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霜

柿霜

目录导航

入药部位

柿饼表面的白色霜。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归心,肺经。

功效

润肺止咳,生津利咽,止血。

主治

用于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

相关配伍

治伤酒内热、多痰、多嗽、多喘,及老人痰火为患:柿霜、黄芩(酒炒)、天门冬(去心,酒煮捣膏)、橘红、瓜蒌霜各一两,海石(煅)、桔梗、真青黛各五钱,风化硝三钱。除天门冬捣膏外,余药俱为细末,和入天门冬膏,炼蜜丸,弹子大。食后含化一丸。(《本草汇言》)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9g,或入丸剂噙化。外用:适量,撒敷。

禁忌

风寒咳嗽禁服。

炮制

采集加工

霜降到立冬前条摘。

炮制方法

柿霜柿霜取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其上生有白色粉霜,用帚刷下,即为柿霜。将柿霜放入锅内加热熔化,至成饴状时,倒入特制的模型中,晾至七成干,用刀铲下,再晾至足干即成柿霜饼。宜置阴凉高燥处,防止潮解。

生理特性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鉴别

一、

药材性状

1、柿霜 呈白色粉末状,质轻,易潮解。气微,味甜,具有清凉感。

2、柿霜饼 呈扁圆形,底平,上面微隆起,直径约6cm,厚约6mm,灰白色或淡黄色,平滑。质硬,易破碎,易潮解。气味同柿霜。

均以色白或灰白色、味甜而具有清凉感者为佳。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治气膈不通。

2.《滇南本草图说》:消痰止嗽。

3.《本草蒙签》:治劳嗽。

4.《纲目》: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5.《本草求真》:治肠风痔漏。

附注

《中药大辞典》

http://image.haosou.com/v?q=柿霜+中药&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cityou.cn%2Fitem_1_23_33555958.html#q=%E6%9F%BF%E9%9C%9C+%E4%B8%AD%E8%8D%AF&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cityou.cn%2Fitem_1_23_33555958.html&lightboxindex=1&id=0cd6ee4f66a8115f722fd98786074ca9&multiple=0&itemindex=0&dataindex=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