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岛战术(英语:Island 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收复日军占领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
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后,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守备重点,迅速突破防御线,取得辉煌战绩,并给这一战法取了形象的名字,叫做“蛙跳”。
跳岛战术的特点就在避过日军坚强的据点,改在防御薄弱的岛屿登陆,再利用美军充沛的工程能力和物资供应,快速地建立前进机场和港口,再对绕过的日军据点进行海空封锁。这样不但避免直接攻坚的损失,还可以快速地前进。日军空有坚强据点,被封锁后天天遭受空袭,连补给都成了问题,往往无所作为或自消自灭,使日本人建立起来的防御链变得支离破碎,首尾不能相顾,白白耗费了大量人员和战争物资。就是这个“跳岛战术”让美军能在菲律宾失陷两年之后重回旧地。
“蛙跳”战术最早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众所周知,在陆战场为主宰的几千年时间里,战争双方的对抗是一场“楚河”“汉界”分明的角逐。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摧城拔寨,在指挥员的思维里,始终存在着一条明确的战线。作战双方都立足于自我之营盘逐次推进,依法用兵。1943年的太平洋战争就陷入了这样一种拉锯状态: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开始反攻,日军则负隅顽抗。南太平洋上岛屿星罗棋布,双方逐岛争夺,战争异常艰难。为了加快战争进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美军的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脑海里产生了: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在他们的指挥下,两路并进,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的一线防御要点,攻取其战略纵深中守备较弱的岛屿,得手以后再以此为支撑继续开展进攻,从而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仅用半年多时间即突破了日军的内防圈。
蛙跳战术的鼻祖既不是麦克阿瑟,也不是尼米兹,而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相比于越岛作战,越城作战更具风险。当时美军已经掌握太平洋地区空中和海上优势,越岛作战水到渠成,海军是助跳器。对于魏军而言,骑兵是助跳器。魏军没有控制整个作战区域的能力,风险不言而喻。如果济南、彭城和寿阳的宋军切断魏军补给线,进行包抄,可能会导致魏军全军覆没。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
拓跋焘有大气魄,是军事天才。魏军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一项传统,就地取粮。孙子兵法讲得很明白,善用兵者,因粮于敌,这是蒙古大军横行天下的原因之一。以战养战,闪电攻击,直捣敌军老巢,拓跋焘又发动了一轮快速进攻。
魏军三路南下,向山阳(今江苏淮安)、横江(今安徽和县)、广陵(今江苏扬州)攻击前进。魏军兵临淮河,先行军赶造木筏数十支,偷渡淮水,到达淮水之南。守淮宋兵见魏军突然从天而降,惊慌失措,四散逃走。
魏军渡过淮河,与前来增援彭城的一支一万人的宋军在盱眙遭遇。宋军主将臧质派手下将领抢先占领盱眙城东的高山,在山上修筑了两处营垒,自己在城南扎营,依托有利地势形成掎角之势阻挡魏军。
魏军猛攻东山二营,臧质畏惧敌军强大,不敢出兵救援,二营被击溃。魏军杀向臧质大营,臧质独木难支,抵挡不住,尽弃辎重装备,仅率七百人逃进盱眙城。拓跋焘绕过盱眙,继续向南进发,兵临长江,抵达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东南之瓜步山)。魏军拆掉房舍、砍伐芦苇建造竹筏,扬言南渡大江。[1]
这样的战术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战中,苦于和日本海空军纠缠的麦克阿瑟、哈尔西等人逐步形成了他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指导思想:在己方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进攻的部队不脱离空军的掩护,沿着前进的中轴线向几个重要目标的外围做跳跃式进攻,即“蛙跳战术”。跳岛战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尤其是制空权)的基础上的,而且必须有充足的物质保证。而且,这也符合战争的基本要点之一: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在1943年6月至1944年9月里,他指挥盟军沿新几内亚海岸成功地实施了十几次两栖登陆,绕过日军坚固的防守据点,目标直指菲律宾的棉兰老岛。这一战术的成功,大大节省了美军的人力和物力,以低代价获得高成果,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典范。[2][3][4]
该战术也是作战战略战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巴顿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时,就采取海空军配合,搭载步兵绕过西西里岛公路上的战略要点进行隔点登陆,快速推进,比英军抢先进入了巴勒莫,这也可以视作一种“跳岛”版本。
美军尝到这种甜头后,屡屡应用,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就是一种变相版本。
自从美军大量装备直升机后,更是把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在两次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这种战术的应用达到了极点。
二战时的“蛙跳”战术是以海军为“助跳器”,主要运用于登陆作战。二战后,随着空中运输能力的提升,“蛙跳”战术逐渐成为美军空降作战的主要理论。
1983年举世震惊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争就是一场典型的“蛙跳”伞降作战。美军指挥官摒弃抢滩上陆的传统战法,直接依靠空降兵越过格军的防御阵地抢占机场。空降兵在150米超低空跳伞,船不泊岸,兵不湿靴,在短短4天内即解除了格军的武装。
在海空军都具备了“蛙跳”的能力之后,美军把“蛙跳”战术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非线性作战”理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蛙跳” 战术历史使命的终结。可以预见,在信息化战争中,曾经作为打破线性作战模式 “尖兵”的“蛙跳”战术仍将以其突破惯性思维的创新火花启迪人类的军事智慧。