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豆(6)攀援藤本,幼时呈灌木状。小叶纸质或近革质,异形,顶生的两侧对称,宽椭圆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长9-19厘米,宽5-14厘米,先端骤缩为短尾状,尖头钝,基部宽楔形,侧生的两侧不对称,与顶生小叶等大或稍狭,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近无毛或略被微毛,下面脉腋间常有髯毛;侧脉6-8对,微弯;小叶柄长5-8毫米,被微毛或无毛;小托叶钻状,长3-6毫米。
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顶端,长达50厘米,花序轴、花梗被黄褐色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线形,宿存;花萼短小,长3.5-4毫米,萼齿比萼管短2-3倍,下面3齿先端圆或略钝,长不及1毫米,上面2齿稍长,多少合生,外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里面的毛银灰色,较长;花瓣白色,旗瓣扁圆形,长4-4.5毫米,宽5-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瓣柄长2-2.5毫米;翼瓣斜楔状长圆形,长3.5-4毫米,基部一侧具短尖耳垂,瓣柄长3-3.5毫米;龙骨瓣倒卵形,长约3毫米,基部一侧具短尖耳垂,瓣柄长3-3.5毫米;雄蕊内藏,花药球形,大小均一或几近均一;子房近无柄,下面被糙伏毛。荚果近镰形,长8-11厘米,密被棕色短绒毛,基部具长4-9毫米的果颈;种子扁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种皮紫褐色,薄而脆,光亮。花期6月,果期11-12月。
密花豆为中国特产,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生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沟谷或灌丛中。[1]
通常,密花豆的育苗主要有扦插育苗和实生育苗,其中扦插育苗是最主要的育苗方式。2-5月份阶段是育苗时间,其中在3月份前期育苗最适宜,为了使得苗种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使得繁殖期减少,在扦插育苗时应当使用营养袋喷雾进行。
通常在三四月份气温大概保持在15-25℃时间段进行扦插,此时间段雨水比较充沛,密花豆枝条萌动,比较容易存活。选择的枝条必须要使用超过一年生的,直径在1-2厘米半木质化的键壮无病害枝条作为插穗。收集的枝条应当放置在阴凉处,喷洒清水预防水分蒸发。
插穗剪取时,每插穗保留2-3个芽点,保持插穗长度15-20厘米,插穗直径1-2厘米间。枝条基部要斜剪呈60°,顶部剪平,以便区分头尾。基部剪口应距离芽点0.5-1.0厘米,顶端剪口距离最近芽点应在1.0-2.0厘米,剪切的插穗要及时淋水保湿或直接浸泡水中,扦插前放进浓度100毫克/升的ABT1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备用。扦插前一天将苗床浇透,然后用削尖的木棍与地面保持呈45°夹角在苗床按株行距15×15厘米扎孔。
在进行扦插之后还需要对苗床进行洒水,洒水要均匀,直到苗床浇透为止,如果育苗没有在遮阴棚就应当覆膜,搭建1-1.5米高度的遮阴棚,借助于遮光网来达到遮阴的效果,另外还需要保持土表湿润,随干随浇。
在扦插苗的育苗期生长比较缓慢,其生长很容易受到杂草的限制,因此须定期人工除草,降低杂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在前期阶段,成活苗根系不够发达,难以充分的吸收土壤养分,所以需要每隔20d对幼苗施加叶面肥,在生根3个月后需要施加浓度为0.02%的复合肥水,而且每月都要施肥,施肥以后还要喷洒清水,保证叶面不会灼伤。
一般情况下,密花豆育苗时间为一年,后期需移栽到环境相对恶劣的山地环境之中。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在移栽前2-3月内逐渐去除遮荫网等防护设施,并保持土壤适度干旱,以锻炼种苗抗性,提高后期移栽成活率。
对于密花豆病虫害的防控主要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需要对培育植株进行消毒,除去病弱株,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土肥水的管理,进而使得幼苗能够更好的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这是从根本上进行防控。密花豆在育苗期间最为常见的病害就是焦枯病和黄化病,最常见的虫害就是红蜘蛛的危害。其中,这两种病害都是由于钾、铁、磷元素的缺失或者氮元素的缺失而造成的,缺铁更加普遍,需要对症及时的喷洒相应药物。
茎入药,是中药鸡血藤的主要来源之一,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