳力也收了工,开始拢谷、装谷、挑谷,禾场里一片繁忙,但是农家人干活利索,没多久就过去了。
孩子们在旁边等了很久,禾场一空出来,他们立刻乘虚而人,有的打陀螺,有的跳绳,有的滚铁环,还有的碰麻绳。碰麻绳是湘西北民间孩子们的一种游戏,玩的孩子们分成两拨人马,面对面站成两排,自家人和自家人手和手紧紧地挽着,对方派人从挽紧的手臂中冲,冲过了,就要从“绳”断处点一人到自家队伍,如果没冲过,就要留在对方的阵营中,如此直到一方溃不成军才算结束。碰麻绳之前,全体人还拍手唱道:天上乌乌神,地上碰麻绳。麻绳一二开,那边伢儿丢过来。场面就是这般热闹!经孩子们一玩,禾场上满地都是灰,老人们发话了,用瓜瓢舀水,一处处洒点。灰尘被吸走了,空气顿时清新了许多。 这些过后,禾场的一角燃起稻草烟,熏蚊子的,母亲把竹床搬出来准备吃晚饭。大部分的农家饭夏天都是在外面吃的,吃得迟,有风吹着,汗水还是止不住。饭还没有吃完,串门的就来了。湖区人住得密,一人到,不用吆喝,跟着就来了一群,小孩子们睡竹床,大人们坐板凳,一边闲聊,一边给孩子们打蚊子。
文淡泊,意静远,平和中感悟生发,从容中透析着哲理。思考者诗意地再现了村庄的诞生、繁衍和消失,研判人类与土地的深刻渊源,笔墨间流淌着故乡草木气息。
——林非
在别人的词典里,母亲也许代表着细 腻、温柔、亲和,而我们的母亲,她周身 洋溢得更多的则是刚强、利落、大气。
——卢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