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奖名称由来
轩辕奖又名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轩,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轩辕亦是黄帝的别名,他是中华民族始祖、传奇统治者。在其统治时期发明指南车,用来指引胜利。用轩辕命名此奖项寓意中国汽车企业茁壮成长,也借指南车之意暗指此奖项将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向前发展。轩辕奖旨在成为中国汽车领域顶级奖项,像轩辕4500年前带领其民族一样促进和指导中国汽车产业。轩辕奖(Xuanyuan Award)是2013年9月,由《汽车商业评论》杂志联合著名的汽车企业咨询公司奥地利EFS,共同打造的世界级的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该奖是B2B评奖;5车入围,1车获奖;在汽车产业界内进行提名;高质量的预选;国际评审团评审。宗旨是在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车型评奖领域发出正向声音,帮助汽车产业以一种高质量、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方式发展。
[1]轩辕奖,又名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首届颁奖典礼于2014年1月8日下午在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盛大举行。广汽传祺GS5获最终大奖。上海大众新朗逸、长城哈弗H6、上海通用全新别克君越、长安逸动等其他4款车型获得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特别奖。
[2]
轩辕奖评奖委员会
轩辕奖名誉主席
何光远(He Guangyuan)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
轩辕奖总裁
贾可
(Jack Yu)

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汽场联合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曾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2005年出版《中国汽车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此书是中国首本汽车通志类著作;2014年出版《强者的法则》(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开始主编《汽车商业评论》丛书,第一本是《盛世危局——中国汽车的关键时刻》(科学出版社),第二本是《榜样——中国汽车产业60年100人》(中国工人出版社),第三本是《汽车四化》(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年撰写《新红旗》一书。
[3]
评审团主席
雷霆生
(Truls Thorstensen)

雷霆生是奥地利EFS汽车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裁,25年来一直为欧洲、亚洲、美国汽车客户执行国际性项目。雷先生知识广泛,是广受欢迎的演讲家,也是众多世界汽车杂志的投稿者。贾可博士和雷霆生两人及双方工作团队组成评奖委员会,负责轩辕奖的组织工作。
评审团成员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付于武(FU Yuwu)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兼任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主持制订多个技术规范。曾任中国一汽哈尔滨汽车变速箱厂总工程师,哈尔滨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在全国范围搭建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担任这四个联盟的理事长。
哈罗德·凯勒
(
Harald Keller
)[4]

1995至2016年间曾在其它三家车辆工程公司担任管理职位。其中2013年至2016年,他担任首席执行官,负责德国工程服务提供商MBtech集团的管理。从2017年起担任全球最大的独立车辆工程技术公司爱达克车辆开发执行副总裁。
卡婷卡·冯·德·丽佩
(
Katinka von der Lippe
)[5]

Eker Design现任首席设计师。她是TH!NK 电动汽车前设计总监,挪威国家设计与建筑中心理事会主席(DogA),INDEX评委:丹麦哥本哈根设计奖以及红点设计奖得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十多年经验。
马钧(
MA Jun
)[6]

同济大学汽车营销管理学院院长、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创新设计与创业学科方向负责人。毕业于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自动化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位,后取得车辆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拥有丰富的企业和创投经验,曾任职于德国大陆公司、德国宝马、德国奥迪等企业,担任美国德尔福公司董事委员会DTAC委员、德国朗盛公司董事委员会顾问、中国加速器创业导师、“LINC”创业导师、零到壹孵化器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且自身为天使投资人、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
许
敏(
XU
Min
)[7]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曾经在通用、福特和伟世通担任过研发职务。2001年回国出任奇瑞汽车研究院院长和副总经理。2006年出任教职,2009年成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会士。
徐
长
明(
XU
Changming
)[8]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中国汽车市场展望》主持人,曾负责组建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分析系统,组织完成《中国轿车中长期预测》主持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型》,多次参加国家汽车工业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的研究工作。
应宜伦
(
Ken Ying
)[9]

博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2001年创立安瑞索思(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领域的数字创意的互动营销,带领团队获奖无数。2005年起受清华大学等机构之邀,出任多家学府客座教授,是多媒体行业协会副会长,更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全职全经理从商的硕士生导师。2009年,作为在圈内摸爬滚打已经10年有余的“广告人”,应宜伦一手创办博泰集团,专门从事智能化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和服务。
设计顾问团成员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常冰
(Chang Bing)[10]

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2009年国庆阅兵式、201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典礼上,首长乘坐的阅兵车大红旗CA7600 J 和红旗行政轿车H 7的设计均出自他和其团队的手笔。常冰曾任北汽新能源设计中心副总监,负责产品设计、创意等方面工作。现任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
陈群一(Chen Qunyi)[11]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设计总监。曾担任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首席造型师,期间派驻美国克莱斯勒工作。参与过三十多家企业上百款车型的设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担任多个年度车评委,担任多个汽车大赛评委。
陈政(Chen Zheng)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历任设计师、主设计师、高级设计经理,

全面负责长安汽车双品牌所有车型造型设计开发工作,并负责领导长安设计中心,统括中国、意大利、日本三地的设计机构运营。陈政及其带领的设计团队所研发的长安逸动、致尚XT、CS75等经典产品被誉为长安汽车设计史上的里程碑。从2006年建立起的十年间,长安欧洲设计中心从无到有,已逾200人,已将其打造成为意大利都灵最大最具实力的国际化设计机构。并主持长安汽车设计理念及未来家族化风格的探索和形成,确立长安汽车在设计领域的领军地位。
James Hope[12]

奇瑞汽车欧洲设计中心总监。1992年毕业于底特律创意研究大学;之后担任福特设计师长达9年,先后在底特律和德国科隆工作;2000年转投戴姆勒-克莱斯勒,次年又加盟江森自控和Motor City Europe;2008年其进入通用欧洲,直至2012年1月离开通用来到中国。在James Hope丰富的汽车设计职业生涯中,最富盛名作品当属福特GT90概念车,该车采用了当时福特流行的New Edge设计理念;而福特野马2004年的重生以及菲亚特Trepiuno的缔造(菲亚特500的先行验证概念)也是Hope的功绩。艾瑞泽7是他加盟奇瑞后执笔的首款车型,被称为“巨匠之作”。
路迪(Lou Tik)

原江淮意大利设计中心总经理兼品牌设计高级总监。毕业于英国考文垂大学汽车设计专业的路迪身上有着太多光环,其毕业设计《中国式豪华》被考文垂汽车博物馆收藏,是该馆里第一部华人作品,而后路迪进入全球知名设计公司ARUP并出任中国区设计项目负责人。在加盟江淮之后,路迪组建起了第一支海外团队如今已是近百人的规模。如今,江淮旗下90%的产品设计均是由意大利设计中心操刀完成。2015年的概念车SC-9是中国品牌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作品,世界上最大汽车媒体car design news 评为过去15年最好的15辆概念车之一。
邵景峰 (Shao Jingfeng)[13]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设计部全球设计总监。中国汽车设计界首位全国劳模。1999年至2011年就职于上汽大众,主持设计了LAVIDA朗逸、PASSAT 新领驭等大获成功的车型。2011年起担任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设计部总监,负责荣威和MG双品牌的造型设计。2015年推出荣威Vision R概念车,发布了荣威全新一代设计语言——“律动设计”;2016年推出的量产车型荣威RX5,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王超(Wang Chao)[14]CSG DESIGN & 开云汽车董事长兼CEO。2005年吉林工业大学汽车
车身工

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加入北京汽车。北京汽车 BJ40 项目发起人2009创办CSG DESIGN(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公司),2014年创立开云汽车品牌,任职董事长兼CEO。开云汽车及CSG DESIGN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美国硅谷《FastCompany》杂志评为50大创新企业之一。作为摩拜单车背后的男人设计完成第一代摩拜单车,曾因给儿子打造了一辆价值百万的童车而获得“手工帝老爸”称号,走红微博。
乌琳高娃(WULIN Gaowa)

现任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品牌/市场/前瞻产品副总裁。奔驰首位华人女性汽车设计师,曾为通用汽车(中国)首任前瞻设计中心总监,中国入主意大利都灵汽车设计博物馆汽车设计名人墙设计师。获得国家级2010 DDF《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及2015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设计师》奖,曾设计奔驰,宝骏,及北汽旗下多款量产及前瞻车型。代表作:2009世界最快混动超跑:Frazer Nash- Namir。
张帆(Zhang Fan)[15]广汽研究院副院长。1994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之后在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攻读硕士; 2003年2月,受雇于奔驰汽车公司德国本部设计中心,任汽车造型设计师;2011年7月,就任广汽造型设计总师,现任广汽研究院副院长。
评选标准
1、创新性——包括产品、市场和售后方面;2、对移动出行的贡献——包括全生命周期表现、耐久性、运营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等等;3、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贡献——比如中国内涵、风格、产品规划和制造工程等等。
评选流程
1、提名在评选范畴内阐释清楚每个提名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制造乘用车的制造商和在中国居住的汽车专家被邀请进行提名;提名不对外公开,被提名者(被提名车型)不知晓该提名。2、评委会预选轩辕奖评奖委员会仔细核查事实和数据质量。所有被提名车型经预选后由评审团成员进行评估。3、评审团评估评委在3个评选标准里对被提名车型进行独立(定性)评估。评估后选出5个提名车型并刊登在《汽车商业评论》上,具体评价不公布。4、评审团决定颁奖前一天,评审团成员通过实时评审会议,进行内部讨论并一致同意选出获胜车型。评委需要发表评审意见和结果,并给出理由。
相关评价
“我很高兴中国汽车界能够有这样一个奖项,公正客观,我觉得它能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前进。非常值得祝贺。”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在将备受业界瞩目的首届轩辕奖颁给广汽传祺GS5时如是说。
[16]
历届回顾
2014首届轩辕奖
[16]首届轩辕奖,又名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颁奖典礼于2014年1月8日下午在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盛大举行。
获奖名单2014轩辕奖年度大奖——广汽传祺GS5
[2]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特别奖——上海大众新朗逸、长城哈弗H6、上海通用全新别克君越、长安逸动
[16]
2015第二届轩辕奖2015年1月20日,“轩辕奖2015第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拉开序幕。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EFS总裁雷霆生、EFS亚洲区合伙人刘庆、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德国EDAG公司CEO荣格·奥尔森、AtsuhikoYamada 设计咨询公司总经理山田敦彦、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杨蕊等嘉宾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轩辕奖由汽车商业评论杂志联合EFS汽车企业咨询公司共同发起,北京汽车博物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全程支持。颁奖典礼现场全球评委集体亮相发表演讲,更有中国车企与他们热烈互动,该奖项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有竞争力地发展。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轩辕奖的评选活动会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次轩辕奖经过三个月初审,最后两天全方位测评、闭门研讨,最后共揭晓一个年度大奖和四个评委特别提出的单项奖。
[17]
获奖名单[18]2015轩辕奖年度大奖——上汽通用五菱宝骏730
[19]2015轩辕奖国际竞争力奖——长安CS752015轩辕奖可持续发展技术奖——荣威5502015轩辕奖产品战略奖——江淮瑞风S32015轩辕奖豪华品牌标杆奖——北京奔驰全新C级长轴距版
2016第三届轩辕奖2015年10月,第三届轩辕奖评选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随即开始征集评奖申请。参评产品皆属于乘用车系列,所有在华生产的汽车公司均可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上市的产品中选择一款申报。评奖不收取任何费用。截止2015年10月底,轩辕奖委员会共收到中英文评奖申报共27份。
[17]评审团主席雷霆生表示,“奖项诞生以来,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一直是评估核心,我们会根据车辆某一些特别关键的指标来确定厂商的生产和制造能力”。雷霆生介绍,相比以往,第三届轩辕奖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大幅度增加动态评测比重。
[20]2015年12月12日~20日,专家测评在湖北襄阳进行。参与测试的专家由全球最大的独立汽车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EDAG和奥地利汽车专业咨询公司EFS的人员组成,分为油耗测试和赛道测试两个板块。这是本届轩辕奖新增加的环节,20款产品接受测试,车辆性能数据由此得出,供评委参考。随后,全球评委对27款车型进行初评,依据各车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贡献、对移动出行的贡献,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分别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前5名汇总成为入围车型,共18款。与众多汽车奖项不同,轩辕奖评审不但聚焦汽车产品本身,更看重其对中国人日常移动出行的贡献,以及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业发展产生的影响。2016年1月16日、17日,自全球各地的评委齐聚北京,试驾试乘、静态观察入围车型,实际体验车辆的产品力,结合此前襄阳测试的数据进行激烈得讨论,最终选出了一个轩辕奖得主和3项特别奖。
[21]2016年1月18日下午,2016年第三届轩辕奖在北京汽车博物馆规划馆中庭揭晓,来自德国、美国、英国、韩国和中国的7名评审团成员,以及和来自奥地利的评审团主席以和来自中国的轩辕奖总监,同150位来自国内外的汽车业人士及媒体记者与会。
获奖名单2016第三届轩辕奖——吉利博瑞
[22]2016第三届轩辕奖设计奖——东风日产全新蓝鸟2016第三届轩辕奖全新体验奖——北汽绅宝X25
[23]
2017第四届轩辕奖[24][25]2016年10月12日下午,“2017第四届轩辕奖评选启动仪式暨第三届轩辕奖获奖车型吉利博瑞馆藏仪式”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
[26]在启动仪式上,轩辕奖评审团主席、奥地利EFS汽车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雷霆生(Truls Thorstensen)透露了2017第四届轩辕奖评审流程的几个增补细则。
[1]首先,新增一名挪威评委,Eker Design现任首席设计师Katinka von der Lippe。
[27]其次,车辆测评特征指标相比上一届有所增加。2017年1月16日,第四届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暨轩辕奖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揭晓。
[25]经过了近8个月的筹备与评审,本届轩辕奖评审团在15个入围车型中评选出了1个年度大奖、6个单项奖,以及8个提名奖。
[28]
获奖名单2017第四届轩辕奖——上汽荣威RX5
[29]2017第四届轩辕奖国际竞争力奖——吉利博越2017第四届轩辕奖推动高端奖——广汽传祺GS8
[30]2017第四届轩辕奖新能源奖——北汽新能源EU260
[31]2017第四届轩辕奖驾驶乐趣奖——北京现代悦纳
[24]2017第四届轩辕奖工程奖——一汽大众迈腾
[31]2017第四届轩辕奖设计奖——奇瑞瑞虎7
[30]2017第四届轩辕奖提名奖——北京奔驰全新长轴距E级、长安CS15、北汽北京(BJ)、江淮瑞风S3、东风日产启辰T90、奇瑞捷豹路虎全新捷豹XFL
[28]2017第四届轩辕奖新能源车提名奖——上汽大通EG10、知豆D2S
2018第五届轩辕奖2017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轩辕奖评审委员齐聚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试车场,对参评车型进行测试。其中,对34款车型进行车辆静动态、NVH、HMI人机交互、信息娱乐和互联、语音控制、内饰、氛围感知专业测试。纯电动汽车还增加了里程和效率组等方面的测试。
[29]轩辕奖已连续举办第五届,此次参与评选的8位评委来自来自中、德、美、韩等国家,其中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德国爱达克车辆工程公司车辆开发执行副总裁哈罗德·凯勒(Harald Keller)、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同济大学汽车营销管理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马钧、现代旗下电子控制公司Autron前任总监徐仁烈(In-Ryul Suh),以及挪威Eker Design首席设计师卡婷卡·冯·德·丽佩(Katinka von der Lippe)等。2017年12月3日,北京汽车博物馆,2018第五届轩辕奖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1个年度大奖、7个特别奖和10个提名奖在这里一一揭晓。
获奖名单2018第五届轩辕奖——沃尔沃S902018第五届轩辕奖产品开发策略奖——上汽大通D902018第五届轩辕奖新能源奖——广汽新能源GE32018第五届轩辕奖工程奖——领克012018第五届轩辕奖本土化战略奖——广汽本田冠道240Turbo2018第五届轩辕奖经济型轿车感知价值奖——全新绅宝D502018第五届轩辕奖外观设计奖——WEYVV72018第五届轩辕奖未来概念奖——北汽新能源LITE2018第五届轩辕奖提名奖——北京现代全新索纳塔、宝沃BX5、东风雷诺科雷傲、长安福特新蒙迪欧混动版、东风本田全新CR-V锐·混动、上汽荣威ERX5、知豆D3、一
[2]汽-大众蔚领、奇瑞新能源eQ1、长安睿骋CC
第六届轩辕奖2018年12月15日,由汽车商业评论和奥地利EFS汽车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轩辕奖,在北京汽车博物馆迎来了它的第六届颁奖典礼。在11天内,共有来自11家中西方公司的55位专家对申报的36款车型,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了评价。而轩辕奖一路走来,也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在感知质量上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之上,甚至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同时,在人机交互、智能互联和AI领域,自主品牌已经开始领先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中,第六届轩辕奖共诞生了一个年度大奖和5个特别奖。其中,荣威Marvel X获得了轩辕奖大奖,也成为6年来首个夺得这一奖项的纯电动汽车产品。风神AX7、捷豹Epace、领克03、蔚来ES8和新特DEV1分别获得AI实践奖、感知质量奖、驾乘体验奖、设计奖和评审会特别奖等5个特别奖。
[32]
获奖名单[33]第六届轩辕奖——荣威Marvel X第六届轩辕奖AI实践奖——风神AX7第六届轩辕奖感知质量奖——捷豹Epace第六届轩辕奖驾乘体验奖——领克03第六届轩辕奖评委会特别奖——新特汽车DEV1第六届轩辕奖设计奖——蔚来ES8
第七届轩辕奖2019年12月14日,第七届轩辕奖盛典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汽车业及相关机构约200人相聚北京汽车博物馆。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轩辕奖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界独一无二的汽车奖。它汇聚了来自中、德、美、奥、挪等国的汽车专家,评奖标准聚焦于产品创新、对出行贡献和对中国汽车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4]第七届轩辕奖自2019年9月2日启动,去年12月到今年11月上市的61款有竞争力的国产新车和进口新能源车参加角逐。参评经过技术顾问团、设计顾问团和媒体顾问团的初评,40辆新车入围,又经过轩辕奖委员会专家团队的测试以及网络投票,最终20辆车进入终审阶段。
[35]本届共诞生了一个大奖——中国年度汽车奖,以及年度十佳汽车奖和年度十大提名汽车。蔚来ES6获得轩辕奖中国年度汽车奖,也成为首个夺得这一奖项的造车新势力。
[36]
获奖名单[37]第七届轩辕奖中国年度汽车奖——蔚来ES6第七届轩辕奖年度十佳汽车奖——蔚来ES6、领克03+、新宝骏RM-5、Aion LX、吉利星越PHEV、长安CS75 PLUS、红旗HS5、奥迪e-tron、全新宝马3系、捷达VS5第七届轩辕奖十大提名汽车奖——Beijing EU7、第四代胜达、捷途X95、易至EV3、亚洲龙、荣威RX5 MAX、MAXUS G20、奔腾T99、小鹏G3以及长安马自达次时代MAZDA3 昂克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